生物活动课的内涵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1 生物活动课的产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大量有实用技术的人才,而学科课程的缺点因此暴露无遗:以学科为中心,偏重书本,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这种做法已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不容。在此同时,美国掀起了自诩“进步教育"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活动课就是在这场运动中由杜威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主张中强调“应把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做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基础,课程的设置
要顺应和满足儿童的自然倾向......"。即便其理论出现之初,其主张与学科课程相对立,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课程研究的深化,两者关系也逐渐从对立趋向兼容。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科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只有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强化。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更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与学科理论课程相结合。
在我国,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也将“活动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为活动课程正式安排了课时。
1.2 生物活动课的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
生物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各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设计实验、指导生产等)为中心,从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新型课程。它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生物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指导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是发现式的学习。这一点与生物学科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学科教学中教与学是依附于教材,教学进程主要由教师掌握,教师是显性的。而活动课的教与学是依附于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学进程依附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活动课程便名存实亡了,可见教师的
指导是隐性的。显而易见两类课程坚持同样的原则――“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2) 生物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构成课程的重要素材。在传统的生物学科课程里,课程是服务于未来生活的,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实际产生隔膜,也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去甚远。要纠正传统的生物学科课程,就应当下大力气进行课程改革。虽然近几年全国有部分省份(如江苏、河南)进行了教材改革,但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教材使用的范围、地区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教材中难免有其不足之处。如何将新的生物技术、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
热点等知识让学生掌握,这就是生物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要上好活动课,关键是设计的活动方案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例如要将生物园中的年桔上盆,需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成活,并在春节时多结果,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动脑去分析剪叶、保根、施肥等措施的学科理论依据,然后动手去操作、设计实验步骤......。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课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引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3) 生物活动课程要与学生的“活动,,相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活动课开展的效果如何,考查的重点就是学生在思维、综合能力方面是否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传统的活动课程通常被窄化地理解为单纯的行为表现,是毫无教学价值和意义的,这就严重地曲解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活动是一种由动机(其中体现着某种需要)所激励着和指引着的过程。换言之,在活动的相互关系后面表现着动机的相互关系。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活动能力、感性与知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以学生各种活动为中心,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对各种事件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活动课成员必须是自愿参加,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因此,生物活动课是为那些有特殊能力的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施展才能或没有发现自己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促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这样有利于在活动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的志趣使他们团结一致,创造的结果将使他们欢欣鼓舞。
因此,本课题重点在于研究生物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特点等。科学系统地挖掘各项活动中的创造成分,结合中学生身心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教学。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生物活动课作为正式课程出现,它不是“第二课堂",不是学生随意支配的课余生活,它有更强的综合性、活动性、创造性、广域性、趣味性、实效性特征。其层次高于课外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功能更加全面。因而,无论从实践上讲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
2 生物活动课开设的必要性
2.1 现状分析
前已述及,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实践也像国内经济实践一样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神州大地把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向“活动课程“的设计,一时间“活动课程"如火如荼,蔚成风气,生物学科活动课程更不例外。
但当他们冷静地观察时,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教育者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思想,不敢开设活动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课程开设以升学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课程结构比较单一。学校仅开设有限的几门学科,生物作为小学科往往被严重忽视。我们曾对我校的高三、高二年级的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2.1%学生在初中学校就没有开设生物课,生物活动课更是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个性和
特长,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别人会的我也会,别人不会的我也不会"。
直至目前为止,不少地方出现的“活动课程",尽管反映了现实需要。但不否认它是一种“应时之举",它缺乏理论支撑,缺乏明确的内涵。这种名义上的“活动课程",实际上也是变相的“学科课程,,或是变相的“课外活动"。这不仅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别的需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贯彻因材施教的这一原则也是不利的,不利于我国培养生物学科方面的人才,更谈不
上与国际竞争。这些道理应当是人人皆知的,并且绝大多数人是赞同的。
2.2生物活动课的意义
生物活动课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项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最新信息以及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各种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对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有极大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以下就生物活动课开设的意义略作一番探讨:
(1) 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生物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较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而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步形成特长,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目的。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人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例如在学习“植物向光性实验,'、“抨插校条生根实验,'。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发其独立思考、去努力探究实验的真谛。
(2) 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生物活动课的教学能够突破学科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如发现性、探索性、批判性等问题研究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易于接受方式让学生去接触新事物,传递新信息,获得直接经验。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创造思
维,形成创造品格,增长创造才干。如组织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参观考察生态园;再如针对“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特点,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改进实验......。通过各种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 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课题提出、方案设计、实施操作总结讨论、撰写论文等全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进行自我组织和评价,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的精神。亲身体验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的科学统一;不断确立生态学观点、进化论观点,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增强德育效应。
此外,生物活动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利于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人口、情感等教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