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 -> 正文

中学德育论文 取儒学精华 促道德建设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48:25阅读:
字号:|

  取儒学精华 促道德建设

  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的提出,及中宣部、教育部把每年9月份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决定,都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结合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谈点学习的体会。

  民族精神的特点在于历史的传承性。她是经几千年的历史“进化”而成的民族精髓,是具有任何外来文化不可替代的植根于民族土壤中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可谓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基因”,挖掘和汲取儒学中的精华,无论是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本文仅结合中小学道德建设略述一二。

  一、成人与成己

  儒学是一门人学,道德教化是其核心,培养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学会做人是其具体的内容。怎样做人?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己立”、“己达”与“成己”,将自身的修养与提高到了相当重要地位。但笔者在学习中体会到,儒学的精华之处不只是只强调如何认识自己,修练自身,完善品德,而在于将其放在如何与人共处人际关系的层面上来察看。因自身的修练只是孤立的、静止的,“己立”与“立人”,“己达”与“达人”,“成己”与“成人”相互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每个人都是以他人为参照物来确定自己的,“别人”是自己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只有擦亮(帮助)别人这面镜子的同时,才能看清(认识)自己,达到共同提高。

  “成人”与“成己”既是一种德育的目标,也是一种方法。特别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方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在“成人”中“成己”无疑是一种切实有效,可操作的好方法。

  “成人”的内容很多,我们要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在现在的未成年学生中,看不起贫困学生,相互摆阔、妒忌他人进步,有了复习资料保密不肯共享、推御责任于他人等现象很是严重。我们要通过教育与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如尊重他人就是自尊,宽容他人就是豁达,在规劝他人时先要自律,在帮助他人中精神得到愉悦和升华,有了快乐大家分享,有了困难共同分担等。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其他所有人发展的条件。”因而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程度都取决于直接或间接交往的所有人的发展水平。要让学生认识到“成人”就是“成己”,别人的成长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私德与公德

  过去的学者,有“私德”和“公德”之分,按现行说法大致相当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一般的学者都认为儒家思想是重私德而轻公德,笔者以为不然。因为道德本身是一个关系范畴,两者虽有区别,但更本质的则是联系。“道德”两字最通俗的解释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开了个体,群体也无从谈起,设想每个人的“私德”都很好,公德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如果一定要分清“私德”和“公德”,那么“私德”在儒家看来特指慎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家庭关系中的规范;“公德”则泛指仁爱、恻隐、诚信、正直等群体性的人际关系规范。梁君超先生在《论公德》中说:“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我,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可见两者都十分重要。如以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和未成年人的特点来看,愚以为“私德”的培养和实践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为何严重“缺失”,就在于缺失“具体”二字,以大而无当的说教替代了具体的行为规范操练。殊不见在小学生中喊似懂非懂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在初中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则退之“爱集体”,到了大学里更是花不少功夫要求搞好自己的寝室卫生,进行生活卫生教育。古人云:一室不除,何以除天下。所以,无论从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还是这群未成年人又都是独生子女的特点来看,从看得见,最具体的“私德”抓起显得尤为必要。

  有人主张家庭教育应把教育重点放在“尊师”上,学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孝亲”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这两种儒家道德规范一旦确立,便可互动,并逐渐演进和扩展,建立起完善的公德和私德。现在,有的学校将诵读《三字经》,引入教育,有了学校开展向长辈献一点孝心活动等,都是从“私德”抓起的可行办法,值得借鉴并积极探索。

  在“私德”中“慎独” (个体在没人知道,没有他人监督时的表现)尤为重要,我们常能见到学生在学校中搞卫生很积极,走出校门就乱扔乱丢,回到家里更是一事不做;老师在与不在是不同的表现;特别是现在上网,在没人知道的虚拟世界中更能检验“私德”的表现。抓好了“私德”教育,也便抓住了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基础。

  三、宏道与修道

  儒家思想中对“道”的重视可以说是到了极致。但一般人认为儒家对“道”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恢复“先生之道”上,更多的是关注伦理价值的澄清和礼教规范的制定。如在《大学》中就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三纲领”“八条目”道德修养体系,而对具体实践论述不够。笔者以为这倒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孔子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崇道、宏道,构建伦理和道德价值观念,也可谓是历史的必然,是时势使之也。即在当时先王已去,礼崩乐坏的“无道”社会中,人们之所以行为败坏,在于纲常混乱,社会伦理价值滑坡和不清晰,故要重建新的伦理价值道德体系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结合当今中国,也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打开国门,步入市场经济后,外来文化、观念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固有的规范和价值。在不少领域中,旧的观念,规范已经打破,但新的伦理尚未建立,在这种“失范”的情况下,我们同样也面临着重建伦理道德价值和规范的重大任务。所谓合格产品,是相对于已有的标准而言的。在旧的伦理中,从一而终的是好女子,但现在则不同了。若本“无道”,道德判断和痢疾价值不明,也就何以“循道”了。

  道德建设重在“建设”,是否“建设”起来,看其是否形成风气和风尚。不用强制,人们便会自觉地遵守,这是“德治”与“法治”的不同点。所以,我们要花大力气澄清不少道德规范,大力弘扬我们要“建设”的价值、观念、规范。如大至“天道”(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与“人道”(社会法则)的相互帮助,生态的自然保护与人类的发展生存。经济的唯利是图与伦理的无私奉献,小至追星与追美雄,中小学生染发是否可以,过洋节是否就是崇洋媚外等很多很多的伦理、价值、规范都需要重新“建设”。同时,我们要看到道德建设不只是理论家的事,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是相互促进的。没有伦理道德规范的“实践”是盲动的,反之,没有实践的伦理道德也仅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勇于实践,大胆实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四、明德与践行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后人一直将儒家这三方面视为理想人格实现的纲领。而要达到这些,儒家又认为主要途径在于“自明”。即要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别人是无法替代和帮助你“明”的。同时,儒家又十分明白,道德建设重在知行合一,故又十分强调力行实践。所谓的“内圣外王”,指的是道德修养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到“内圣”目标,社会实践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达到“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外王”有赖于“立功”。对中小学生道德建设而言,可将其引喻为道德认识和道德践行必须并重。只有认识而不践行,必然“孔子之言盈满天,孔子之道未见行”,成为空头道子家。故儒家认为,人本精神的高扬,道德素质的提高无一能离开投身现实的实践。????? 《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要求人们如天地运行一样,直面现实,知难而进,奋发进取,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改进社会。

  思想道德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知行合一,而对未成年人来说,侧要更强调在于实践,在于“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都会背,如果考试也会得个好分数,问题在于知行脱节,知行不一。在课堂中是出不了孔子的,孔子只有“东周列国”(实践)中才能延生。同样,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要在实践中才能养成。脱离实际、不重视实践,是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最大的弊病。

  怎样实践?要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认识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放手让他们去“践行”。有的学校提出“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就很切合未成年人的特点;有的学校让学生观看剖腹产的过程,以深切体会做母亲的艰辛,以培养孝心;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关爱残疾人,设计了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在蒙上眼睛、塞上耳朵,腿脚不灵中生活、学习,以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从而产生关爱和照顾之情等等。既是实践,必然会有起伏曲折,良莠齐至,跌跟头,呛水等在所难免,但正所谓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败得失都是财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哪个人不是在跌摔中学会走路的,道德建设也是如此。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