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艺体 -> 正文

对话需引导有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17:17阅读:
字号:|
  在教学诗歌《家》一课时,有位教师先在大屏幕上播放多媒体课件: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小鸟在树林里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小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 生(异口同声):“真美!真好玩!” 师:“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生甲(突然):老师,我认为课文写得不对。树林是小鸟的家,那大鸟的家在哪里呢? 
  师(先是一愣,立即随机应变):是啊,你说得很对。诗中只说树林是小鸟的家,鸟妈妈、鸟爸爸的家呢?小朋友,你们认为该怎样说才正确呢?大家一起来把这句诗改一改好吗?
  生甲:改成“树林是小鸟、大鸟的家” 
  生乙:把“小鸟”改成“鸟儿”就行了。 
  师:不错,改成“鸟儿”就包括了所有的鸟。你们真聪明,诗中还有不完整的地方吗? 
  生丁:“小河是鱼儿的家”也不对,如果那样的话,池塘、大河、大海里的鱼就回不了家了。
  师:你真会发现,怎么改呢? 
  生丁:改成“水里”就可以了。 
  师:让我们读一读修改后的两句。 
  生(齐读):树林是鸟儿的家,水里是 鱼儿的家。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会读书,能够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让老师代小朋友们写封信,告诉出版社的叔叔阿姨们,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修改了文章,使这首儿歌更美了,好不好? 
  生:好! 
  …… 
  无疑,教师认为自己给了学生主动权,让学生挑战了文本,成功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体现了引导有方。但这样做好吗?非也。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灵机一动,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修改,其良好的愿望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生本对话。事实上,他缺乏对诗歌的基本了解,仅凭着对诗句的字面理解,望文生义,误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像这样引导,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智,而且把学生引入了歧途。“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这原本是多么富有情趣的诗句。在老师的肯定下,被改为“树林是鸟儿的家,水里是鱼儿的家。”两相比较,后者多么的浅薄,多么的不伦不类。试问如此机械创作诗歌,学生今后还能写出惟美惟善的诗句吗? 
  问题在于,面对学生的即兴“发难”,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即体会(鉴赏)诗句。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即使存在片面性,教师也万不可压制或回避。像这种不利于课堂教学 深入的提问,教师不可在此纠缠太久,应该告诉学生,这里的小鸟是一种总称,并不是长大了的鸟就不能称作小鸟。而且,只要教师细心引导,顺水推舟地发问:“为什么作者不写大鸟,却写小鸟呢?这和后面的诗句有联系吗?”细心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前面是小鸟,后面又讲了小河,再加上蓝天白云、泥土种子,甚至还有小朋友自己,这样显得清新自然,富有儿童情趣。当然,一年级学生还不可能说出深刻的道理,他们的表达可能更多的是“更好玩”“更有意思”“更亲切”等。其实,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小鸟与大鸟,小河与大河,不仅仅是字面的差别,更主要的是前者更容易让六七岁的小孩子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教师给予反对也不妥当,可以把学生改后的诗句写下来,让学生自己对比朗诵,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到微妙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改之前的诗句韵律更协调,更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共鸣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另外,教师不要对诗歌分析得太细,而要带领学生反复读,甚至把它当场背下来。当然,在学生朗读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辅以帮助性的问题和程序也很有必要,如“你能描述一下诗中的美景吗?”“请你仿照作者说几句诗歌,好吗?”…… 
    造成教师在生本对话中引导不慎,误入歧途的 原因有三点。一是缺乏必要的文学修养,不能正确把握诗歌的本质和特点;二是盲目跟风,滥用学生的主动性,没有把握好引导的有效性;三是混淆教育机智与教育机制,急中生智变成了急中生制,一味顺着学生的惯性思维,缺乏对问题的甄别。在《家》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发现了问题,有了与文本对话的热情和条件,值得肯定。但教师生搬硬套地引导学生对话,却造成了曲解诗意,在创新的名号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