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一) 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18:26阅读:
字号:小|大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将有何新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说清,请先读一读下面引言中的三段文字。
一、引言
1995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就中学地理教材的看法答中学生问: “中学地理教材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我希望中学教材有更多的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提高环境意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995年第10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牛文元研究员的《面对21世纪的地理学》 一文,其中提及地理学基本特征之一是“以人地关系的研究为指导,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互 补等目标前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并指出在今后15年中,地理学应高举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为解 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贡献出特别的力量。
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当然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对学 生进行学法指导有两应两不应的要求:(1)受教育者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2 )受教育者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的思维 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指导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吸收信息、运 用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组织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照新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1997年试用、2000年全国通用)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要 点(包括知识要求、智能训练要求与思想教育要求),它将作为编写新教材的依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 由此可见,21世纪初期,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列出下列图式:
(附图 {图})
对上图说明如下:
二、人地关系
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也曾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然而实际上教材中的反 映显得枯燥,不着实际,或者泛泛而论,缺少生命力。曾任国际地理学会主席的怀特撰文说:“由于忽视了人 地关系的总体把握,地理学失却了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全球问题的机会”。看来,整个地理学界都存 在着人地关系思想如何具体贯彻的问题。最近我国新编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试图在此问题上大胆地进行探索, 力求 在地理教学上对人地关系的结合点能有所突破,这意味着充分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智力价值、社会 价值、经济价值、德育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学一点,用一点,从而显示出地理知识的生命力。
三、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提 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也提出:“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目前,世界各国针对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努 力寻找一条如何实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因素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细观这五个可 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 的主旋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四、高一年级《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1)生态可持续发展、(2)经济可持续发展、(3)社会可持续发展、( 4)人口可持续发展、(5)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据此,剖析高中新地理教学 大纲规定的高中一年级《高 中地理》教学内容要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三、二、一4个字。
所谓“四”,乃指教学大纲第一至第四单元,以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等四大环境取 代了传统的四大圈层知识体系,构建一个新的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知识体系,这成为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 一个显著特点。它们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阐明四大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领域的生存空 间和多样化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也展示出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或破坏浪费,并正在为改善环境质量 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总之,这四部分知识的本质,是在探讨什么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怎样才是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
所谓“三”,指新大纲第五至第八单元,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类的旅游活动等,这四个单元涉及的知识,基本上是讨论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概况,一方面侧 重“人与物”的共同发展,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旨在研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谈到“ 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二”,指新大纲第九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和第十单元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两大问题存在着联动 关系,造成全球性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单一性目 的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苦果,也就是生态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不可持续发展酿成的后果。如果这些问题能获得很 好地解决,那么,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都可以朝着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第九、第十单元还是全书的归纳和总结,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概 念的内涵、原则和实施策略,进而呼唤全球直至个人共同努力,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所谓“一”,即指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自始至终皆以人地关系为指导思想。
五、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中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指高中文科学生二三年级必选课程。也是文科学生高考的考试内容。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课,是以专题形式探讨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文化与文化景观、领土与国力等 人文地理内容,重点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突出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 所起的重 要作用。
高三年级地理选修课,属于区域地理研究范畴。从空间维度考察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全 球各地区—各国家—各省、市—各县、乡镇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不同,各自的区位优势也有差别,因 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和步骤就会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大纲以中国作为区域地理案例,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以及在区域国土整治和 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兼论发展观的演变(二)
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人 们的发展观也随之而不断地变化。
一、发展观的演变
1.产业革命前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活在纯自然环境中,采野果,打野兽,人们的生活、生存主要靠适应一定的地理环 境;而自然环境本身则靠系统内部的平衡以 及靠系统本身的功能调节来维持稳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人类选择了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从事生产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满足人类最低的生 活需求,加之农牧业本身的生存性与农牧业产品的可再生性,能使生态与生产实现自然循环。所以,人与自然 、环境的发展总体上是协调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工业、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不大,并不危及环境容纳、清 除这种代谢产物的能力。
2.产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以后
50年代,很多大国迈向现代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唯一追求的是尽快实现工业化,认为环境是一种“公共 财富”,是一种特殊商品,它能够供每个人消费,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和享用,只从短期利益着想,尽可能 去多占用一些公共资源,多生产一些产品,认为:只要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类生活的较高要求 ,就叫做“发展”。这种经济奇迹掩盖了资源的耗减和“三废”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根本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是 有限的,更意识不到环境的管理与保护问题。甲厂排放废物,乙厂也在排放,谁也不愿多花钱去清除治理环境 的污染物。
60~70年代,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地兴建了污染较 为严重的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 工业,现代农业也广泛使用增加型技术,如发展石油农业,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地膜等。此时,人类虽已进 入现代化社会,但同时也进入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大气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使 人们逐渐觉察到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换来的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而且也认识到环境资源并不是无限供给的 。于是不得不着手污染后的治理工作(即先污染、后治理)。导致人们误认为经济增长加治理污染就等于发展 ,并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环境质量下降,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直到1972年,联合国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 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经过众多的生态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潜心 研究,才促进人类“环境与发展”这个问题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即解决好环境问题要求把人口、经 济与环境的关系从相反(掠夺式开采环境资源)转变为相成(既保证人类需要,又保护环境质量)方向发展。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 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很快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也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行动 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 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所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 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 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 级的以及最基层的。其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这一战略与当地的实施机制及自然环境结合的程度。”这样,可持续 发展的空间维度就有了“质的规定性”,即:
1.部门持续发展 例如,工业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交通、住宅持续发展等等。
2.区域持续发展 例如,区域间的、国家的、地区的、城市乡村的持续发展。
3.全球的持续发展
这样,把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发展战略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其特征
“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总原则。可持续发展观相 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或实施持续发展的几个具体原则:
1.系统性 一般将持续发展系统看作是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5个子系统有机的组合状态和 协调发展的运作过程。可持续发展既然是由5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就必定会产生 整体功能。
2.和 谐性 从表层状态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的和 谐协调发展;从深层次思考,可持续发展将促使人类的观念,从单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化为“ 与自然界协同发展。”以求人与自然互惠共生。
3.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注重公平性原则,它包含:①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优先考虑缩小贫富差距,给全体人民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②代际间的公平— —指明任何一代对环境、对资源都不能处于优先或绝对支配地位,要留给子孙后代以同样的公平利用资源和环 境的能力和权利。③地区间的公平——既要满足本国、本地区人群的基本需求,又不对他国、他地区人群满足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4.持续性 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便无从谈起可持 续发展。永续利用意味着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至少不能低于目 前的水平。可更新资源要使其增殖、再生;不可更新资源要能找到替代资源。
5.渐变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有目的的活 动同环境的发展过程、发展 规律达到统一,这是一个发展过程,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化为持续发展模式也是一个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具 体体现是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消费模式,这更需要一个渐变过程。所以,持续发展是渐进的,但必须 是不间断的、高效的质的变化。
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行动纲领,涉及每个人的利益、后代人的利益。所以,需要全世界的人们共 同关心,积极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广,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发展、 区域持续发展等等。以下将分别加以阐述。
[附注] 本文及以下连载文稿,主要参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家科委科技司、山东师大、山 东资源与环境学会主办)杂志上刊载各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论点、资料,进行整理汇 编而成,特致谢意。
生态可持续发展(三)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 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 会、经济 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一、人类生态环境
1.主体 人类(活动)
2.环境要素 环境资源既包括土地、水、矿物、生物等自然资源,也包括生存空间、容纳污染物能力的 资源、充足的阳光以及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幽美的风景等(在日本,把后三者称为社会的最高财富)。
3.环境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①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②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 物和各种作用的结果。
4.人类与环境 二者的相互关系图示为:
(附图 {图})
分析上表,得出以下结论:人类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需求与供应关系、排放与纳污关系、改善与被改善 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涉及到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问题。
5.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 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或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阀值)。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从环境对人类活动提 供的物质、能量的限度方面加以衡量。有学者将它表示为:
  ; 人类经济活动(载荷现量)/环境承载力
此值>1,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索取,大于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度,环境已严重超载。
此值=1,表明环境基本处于满负荷状态。
此值<1,表明尚未满负荷,允许进一步发展。
这里不能不提到环境承载力还具有“可调节性”特征,它可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例如,跨流 域调水,可使缺水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提高;滥伐森林也能使该地区承载力下降。
由此说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调整人类经济发展行为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两条基本途径。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环境系统(或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其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流量等级和节律。它与自然界 的演化发展(包括突发事件的出现)有关,更多地受人类活动强度的影响。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 的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即上述人类经济活动/环境承载力≤1),既能满 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之,生态系统又能通过 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 ,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反之,人类的干预程度超过资源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即超过承受极限或上述公式的值>1时),环 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不再能起作用。于是,系统内的营养物质 循环、生物小循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都受到严重的障碍,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处于破坏状态,环境趋于 恶化,人类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这种恶性发展,是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对持续发展的挑战
近些年来,全球面临的四大问题已对人类生存条件构成了现实和长远的、直接和间接的、地区和全球的威 胁。这四大问题的威胁是:
1.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 地球的气温在过去100年中上升了0.4~0.5C,导致海平面上升10 ~15厘米,致使沿海城市、港湾、工业区、农田,将可能面临“没顶之灾”,生物自身的生长节奏也被严重 打乱,甚至出现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的危险。
2.臭氧层损耗及氟氯烃污染问题 臭氧层被称为“人类核保护伞”。1995年10月10日的一次观 察,南半球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已达两个欧洲大小,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报告不无忧虑地指出:南极臭氧空洞 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它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 上2/3的农作物会减产。据统计,大气圈中臭氧含量每减少1%,皮肤癌病例将增加10万人。
3.生物多样性锐减及森林死亡 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指出:整个地球环境现已全面恶化,12%的哺乳 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森林以每年46 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这意味着“大自然总调度室”将失去作用,森林“基因宝库”也将不复存在。
4.资源空心化、生态失调 地球上的资源数量有限,自从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以来,在200多年传 统工业以及之后的现代农业促动下,人类按主观要求盲目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滥采 、滥垦、滥伐、滥牧,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发达国家采用了跨国资源掠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生态侵 略”,从 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能源危机,“资源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人类不得不大声呼喊:“地球只 有一个”,“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
以上所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已构成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挑战。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环境是人类生态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体人类, 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类。因而实现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和基本任务。
1.资源的永续利用 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可更新资源再生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人类对可更新资源的 利用耗竭速率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增殖速率。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超过资源承受的阀值,人类需要通 过投入必要数量的活劳动力及物化劳动来人工繁殖这些资源(如人工造林),使这些资源年更新总量的增长等 于或超过其利用数量,才能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须知资源永续利用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不可更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特征决定了资源利用要开源与节约。例如,加强勘探新资源、开发新能源、向 海洋要宝、开发太空资源、寻找代替资源 以及解决贫矿、伴生矿的采、选、炼技术研究和利用问题。总之,不 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2.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利用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光利用不保护,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光保护 不利用,环境资源的价值无从发挥。保护是使资源增殖,保护是为了更好、更多地、永续的利用。破坏性的开 发利用固然不对,但封闭式的保护观念也应改变。正确的理解,应当把保护资源与持续发展统一起来。例如,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采取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已使258个种和种群、植物354种 、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内容,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合理有效地利用、促进更新充分利用; 对于不可更新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资源。
3.环境保护与提高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包含自然环境与资源 和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两大部分,前者上文已经说明。所谓污染即指将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和生活污水、垃 圾等,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为了防治污染,很多国家制定了环境立法,进 行环 境管理、监督,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在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对环境的损 害速率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同化、降解的自净能力。例如,中国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 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环保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等。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也强调:“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 后再来治理和恢复,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 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行动,为促使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 局面,保护地球,为人类营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待续)*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