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信息技术 -> 正文

运用现代技术  打造品牌学校

作者:孟春恩/彭方/孟群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8:12阅读:
字号:|

运用现代技术  打造品牌学校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教研室
孟春恩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张集镇小  彭方 孟群
2000年,学校根据教育形势、国际趋势,结合实际确定了“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乡镇品牌学校”的思路。几年来,在积极创设现代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同时,我们逐步把重点放在信息化的应用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80%的学生能操作电脑50%的教师购买了电脑,并能上网查资料,运用课件20%的教师能制作课件,成为襄樊信息技术教育试点学校。我们的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张集镇中学多年来教育质量、学校建设等名列全区前茅,可称得上是传统名校。但是,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学校也要向信息化教学方面发展,应该将传统名校变成现代名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与重点。

领导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了,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就很快到位了。2001年学校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总目标:全校教育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建立学校局域网,实现全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建立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网、学校教育资源库,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襄樊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

二、领导重视,加大投入

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需要高投入,需要资金作保证。近几年,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学校领导一班人高瞻远瞩,节支创收,每年仍从有限的资金中抽出20万元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投资经费。

2001年秋,我校建成了32台电脑的微机室,2002年春扩容为52台的标准微机室,2002年3月学校建成广播网,2002年秋学校建成闭路电视系统,2003年春建成多媒体教室,2003年秋学校出台激励措施,购买电脑的一线教师每人奖励500元,提供方便鼓励教师上网。目前,我校已有72名教师购买电脑,占专任教师的一半。学校所有电脑全部联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软件方面,我校将以资源建设为重点,通过一批青年骨干教师的勤奋努力,大胆探索,制作各种课件20多种,有一个获省级三等奖,三个获市级一、二、三等奖,一个全区观摩获得好评。

三、科学管理,加强培训

现代信息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于95%以上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以便适应当前教育趋势。为此,我校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领导机制、研究机制等。首先,成立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科室牵头,各种组的一些骨干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建设与研究工作。

其次,加强培训工作。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我校采用“骨干走出去,教师以校为本”的培训模式。我校把现代技术教育培训作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德、能、勤、绩”综合评价中占相当重要的分值。同时,为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分层次、分期分批的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派出学习,回来后举办讲座培训其他教师,有限的资金办教育大事,教师素质提高了。

其次,成立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小组,承担市“如何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课题研究,同时学校还有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研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模式研究等。

四、注重整合,提高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教材多样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几个显著的特点。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将课本变成电子文本,把粉笔、黑板变成电子自版。那样,课堂教学只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加,而不是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手段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不能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反而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限制学生素质几个性的全面发展。

我校为了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其与学科整合,每学期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信息技术教育五个一评选活动:一个课件、一篇电教论文、一个脚本、一节运用现代技术的展示课、一节电化教学设计。学校制作优秀课件光盘,建立校园教育资源网。同时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的优秀课件、论文等评选活动。实践证明这是普及和推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途径,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