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哪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17:19阅读:
字号:小|大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美术教材已经在全国使用,纵观教材,有其成功之外:比起旧教材来内容更加丰富,更切实际。但是,美术教育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我认为在方向上没有根本的改变。
美术教育如果适应于现代化的要求,就必须为商品经济和科技现代化服务,必须在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服 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彻底改变美术及美术教育的观念,彻底打破旧的以造型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和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以各种基本表现语言为基础,以提高形象思 维和创造力为手段,提高全民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平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美术教育的改革才是实质意 义上的改革,才是真正适应现代化的美术教育改革。因为,当今的中国急需的是提高全民设计和实用美术的水 平,而不是孤芳自赏、谈云吐雾的艺术家。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行为,其性质从来就是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文字的创造中就显示出实用与审 美的内涵,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审美价值完全附属于实用的性质中,青铜器雄浑的造型也完全是为了祭祀和 等级的需要,漆器和丝织品的出现也显然是以实 用为目的,至于在建筑、家俱等实用美术中,审美与实用的关 系更是体现的很完美。中国的美术史是这样,世界美术史更是如此。在希腊文明中,艺术与科学是姊妹关系, 是人类对自然和自我的一种伟大探索。而文艺复兴中高高飘扬的也还是科学与艺术的大旗,在作为文艺复兴顶 峰的达·芬奇身上,这种精神表现的更为辉煌,与其说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不如说是一个伟大的 科学家。在欧洲工业革命中,艺术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祥地的包豪斯学校 更是将美术与科学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欧洲现代工业文明的大跨步飞跃。
可以说,美术是科学的一个组成方面,或者说是科学与文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媒体和方式。在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辅助手段和探索领域。如 各种图示语言、图解语言的发展,如空间结构的探索,如色彩的成因及应用的探索,如造型与工艺的探索,如 材料与感观的研究,人体与物品的关系的研究,如人体解剖的研究,自然动植物的研究,气象现象的研究,光 的研究,……等等,无一不是艺术与科学在相互推动,相互补充。二是想像力的问题。想像力是人类 智力中最 主要、最有价值的智能,是科学和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想像力的开拓和应用是艺术最主要和基本 的内容,而美术所研究的各种表现手段,又是表现想像力的基本语言,科学上的很多想像也都通过这种语言得 以表达,所以说,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艺术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
从历史上看,艺术如果离开科学,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钻入纯艺术的象牙塔,就必然会走 入苍白荒诞的境地,必然会变成小部分人玩弄技巧、玩弄文字、进而玩弄观众的把戏。如果说西方历史中艺术 与科学的一唱一和奏响了嘹亮的现代文明的前奏的话,而包豪斯的设计艺术吹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凯歌。那么 ,中国绘画中那孤芳自赏、舞文弄墨、故弄玄虚的文人士大夫们的闲情逸致弹奏的却一曲消极滞后的悲怆曲。 因为一个民族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不是建立在科学之上,而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笔墨游戏之上,建立在 玄而又玄的理论之上,那么,这个民族除了玩还有什么?西方的美术在创造生活,而中国的美术却在逃避生活 。公平地说,中国的美术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民族,其理论之玄妙,其技巧之高深,其门 类之繁杂是独领世界之风骚,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并没有给民族 的发展带来有益的作用,只不过是文人墨 客聊以自娱的一种游戏,或者是落魄骚人泄愤染愁的一块泪帕。中国画在逃避现实中走向了一种几乎完美的高 雅,但如果一门艺术深奥到只有几个人才能玩赏,高雅到大众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便是该艺术穷途末路之时。 但是,这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美术,要摒弃传统和外来美术中有生命力和优秀的组成部分,相反,要继承和 发扬这些人类文化中的精髓。但问题在于:这种纯艺术性纯欣赏性的美术究竟有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去掌握, 去理解?中国究竟需要多少画家、多少鉴赏家?美术理论与技巧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而美术课 本来就没有多少课时,况且技能训练又必需专门的教室与教具,很多学校又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要想有较好 的教学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美术技能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天赋,如果不具备敏锐的造型洞察力,技能训 练与理论的理解是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说让所有的学生去学习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实在是一种浪费。
顺便一提的是,即使在高等美术教育中也存在学非所用的现实,很多油画,中国画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后却纷纷转向装璜等实用美术,这也不是很好地证明了美术教学的窘困吗?
由此可见,美 术教育必须改革,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与科技生产力结合,必须为国家的物质 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改革首先应该是美术及美术教育观念的改革,要彻底打破以审美为主导、以 绘画技能为基础的美术教学体系,让美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回归现实生活中走向辉煌,而不要在完美中 走向孤独。
那么,该怎样重新认识美术的含义,重新确定美术教育的意义呢?我认为美术是一种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设计生活的科学,是人类在创造物质的同时赋与物质以美好理想的一种创造劳动,它即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 也是一种精神生产方式,它在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所谓的艺术家是在自己的物质产 品中赋与自己的知识、人格和理想,让其他人去感动、去喜爱、去使用。在这个前提下,美术又分为由此而衍 生出的纯美术,它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更为抽象或更为理念的审美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升华,为人类的精神世 界开辟一个更为纯净和理想的天地。而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与生活,设计与文明、设计与科学技术 ,设计与审美的学习;通过想像力、创造力与形象思维的训练;通过各种设计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全 民族设计意识和创造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民族的腾飞创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 兼顾传统和外来美术的欣赏与技能的提高,选择和培养具有绘画天赋的人材进入较高层次,保证继承和发扬中 、外美术的优秀成果。
在课程设计上,应将美术课分为“设计”和“美术”,“设计”课为必修课,“美术”课为选修课,如有 可能也可以把劳技课与设计课合并,因为目前我国各地的情况并不具备开设劳技课的教学条件,而设计课的性 质中已经包含了劳技的意义。设计课应有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工科和有关院校招生时加试设计。
设计课程内容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形体与形体构成。内容有:1.形体的性质与形式。2.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3.空间、空间结构及形态 。4.形体的演变。5.图案、平面构成、平面设计。6.空间组合、形体组合、立体构成、立体设计。
二、光与色的构成。内容有:1.光与明暗。2.明暗的表现层次。3.明暗的构成。4.光与色彩。5.色的性质 与色立体。6.色彩的心理属性。7.色彩构成。
三、创造与想像。内容有:1.几种思维方式。2.形象与形象思维。3.可能与不可能性。4.信息的搜集与归 纳。5.功能 与实用。6.价值与造价。7.生产工艺与设计。8.造型与市场预测。
四、设计的表现手段。1.点、线、面、体。2.透视图。3.投影图。4.轴测图。5.组装图。6.零件图。7.剖 面图。8.示意图。9.钢笔、铅笔淡彩技法。10.水彩表现技法。11.喷绘技法。12.水粉表现技法。13.美术字。 14.标识设计。15.广告设计。16.包装设计。17.色彩效果图。18.人体工程学。
可以说,通过以上的改革,美术教育将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会对国家的现代化产生很 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该设想得以实施,教材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那么,我们的新一代人必将是能创造新 生活,创造新时代,创造新国家的一代人,也必将是最具艺术修养的人。
美术教育如果适应于现代化的要求,就必须为商品经济和科技现代化服务,必须在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服 务的同时为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彻底改变美术及美术教育的观念,彻底打破旧的以造型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和绘画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以各种基本表现语言为基础,以提高形象思 维和创造力为手段,提高全民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平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美术教育的改革才是实质意 义上的改革,才是真正适应现代化的美术教育改革。因为,当今的中国急需的是提高全民设计和实用美术的水 平,而不是孤芳自赏、谈云吐雾的艺术家。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大社会行为,其性质从来就是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文字的创造中就显示出实用与审 美的内涵,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中,审美价值完全附属于实用的性质中,青铜器雄浑的造型也完全是为了祭祀和 等级的需要,漆器和丝织品的出现也显然是以实 用为目的,至于在建筑、家俱等实用美术中,审美与实用的关 系更是体现的很完美。中国的美术史是这样,世界美术史更是如此。在希腊文明中,艺术与科学是姊妹关系, 是人类对自然和自我的一种伟大探索。而文艺复兴中高高飘扬的也还是科学与艺术的大旗,在作为文艺复兴顶 峰的达·芬奇身上,这种精神表现的更为辉煌,与其说达·芬奇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不如说是一个伟大的 科学家。在欧洲工业革命中,艺术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祥地的包豪斯学校 更是将美术与科学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欧洲现代工业文明的大跨步飞跃。
可以说,美术是科学的一个组成方面,或者说是科学与文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媒体和方式。在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美术的各种表现手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辅助手段和探索领域。如 各种图示语言、图解语言的发展,如空间结构的探索,如色彩的成因及应用的探索,如造型与工艺的探索,如 材料与感观的研究,人体与物品的关系的研究,如人体解剖的研究,自然动植物的研究,气象现象的研究,光 的研究,……等等,无一不是艺术与科学在相互推动,相互补充。二是想像力的问题。想像力是人类 智力中最 主要、最有价值的智能,是科学和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想像力的开拓和应用是艺术最主要和基本 的内容,而美术所研究的各种表现手段,又是表现想像力的基本语言,科学上的很多想像也都通过这种语言得 以表达,所以说,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艺术的发展更离不开科学。
从历史上看,艺术如果离开科学,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钻入纯艺术的象牙塔,就必然会走 入苍白荒诞的境地,必然会变成小部分人玩弄技巧、玩弄文字、进而玩弄观众的把戏。如果说西方历史中艺术 与科学的一唱一和奏响了嘹亮的现代文明的前奏的话,而包豪斯的设计艺术吹响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凯歌。那么 ,中国绘画中那孤芳自赏、舞文弄墨、故弄玄虚的文人士大夫们的闲情逸致弹奏的却一曲消极滞后的悲怆曲。 因为一个民族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不是建立在科学之上,而是建立在纯而又纯的笔墨游戏之上,建立在 玄而又玄的理论之上,那么,这个民族除了玩还有什么?西方的美术在创造生活,而中国的美术却在逃避生活 。公平地说,中国的美术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民族,其理论之玄妙,其技巧之高深,其门 类之繁杂是独领世界之风骚,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并没有给民族 的发展带来有益的作用,只不过是文人墨 客聊以自娱的一种游戏,或者是落魄骚人泄愤染愁的一块泪帕。中国画在逃避现实中走向了一种几乎完美的高 雅,但如果一门艺术深奥到只有几个人才能玩赏,高雅到大众摸不着头脑的境地,便是该艺术穷途末路之时。 但是,这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传统美术,要摒弃传统和外来美术中有生命力和优秀的组成部分,相反,要继承和 发扬这些人类文化中的精髓。但问题在于:这种纯艺术性纯欣赏性的美术究竟有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去掌握, 去理解?中国究竟需要多少画家、多少鉴赏家?美术理论与技巧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而美术课 本来就没有多少课时,况且技能训练又必需专门的教室与教具,很多学校又不具备这种条件,所以要想有较好 的教学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美术技能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天赋,如果不具备敏锐的造型洞察力,技能训 练与理论的理解是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说让所有的学生去学习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实在是一种浪费。
顺便一提的是,即使在高等美术教育中也存在学非所用的现实,很多油画,中国画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 后却纷纷转向装璜等实用美术,这也不是很好地证明了美术教学的窘困吗?
由此可见,美 术教育必须改革,必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与科技生产力结合,必须为国家的物质 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种改革首先应该是美术及美术教育观念的改革,要彻底打破以审美为主导、以 绘画技能为基础的美术教学体系,让美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回归现实生活中走向辉煌,而不要在完美中 走向孤独。
那么,该怎样重新认识美术的含义,重新确定美术教育的意义呢?我认为美术是一种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设计生活的科学,是人类在创造物质的同时赋与物质以美好理想的一种创造劳动,它即是一种物质生产方式 也是一种精神生产方式,它在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所谓的艺术家是在自己的物质产 品中赋与自己的知识、人格和理想,让其他人去感动、去喜爱、去使用。在这个前提下,美术又分为由此而衍 生出的纯美术,它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更为抽象或更为理念的审美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升华,为人类的精神世 界开辟一个更为纯净和理想的天地。而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与生活,设计与文明、设计与科学技术 ,设计与审美的学习;通过想像力、创造力与形象思维的训练;通过各种设计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提高全 民族设计意识和创造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民族的腾飞创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 兼顾传统和外来美术的欣赏与技能的提高,选择和培养具有绘画天赋的人材进入较高层次,保证继承和发扬中 、外美术的优秀成果。
在课程设计上,应将美术课分为“设计”和“美术”,“设计”课为必修课,“美术”课为选修课,如有 可能也可以把劳技课与设计课合并,因为目前我国各地的情况并不具备开设劳技课的教学条件,而设计课的性 质中已经包含了劳技的意义。设计课应有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工科和有关院校招生时加试设计。
设计课程内容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形体与形体构成。内容有:1.形体的性质与形式。2.几何形体与自然形体。3.空间、空间结构及形态 。4.形体的演变。5.图案、平面构成、平面设计。6.空间组合、形体组合、立体构成、立体设计。
二、光与色的构成。内容有:1.光与明暗。2.明暗的表现层次。3.明暗的构成。4.光与色彩。5.色的性质 与色立体。6.色彩的心理属性。7.色彩构成。
三、创造与想像。内容有:1.几种思维方式。2.形象与形象思维。3.可能与不可能性。4.信息的搜集与归 纳。5.功能 与实用。6.价值与造价。7.生产工艺与设计。8.造型与市场预测。
四、设计的表现手段。1.点、线、面、体。2.透视图。3.投影图。4.轴测图。5.组装图。6.零件图。7.剖 面图。8.示意图。9.钢笔、铅笔淡彩技法。10.水彩表现技法。11.喷绘技法。12.水粉表现技法。13.美术字。 14.标识设计。15.广告设计。16.包装设计。17.色彩效果图。18.人体工程学。
可以说,通过以上的改革,美术教育将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会对国家的现代化产生很 大的推动作用。如果该设想得以实施,教材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那么,我们的新一代人必将是能创造新 生活,创造新时代,创造新国家的一代人,也必将是最具艺术修养的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