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艺体 -> 正文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3:57阅读:
字号:|

  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的回归

  提 要:本文主要介绍美国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一种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推进”,并讨论该课程给我国艺术教育带来的几点启示,希望能为我国艺术教育以及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助益。

  关键词:艺术;艺术教育;多元智力

  “艺术推进”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为主要依据的艺术课程,该课程对美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其它学科的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意义。在我国基础教育全面改革之际,学习、借鉴“艺术推进”课程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与思路,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得到新的发展。

  一、多元智力理论与艺术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的核心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彼此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共有7种或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音乐—节奏智力(Music-rhythmic intelligence)──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逻辑—数理智力(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出;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自知—自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交流—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个体与人相处与交往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一,加德纳把创造力作为智力的核心,认为智力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创造力又是艺术的两个要素──创造力和将创造力表现出来的技能──之一,因此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应该是艺术教育的目标,通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全面、和谐地发展。第二,加德纳认为上述7种智力中至少有4种──语言—言语智力、音乐一节奏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和身体一动觉智力──与艺术有直接联系,是音乐、视觉艺术、文艺创作等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因此,艺术教育要综合运用学生的各种智力。第三,加德纳还认为这7种智力中的每一种在运用过程中都能导向艺术思维的结果──创造力和表现力,因为表现智能的每一种形式的符号,都能(但不一定必需)按照美学的方式排列。因此,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艺术创作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艺术地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自己的艺术需求。对于没有能力与机会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学会艺术地生活和工作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加德纳试图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向学生提供一种合理的艺术教育,尤其是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在这种艺术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进行艺术创作,体会艺术带来的愉悦之情,并形成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成为“有能力满足自身艺术需要的大众艺术家”。加德纳还探索能否使艺术教育和其它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作用,使艺术教育和其它学科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推进”就是在加德纳的指导下,由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Zero Project)、教育测试服务社(Educational Test Services)以及匹兹堡公立学校(Pittsburgh Public Schools)共同开发的以高级中学学生为对象的一种艺术教育课程,该课程对美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美国“艺术推进”课程的主要内容

  “艺术推进”提倡让学生接触广泛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资源,对艺术进行感知与欣赏,并在对艺术以及艺术创作进行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进行艺术表现与创作。“艺术推进”课程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以三种艺术能力为教育目标、以三种艺术形式为教育内容、以两种艺术教育手段为方式、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下文就这些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一)三种艺术能力──创作、感知、反思

  无论是艺术创作能力还是艺术鉴赏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要靠人们长期从事一定的艺术活动逐渐培养和发展。“艺术推进”重视培养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三种能力,并以此作为艺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艺术课程都围绕这三种能力展开。这三种艺术能力分别为:

  1.创作(Creation)。“在领域内思考”、“表演与排列”,如作曲或演奏、绘画或素描、从事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的写作等。

  2.感知(Perception)。“感知领域内的事物”、“区别与联系”。具体地说,就是能进行“专业艺术家式的思维”,辨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比如不同画家、作家的风格。

  3.反思(Reflection)。“关于领域的思考”、“评价与修改”。学生能对艺术家以及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从而体会艺术家以及自己在创作时阶情感、表达手法和寻求的效果。

  这三种能力是“艺术推进”的主要目标,一切教学活动与内容以及对课程、学生的评估都围绕这三种能力进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这三种能力又可以进一步具体、细化。总体来说,创作、感知和反思这三种能力是从事任何艺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它们也是“艺术推进”的主要教育目标。

  (二)三种艺术形式──音乐、视觉艺术、宣有想象力的写作

  “艺术推进”主要以三种艺术形式为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上述三个主要艺术能力的发展。这三种艺术形式分别为:音乐(演唱、演奏、作曲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等)。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的教育,都注重向学生提供并让学生感知、思考这些艺术形式的内容,了解有关艺术作品蕴涵的感情与思想,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悟与兴趣进行艺术创作。由于学生的时间以及精力、能力所限,他们不可能同时深入学习每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艺术推进”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并深入接触一种艺术形式,学习、了解该艺术领域特有的“思维”及创作方式,从而具备今后对其它艺术形式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两种艺术教育手段──领域专题、过程作品集

  “艺术推进”采用两种艺术教育手段──领域专题和过程作品集,这两种手段既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同时也为课程及学生的评估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基础。

  1.领域专题(Domain Project)。“艺术推进”为音乐、视觉艺术和富有想象力的写作这三种艺术形式设计了许多领域专题,如“构图”、“作品传记”等。各专题都涉及这种艺术形式的核心概念与技能、不同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等,并包含围绕培养学生创作、感知和反思能力的一系列练习。各艺术形式的领域专题都要求学生在掌握该艺术形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感知并反思有关作品(创作背景、风格、手法、效果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进行创作。

  领域专题在课程中的具体实施通常分为几个单元进行,各单元的教育目标不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但各单元循序渐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过程作品集(Portfolio)。作品集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大部分作品集一般都收集一个艺术家的最佳作品或准备参展或参赛的作品,但“艺术推进”学生的作品集则与艺术家的作品集不同,他们的作品集叫做“过程作品集”,也叫“艺术夹”。顾名思义,这个作品集收集的是学生艺术学习及创作过程中的作品,除收录他们最后的作品外,还收集原始素描、中间草稿、自己和别人的评论稿;同时,还收集与他们的创作有关的、自己欣赏或不欣赏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教师或其他人对学生最后作品的评价以及学生对以后可能进行的后续创作的计划等。可以说,过程作品集既体现了学生艺术学习及创作的整个历程,也为评估学生提供了全面、丰富的依据。

  (四)四个评估方面──创作能力、感知能力、反思能力、工作方法

  “艺术推进”十分重视评估工作。课程的开发者首先制定了5条评估基准:第一,评估能测量到学生的学习随时间变化而取得的进步;第二,评估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多种来源上获取信息;第三,评估能为教学提供参考;第四,非正式的评估也应该受到重视;第五,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估者。根据这5条基准,目前“艺术推进”主要评估学生从事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四个方面:

  1.创作能力──学生进行创作时体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技巧、创新、自身情感的抒发以及坚持从事艺术创作的决心与恒心。

  2.感知能力──包括精细鉴别领域内作品的能力、对环境的敏感体验、对艺术材料的敏感体验等。

  3.反思能力──对他人的艺术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合理中肯的评价,虚心并能积极听取、采纳他人对自己艺术创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4.工作方法──学生在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时的投入程度、独立工作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各种资料的能力等。

  “艺术推进”的评估系统与课程同步开发,而且始终贯穿于课程之中。评估主要由教师的观察与学生自我评价两方面组成,但参与其中的人员还包括专业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家长等。评估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包括领域专题、过程作品集、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书面反思、学生日记、同伴评价、学生及家长问卷、学生自我评价、创作过程的录像、录音等。

  “艺术推进”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估方面都体现出与以往艺术课程不同的特点,正是这样一个课程为美国学校的艺术教育带来了活力,几乎所有参与“艺术推进”的学生都津津乐道地开展自己喜欢的艺术学习与创作活动,对艺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喜爱。从1985年开始尝试到现在,“艺术推进”在美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参考甚至采用,引起了教育界以及艺术界的极大兴趣,并于1991年12月被《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模范教育项目,成为美国当选的两个项目之一。此外,“艺术推进”中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如领域专题和过程作品集,也被广泛应用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与评估之中。

  三、“艺术推进”课程对我国艺术教有的启示

  艺术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艺术推进”课程的成功为我们更深刻地反思我国的艺术教育提供了样本,并从其成功经验中汲取有益成分为我所用。“艺术推进”对我国艺术教育改革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塑艺术教育目标

  艺术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是否实现了或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既定目标。我国长期以来强调艺术教育的德育与智育功能,忽视艺术教育的本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使我国艺术教育失去了活力与吸引力,学生接受的只是一些技艺训练,掌握的也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理性知识和技能技巧。这种艺术教育使学生失去了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兴趣和自信。

  因此,要实现艺术教育的本质,重新发挥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重塑艺术教育的目标,使之能同时符合艺术教育运行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对艺术教育目标尚无权威的表述,但已达成共识的论述为: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的素质教育,而不是只提高少数学生的艺术技能技巧的职业培训教育。我们还应该致力于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如艺术教育到底要发展学生何种具体的艺术能力、通过艺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精神与情感品质等。“艺术推进”在制定艺术教育的目标时,就将创作、感知、反思作为培养艺术能力的具体目标,从而使教师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具体的教育目标对确定艺术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评价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扩展艺术教育内容

  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教育目标都必须通过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才能实现。我国的艺术教育往往只局限于美术和音乐,美术和音乐教育又往往局限于画画和唱歌,因此艺术教育的内容极其狭窄、贫乏。我国的艺术教育也很少涉及艺术创作背后的其它因素,如艺术创作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情感因素和个性特点以及与艺术有一定联系的其它领域知识,如艺术史、艺术评论、美学、传播学、记号学等,因此,学生获得的有关艺术以及艺术创作的“外围知识”很少。然而对于大多数没有能力或机会接受专业艺术教育的学生来说,这些“艺术外围知识”的获得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些知识是获得一定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国艺术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另一问题就是扩展艺术教育的内容。

  艺术教育内容的扩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艺术推进”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在音乐、视觉艺术以及富有想象力的写作这三种艺术形式下,“艺术推进”通过“领域专题”将这三种艺术形式中的各种感知、创作和反思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接触各种具体的艺术活动。同时“艺术推进”还注重学生对艺术作品及其创作做全面了解与体会,这就要求向学生提供多种“艺术外围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正是由于“艺术推进”扩大、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内容,它才会吸引那么多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信心与毅力进行艺术学习与创作,艺术教育也得以在美国重新焕发活力。

  (三)丰富艺术教育方式

  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通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艺术是十分感性的,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艺术以及进行艺术创作的人自己去体会与感悟。在艺术学习与创作中,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不同于教师的看法,从而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艺术创作,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因此;丰富艺术教育方式也是我国艺术教育改当务之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从“艺术推进”中找到一些灵感。

  “艺术推进”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与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提倡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学(TeachingThroughMultipleIntelligence),即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智力特长,从不同角度去阐释、理解、领会、学习一个问题,这也是“艺术推进”的教学理念之一。“艺术推进”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教育,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艺术。学校里的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让学生创作几幅画,学唱几首歌,学生也可以通过观看美术展览、欣赏音乐会、做游戏来学习艺术。为了让学生在某一艺术领域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还注意到艺术课程的连续性,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重复讨论相同的概念与问题,这也意味着改变传统的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系列问题、概念与术语,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又学习另一系列问题、概念与术语的艺术教育方式,而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持续接触艺术风格、艺术创作和艺术流派等核心概念”。

  (四)革新艺术教育评估

  人的智力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结合方式是不同的,因此也不存在衡量智力高下的统一标准。从这种理念出发,多元智力理论倡导使用多种评估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我国传统的艺术教育评估方式主观单一,以学生在艺术技能方面达到什么程度来衡量艺术教育质量的高低,忽视对学生综合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的评估,也不能体现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兴趣和欣赏水平的发展,这种评估是十分片面的。

  “艺术推进”打破传统单一、主观、片面的评估模式,在教学中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和手段。课程采用的两种艺术教育方式本身也是评估方式,因此,课程和评估总是同时进行的,能对学生在艺术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此外,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估外,“艺术推进”还外请艺术家参与评估,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除了对创作结果进行评估外,还重视对学生的创作过程以及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和创作态度进行评估。“艺术推进”的评估还包括学生对自己艺术学习与创作过程的反思,这又培养了学生自我指导的艺术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一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艺术推进”的评估是全面、客观的,并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估。这样的评估在全面、综合评估学生艺术知识技艺、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对我国艺术教育评估的革新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之处。

  (五)建立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多元智力理论中的智力是一种多维的结构,包含逻辑思维,同时也包含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包含理性概括,也包含直觉综合。智力中同时含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既有理性的维度也有感性的维度。因此,要达到智力的合理发展,离不开逻辑与形象、理性与感性的均衡协调发展。此外,逻辑与形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发展还必须是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同时重视艺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教育,还要在它们之间建立某种积极的联系,使学生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

  在我国以往的学校教育中,艺术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的话,也只是解除别的学科给学生带来的沉闷和疲劳。然而“艺术推进”则把艺术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阅读与艺术作品有关的材料、口头报告自己创作的过程,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时候,也发展了阅读与表达以及逻辑思考的能力;还比如在领域专题“构图”中,学生在了解各种图形的组合与构成中,也学到了许多几何知识。这样,艺术课程和其它课程就自然而且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的各种智力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六)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

  生活即是一种艺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艺术资源。我国的艺术教育一般只重视利用学校中的艺术资源,没能充分开发学校以外丰富的艺术资源,尤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这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艺术推进”则充分开发了生活这个更广阔的艺术教育天地,学生经常被鼓励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发现艺术,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艺术。教师也充分利用社区的艺术资源,或“请进来”,与社区里的艺术家、艺术组织建立联系,让他们到学校指导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造;或“走出去”,让学生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家长也被邀请加入艺术教育的行列,家庭也成为学生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艺术推进”充分利用了各种艺术资源,使艺术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反思等能力,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同时,艺术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它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艺术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将艺术学习与创作的方法和精神运用到其它领域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艺术以及艺术教育,吸收多元智力理论的精髓,借鉴“艺术推进”课程的经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得到回归──艺术教育要从发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出发,重新设计教育目标、内容、教学方式与评估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学习中感悟艺术,同时也能学会艺术地生活与学习,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上一篇: 处理课堂的艺术教育是一门艺术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