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0:06阅读:
字号:|

    一、历史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令人尴尬的问题:其一,为了应付考试,课堂上,老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力地听和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发挥。下了历史课,学生不是心情娱悦,而是疲惫心烦。其二,由于历史教材是历史发展的高度浓缩,多是一些干干巴巴的结论,史实很少。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都是草草几笔,学生很难理解,也无法接受,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想去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其三,在平日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付出的很多,可收获却很少,劳而不获的失落感令人痛心。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探究性学习不断发扬和深化。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 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第一,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体,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二,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材观,教材不再“唯书”,“唯纲”,而是突破教材范围,取材于社会生活,取材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究,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第三,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之间,而是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四,探究性学习有 利于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素质教育重在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意识以及态度、决策、交往、创造、应变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且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笔者根据我校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营造探究学习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总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力求把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等教材中的知识点都全部灌输给学生,唯恐漏讲了某一点,某一点分析得不够仔细,就觉得对不起学生似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只能是被动 的、低效率的,而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就更死板、缺乏生气了。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 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
    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秦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时候,我让学生扮演英国商人,然后问他:“你要经丝绸之路到中国长安,沿途该怎么走?”“为了能购买更多的丝绸,你要带些什么东西到中国出售?”“一路上你要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几种地型?”再让学生扮演大秦使臣,问:“从大秦到中国需要经过几大洋,几个海峡?”“假如你想在中国定居,你最喜欢哪个城市?”“让你在中国接受教育,该上什么学校?”通过让学生融进角色,体验历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经济史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借助虚拟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提高探究能力
    对中外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分析及历史现象的评论等,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教材的定性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如评价拿破仑,洋务运动利大还是弊大?如何全面看 待李鸿章,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是否具有进步性等话题,我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这样,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当然,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画龙点睛,做出点评和总结。
    3、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挖掘探究资源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对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而大量的历史知识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因此,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挖掘探究性学习资源。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纷纷各抒己见。尽管有的建议显得幼稚,但也不乏创新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是如何出台的?它在历 史上产生过什么影响?”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在老师提示下学生觉得古代的考试制度与这个问题有联系,于是,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可以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饮食结构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制定探究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1、选取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探究课题
    依托历史教材,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探究课题。如讨论型:抗美援朝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看中国的对外交流。辩论型:洋务运动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是否具有进步性。角色扮演型: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政局的变动;一战后和二战后对德国不同处理的比较。调查报告型:中国近代“入世”和现代“入世”之比较;从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内外各界的态度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比较分析型: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与外来侵略者之比较、《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比较。实物制作型:仿制司南、地动仪等,探究其工作原理。模拟法庭 型:审判袁世凯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布置一些取材于教材,为帮助学生领会教材的探究性课题,如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义和团失败原因研究——浅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如何看待五四精神、论新文化运动等。只要教师努力思考,积极挖掘教材,高中历史探究性课题的选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探究性课题的选材必需注意两个原则:(1)、内容应该是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帮助。(2)、内容的难度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只有努力转变以往那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和记,课后完成作业,临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将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才能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会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功
    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基 本能力要求主要有如下七个方面:A、观察;B、从报纸、刊物或互联网上查找信息:C、设计调研方案;D、讨论;E、做实验;F、搜集、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数据;G、表达和交流。以上七种素质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求教师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帮助和指导学生。
    (2)、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逐步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就此撰写历史小论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带路,告诉学生撰写论文的方法(史论结合),到哪儿去去寻找历史?如推荐有关书目(这些书到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推荐可以搜集到有关资料的网站或网址,学习近现代的历史还可采访一些人物(重视口述史)。二是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试着写论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历史的过程,他们尝试着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养成主动探究历史的学习习惯
     & nbsp;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辩论会”“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林则徐舍己救国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少数只顾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组织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活动课及“活动与探究”思考题,如有培养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的故事会、成语大赛等;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制作、填图;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与其他学科交叉、与现实生活联系学习的能力调查、辩论会等。它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集中的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可以采用教科书中的活动,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围绕一定的主题,自己组织历史活动。如历史讨论会、历史辩论会、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晚会等。
    3、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关选修课的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供了六大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需要,将以上六个模块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安排学生进行研究。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就教材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布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下面试举一例:
    课题:评价拿破仑
    学习要求:
    (1)、本课作为探究 课程,不是介绍历史知识,而是学习如何进行历史人物的评价。
    (2)、要求学生从历史学家角度进行评价。当然不是指学生都必须成为历史学家,或者都查找与背诵历史学家的评价,而是了解历史学家的评价,学习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要求“宏观”了解拿破仑,包括教材“法国大革命”部分的知识与活动课中的评价,包括评价拿破仑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包括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成就与失败原因。
    (4)、要求学生查阅其它有关资料,自选角度进行评价,观点不必与教材一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5)、要求学生评价必须掌握“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方法。
    材料准备:(1)、教材中的相关知识;(2)、学校图书馆《拿破仑传》(两种版本);(3)、在网上通过Google、百度搜索有关拿破仑的历史资料。
    活动过程:(1)、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由小组长牵头,自选角度展开研究。(2)、开展活动课,由四组同学代表发言,阐述本组观点,其余同学也可自由发言,阐述个人观点。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和总结。(3)、每位同学就评价拿破仑写一篇 历史小论文,标题自拟。
    成果展示:(1)、出一期评价拿破仑的黑板报。(2)、在历史学习园地上展出获奖的历史小论文。(3)、出一期历史人物小报,将部分学生的评价成果展示出来。
    4、改变考查和评价方式,优化探究学习环境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在探究性学习下,考试仍然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上应该有所改革。如考试内容不再唯教材、唯考纲马首是瞻,而应联系现实生活,结合社会实践,多出一些具有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考题,而避免只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的记忆程度。另外,在考试形式上,也应多做尝试,如可闭卷,也可开卷;可在室内,也可到室外进行比赛;可用书面形式,也可通过社会调查或小论文等其他方式来体现。
    改变以往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单一标准,努力做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客观化、公正化。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成绩一般的特长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成绩差而又无特长的学生也 要多鼓励、少批评,尽量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负有重要使命,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历史学科更应该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