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17:20阅读:
字号:小|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美术教学越来越难以适应现有素质教育的需求。如何改善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力,提高艺术修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让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感受和谐的艺术氛围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近年来,我组织初、高中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走进艺术殿堂,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陈列馆、炎黄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在审美的愉悦中,学生一边观看中外美术作品,一边聆听美术家介绍美术作品的内容、历史背景、绘画表现形式。学生被这浓厚的艺术环境气氛所感染,身心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参观《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品展》,学生观赏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原作,其中有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创作稿和小型雕塑,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绘画原作和其他画家的风景画、人物肖像作品。使学生领略到大艺术家的情怀和灵性。一次,学生们在美术馆观摩欣赏美术作品时,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亲自给他们讲解外国来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创作流派,引导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原中央工艺美院院 长常沙娜也曾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为学生们介绍瑞典工艺品。
这些欣赏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艺术作品,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状态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协调画面中的各种关系,把握艺术灵感,汲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养分,陶冶心灵,得到悦目赏心的深层次美感享受,培养广泛的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
在绘画技法课中欣赏美术作品
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学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品格。中国书画这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画课中,学生在美术馆里近距离领略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的人物、山水、花鸟水墨画。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高山、清泉在大师们笔下汩汩流出,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了画家对社会、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给学生以无尽的思索与联想。
中国画对墨与色的韵律美、笔法节奏以及构图的程式美有深刻理解,通过宣纸的涨洇、墨色浓淡等形式追求笔墨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通过观摩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对笔墨用法获 得多种直观启示,激发动手创作的灵感,弥补学校室内书本教学的空白,扩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绘画技法。例如:在水彩技法课中,学生们欣赏《黄铁山水彩风景画展》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祖国自然风光,作品侧重于对穿透有质感的空气而变化无穷的光的刻画。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为学生们介绍水彩的干、湿画法和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进程。画展看得多,学生的艺术视野才能开阔起来,绘画技法才能提高。
美术直观教学与素质教育和德育的联系
我要求学生们在欣赏每一幅绘画、每一件雕塑作品时,都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有链接,这些作品通过绘画、雕塑艺术特有的形象语言再现了感人的历史时刻。中国画《八女投江》是画家王盛烈的代表作品,画家用中国画笔墨形式,描绘出东北抗联女战士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场面,热烈讴歌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通过观看这些美术作品,学生感受很深。一代国画大师蒋兆和的《流民图》反映了我国被日本侵略,北平沦陷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场面。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向学生们介绍《流民图》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人物的表现内容。学生被画面中痛苦挣扎的难民形象所感动,纷 纷讲了自己的感受,并参观了《流民图》的创作写生人物稿。
美术馆高大的殿堂和展厅内的艺术氛围,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和专家讲解,是学校室内教学和课本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们认为这种课非常好,具有一种浓郁的“历史现场感”,这些作品准确地表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真切把握了历史社会的特征。这是一种振奋精神活动,能开阔艺术视野,陶冶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实施直观教学教师必须提前观看作品,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先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谈得上以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形式,向学生艺术地讲授教学内容,以达到师生间情感的融合与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使学生既学习了绘画技法,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让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感受和谐的艺术氛围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近年来,我组织初、高中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走进艺术殿堂,到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陈列馆、炎黄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在审美的愉悦中,学生一边观看中外美术作品,一边聆听美术家介绍美术作品的内容、历史背景、绘画表现形式。学生被这浓厚的艺术环境气氛所感染,身心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参观《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品展》,学生观赏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原作,其中有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创作稿和小型雕塑,佛罗伦萨著名画家波提切利的绘画原作和其他画家的风景画、人物肖像作品。使学生领略到大艺术家的情怀和灵性。一次,学生们在美术馆观摩欣赏美术作品时,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亲自给他们讲解外国来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创作流派,引导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原中央工艺美院院 长常沙娜也曾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为学生们介绍瑞典工艺品。
这些欣赏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艺术作品,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状态下,大部分学生能够协调画面中的各种关系,把握艺术灵感,汲取艺术作品中的精神养分,陶冶心灵,得到悦目赏心的深层次美感享受,培养广泛的艺术兴趣和鉴赏能力。
在绘画技法课中欣赏美术作品
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学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品格。中国书画这种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国画课中,学生在美术馆里近距离领略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的人物、山水、花鸟水墨画。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高山、清泉在大师们笔下汩汩流出,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了画家对社会、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给学生以无尽的思索与联想。
中国画对墨与色的韵律美、笔法节奏以及构图的程式美有深刻理解,通过宣纸的涨洇、墨色浓淡等形式追求笔墨效果和视觉冲击力。通过观摩大师的作品,学生可以对笔墨用法获 得多种直观启示,激发动手创作的灵感,弥补学校室内书本教学的空白,扩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绘画技法。例如:在水彩技法课中,学生们欣赏《黄铁山水彩风景画展》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祖国自然风光,作品侧重于对穿透有质感的空气而变化无穷的光的刻画。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主任黄铁山为学生们介绍水彩的干、湿画法和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进程。画展看得多,学生的艺术视野才能开阔起来,绘画技法才能提高。
美术直观教学与素质教育和德育的联系
我要求学生们在欣赏每一幅绘画、每一件雕塑作品时,都与其它学科的知识点有链接,这些作品通过绘画、雕塑艺术特有的形象语言再现了感人的历史时刻。中国画《八女投江》是画家王盛烈的代表作品,画家用中国画笔墨形式,描绘出东北抗联女战士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战斗的场面,热烈讴歌了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通过观看这些美术作品,学生感受很深。一代国画大师蒋兆和的《流民图》反映了我国被日本侵略,北平沦陷时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场面。中国美术馆研究员、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向学生们介绍《流民图》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人物的表现内容。学生被画面中痛苦挣扎的难民形象所感动,纷 纷讲了自己的感受,并参观了《流民图》的创作写生人物稿。
美术馆高大的殿堂和展厅内的艺术氛围,美术作品的感染力和专家讲解,是学校室内教学和课本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们认为这种课非常好,具有一种浓郁的“历史现场感”,这些作品准确地表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气质,真切把握了历史社会的特征。这是一种振奋精神活动,能开阔艺术视野,陶冶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实施直观教学教师必须提前观看作品,因为只有教师自己先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谈得上以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形式,向学生艺术地讲授教学内容,以达到师生间情感的融合与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使学生既学习了绘画技法,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