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地理 -> 正文

建构人文的地理教育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18:20阅读:
字号:|

[内容提要] 新课改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将人文精神的熏陶作为地理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文从师生关系、教学资源、学习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四个层面阐述了建构人文的地理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策略。

[关健词] 科学素养 人文对话 人文视野 人文精神 人文理念 人文关怀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在第249页有这样一段表述:“地理课程目标设计还趋向于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人文求善,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让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知。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将成为地理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价值取向。”关于人文教育的理论界定,至今仍是一个见仁见智、未有定论的问题。但新课改在教育观念上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文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俗地说,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个性,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领会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侧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 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人文性,不能将人文教育从教育中包括地理教育中分离出去。地理学科有着鲜明的文理科相互交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容并包” 的特点。她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树立人文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地理教育的人文性、生命性和复杂性,抛弃科学思维模式和应试教育观念对我们的束缚与禁锢,建构人文的地理教育,使地理教育充满人性魅力和生活气息,充满科学理性和生命关切。
    一、践行人文对话:建立人格平等和个性张扬的师生关系
    人文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性提升、促成人格塑造,完善精神结构,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首先,人文的地理教育需要建立一种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传统的地理教育往往是一种“传承教育”,“先知先觉”、 “师道尊严”使得师生之间难有真正的民主和平等,更勿论人格提升和个性张扬。新课程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和具有独立个性 的人。学生不是接受教育的被动者,而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是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重要一半。要求教师变“传道解惑”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在伦理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情感上与学生相互理解和尊重,践行人文对话,营造一种足以润泽学生心灵的民主关系。正如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提出的:“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作为人格活动加以组织”,利用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地理教育的过程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其次,人文的地理教育需要建立一种有利于个性张扬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每一位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促进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情趣都得到充分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掘,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本校办学理念)。这里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公平地对待学生,不厚此薄彼,实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将每一位学生(包括所谓“后进生”和有过错的学生)吸引到地理学习活动中来。其二,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空间,包括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和创新的自由,摈弃 “填鸭式”,改变“一言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愉悦,感受到个性发挥的满足和心灵成长的幸福。其三,完善教师个性,提升教育艺术,使自己拥有热情、幽默、真诚、负责、勤奋、博学等优秀品质,成为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使地理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科。
    二、拓展人文视野:开发贴近生活和多维开放的教学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研究思路,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人文关怀。
    一是开放教学内容,让地理教育充满生活气息,使地理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以人文的观点来审视教学,教学世界应是人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的过程,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的生成过程。传统地理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 。新课程要求地理教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关注社会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学生未来——开阔他们的视野,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自能发展的需要。
    二是开放教学空间,让地理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地理新课标)新课程需要地理教师具备开发人文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成为开放的“社区型”的教师。一方面,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将校园的、家庭的、社区的、传媒的、环境的等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要主动走出去,将课堂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
    三是开放教学结构,让地理教育呈现出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课堂教学结构是指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课堂各组成部分的衔接方式、顺序安排和时间分配等,是实施地理教学策略的重要前 提,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教学模式。新课程要求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开放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人文关怀,打破“知识中心”、“教师中心”和“分数中心”的羁绊,有选择地活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主动寻求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趣味性的统一,主动寻求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统一,主动寻求教学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目标的统一,主动寻求教师的信息传递与学生的信息反馈的统一,实现地理教学方式的变革。 
    三、融会人文理念:提倡科学理性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地理教育在“双基落实”的口号下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把生动、复杂的地理教学活动囿于机械、狭窄的认知活动的条框之中。科学的认识价值和思维价值以及理性的学习方式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把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地理课程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求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到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重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 审美等。这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
    第一,要致力于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体的、能动的和科学理性的学习方式。陈旧的地理学习方式使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之中,对所学的内容往往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的人文的学习方式就是要使地理学习过程成为科学理性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她关注的焦点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她的目标是让学习变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潜能的激活,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她的真谛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学会对地理科学成果的正确选择、取舍和使用。
    第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提倡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强调“鼓励学生采用质疑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作为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要不断引导和指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更期待着主动探究能内化为学生经验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一种思维品质——这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品质 。地理中涉及的许多自然奥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去主动观察、探究,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搞研究,培养他们对证据、逻辑、见解提出疑问的习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能大大提高学生认知的强度和效度。正如一段格言所说:我听见了,都忘记了;我看过了,都记住了;我做过了,都理解了。
    新课程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包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区资源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建立“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作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拿破仑•希尔)的信念,养成自觉地运用合作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形成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从长远来看,合作学习最终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
    四、涵养人文精神:弘扬生命关切和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曾经有人打过这样的比喻:科学技术是桨,人文精神是舵。因为任何科技成果的价值都是中立的,她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育追求的不仅仅在于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学生掌握全面系 统的地理知识的教育模式;更不是只能培养有知识、无文化的“标准件”的应试教育模式。地理教育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命祈向和价值取向,使学生理顺科学、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系,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给自然多一份人文关怀。
    首先,人文的地理教育弘扬生命关切的价值追求。“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主导理念,地理教育应当以学生的个体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引导他们对自己生命的人文思考和人文建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完善和实现生命的超越。善待自己,唤醒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活力,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善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意志自由,在沟通和合作中进行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善待社会,关爱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具有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情感,养成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善待自然,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养成环境道德意识。
   ;  其次,人文的地理教育要弘扬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交织在一起,逐步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有赖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通力合作,在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同和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发展问题有赖于全民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培养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道德意识,寻求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中,基础教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普及任务,而地理课程则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可以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新课程关注全球意识、人口道德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资源道德意识的养成,在此背景下的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由注重改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和人为精神方向转变,建构一种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和谐的、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新型的地理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民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2、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杨九俊主编《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地理新课程解读》

相关文章:

·建构人文的地理教育2006-12-18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