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关于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论文摘要:构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都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转变教育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认识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正确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德育各因素的系统化等,是构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大学;中小学;德育体系;衔接;构建
一、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并非是完全孤立、各自为政的,它们每个个体可以存在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相完善的组织和操作系统,但是这些要素之间却不能完全脱离开来,它们之间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的必然联系,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各个不同学间的相互衔接问题,将影响到我国德育整体效果的发挥,影响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顺完成。
基于对德育首要地位的正确认识,近年来学校育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各个教育单位能对育准确定位,在德育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和方法作上有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纵看,各个学段之间存在着结合不紧密、越位、缺位现象,德育目标模糊,缺乏层次性,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简单重复,不能突出教育的渐进性和系统性规律,严重脱离了德育对象身心发展的客观实际,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正常发挥。
如何正确解决当前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衔接不到位问题,实现学校德育的合理衔接,构建科学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是目前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
综观我国的德育实际,很容易发现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各阶段德育衔接性不强而人们普遍适应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普遍适应,导致人们在进行德育改革时,常常仅对德育体系做一些细枝末节的改革,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结果是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正视这一问题,摆正德育的位置,是当前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德育与其他几育的关系失调或游离不定
由于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倾向,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德育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人“冷宫”。从不同学段来看,小学阶段比较重视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意识和行为规律的养成教育,相对来说德育还占有一定地位。中学阶段,中学生求知欲较强,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有较为独立的思维特点,同时稳定性尚未发展完全,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意识和各种各样的思潮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他们进行道德理论的灌输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校园中刮着猛烈的中考和高考风”,因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并非包括在考察范围之内,所以被相当一部分同学信奉“高考(中考)不考的东西一概与我无关”。这就在小学和中学之间出现了德育的断层。大学阶段本来是巩固中学阶段的德育成果、强化德育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实际上却成了弥补中学德育缺失的替代阶段,强调的是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出现了德育过程中的倒置现象,而把德育理论、德育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工作推向了“社
会”这一复杂、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混杂的环境中,德育对象错过了道德培养的系统、有序的教育环境,必然结果是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
(二)大中小学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定位不清
晰,各个阶段目标间衔接性不强《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比较大中小学的具体德育目标,可以发现它们之间虽有逐步深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它们始终都是围绕“五爱”、“四有新人”、遵纪守法及规范行为等这些总体目标展开的,区分层次大多体现在程度上,对阶段性目标研究不够,有时又以总体目标掩盖或替代了阶段性目标,让人产生混沌不清的感觉。
(三)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基本雷同
如前所述,大中小学德育内容基本相同,差别仅仅体现在程度上。当然,这与德育自身的混沌性、复杂性有关。在德育途径与方法方面,我国学校德育途径范围固定、灵活性较差。比较常用的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各科教学、校内外活动、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等。在这些途径中,学校比较偏重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事实上,德育工作仅局限于这一狭小的范围内,而其他的各种带有实践性质的德育途径在不知不觉中被弃于九霄云外。尤其在各个不同学段之间,这种不相称和相互脱离显得尤为突出。在各科教学中,要么根本不去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要么强拉硬拽、牵强附会;在毕业的关键阶段,普遍存在着无缘无故地将校内外活动、班会、团队活动更换为文化课的现象;而大学阶段更是忽视班主任工作,有时甚至会忽略不计。学校德育方法陈旧,以道德规范和道德经验的灌输为主,凭老经验办事,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缺乏对方法的研究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实际操作,随意性较大,形式主义严重,缺乏德育衔接方法的实效性。‘
(四)德育管理自成一体,条块分割
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在德育方面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普通中小学德育大都是普通教育部门管理,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德育则属于职业教育部门管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又是由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管理,而这些管理部门各成体系,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彼此制约和管理对方的权力,因此各行其是、各自依照自己的制度管理所辖的德育系统,不可避免地导致各个学段之间德育的相互脱节甚至是相互矛盾,产生德育衔接性不强这一顽症。
三、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措施
“所谓学校德育的纵向衔接,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形成特点、规律,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使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相互照应,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从而实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德育的自然和科学的过渡,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德育素质。”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大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要求认识事物时要从普联系的观点出发,既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区别中把握联系,在联系中看区别。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看到小学、中学以及大的德育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明显的层次又有上下衔接,既是系统的发展,又有阶段性特。所以,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事物展的普遍性规律的必然要求。构建大中小学相衔的德育体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极为严重。在对待智与德关系的测试中,学生的智德认知与实际行动存在着明显的错位或倒置倾向,这与高考(中考)指挥棒”的独特指向作用密不可分。然学校也实施素质教育,但学生对“高考(中考)不考的东西一概与我无关”这一信条的绝对信奉依然热情不减,教育改革进人一种怪圈,面临尴尬境地。所以,树立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机制,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这种形势要求我们从上到下都要树立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的理念。
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必须有科学的德育观,摆正德育位置。有研究者把人(人才)分为四类: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也有学者提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性(德)和创造性(才),二者缺一不可,而且人民性(德)在对人才的定位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校所要培养的正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要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地去看,因而教育评价也应该以此为根本标准,改变以往教育评价标准的一维性,用多维的角度、立体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人才。表现在变革传统的考试制度,实现考评的多样化,适当地巧妙地增设有关道德素养的隐性评价形式。
(二)从德育大系统的角度认识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各个层次的教育系统还是躬身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要变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形成大德育观念,即德育场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场就是一个特定的德育氛围,是以理论为先导,以‘距离’为纽带,以改善道德认知、提高德性品质为目的,能够形成相互感应而不断趋于平衡的时空联系”德育工作要有立体思维。不能把德育工作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因为在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道德意识的因素,形成人的道德生活空间,即德育场。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一致,产生吸引德育对象向道德要求接近的力量,我们可以称之为“德育场力”。当然,“德育场力”诸因子的吸引力方向和强度不尽相同,可以大致将它们分为正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和负吸引子。“德育场力”的构成因素包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教师素养、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德育空间(以学校为依托、向家庭、社会延伸的开放系统)和德育时间等。这就要求我们整合与优化“德育场力”,采取强化正吸引子、争取辅助吸引子、孤立负吸引子的策略,做到空间上全方位、立体地开展德育工作,宏观上学校、家庭、社会在目标上统一要求,功能上协调互补,时空上衔接有序,并且建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时间上全过程德育,不光注重时间的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时间的质;显性德育方法和隐性德育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为先导,以学科渗透和文化熏陶为两翼”;优化德育环境,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做到“无意胜有意,无声胜有声,无教胜有教”,创设有益的德育氛围。
(三)正确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矛盾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明确指出:“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独特结构,阶段可以推迟或提前,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而且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所取代。”这是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往往难于正确处理德育活动与德育对象身心发
展、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德育衔接性不强的问题。“德育过程及德育过程之阶段衔接的环节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这些矛盾相互作用,构成了德育过程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了德育过程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其他事物的过程一样,德育过程也是一个由众多的矛盾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矛盾体系。”其中,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对德育全过程的发展变化起支配作用,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衔接问题根本源于此。
德育过程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不同学段要对德育对象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即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特点。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突出,因此小学阶段从思想品德意识和行为规律的养成教育人手,以树立典型为主要方式;中学生的求知欲较强,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显著提高,辩证思维获得明显发展,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可以向他们提出适当的道德理论要求,采
取启发式方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空前,思维能力基本成熟,所以强化理论知识、内化道德认知并将其外化于实际行动是大学阶段与德育对象相适应的德育目标。当然,不同学段德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并非整齐划一,这就需要体现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即使处于同一学段也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可见德育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
(四)逐步实现德育各因素的系统化
学生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不可跨越性决定了对德育活动的紧密衔接要求,因而正确处理德育活动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根本环节。
德育是一个有机系统,防止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使德育达到最优状态,是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逐步实现德育各因素的系统化尤为重要。要确立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利于考核的层次目标,形成由低到高、分步完成的教育目标体系;建立与教育目标体系相适应的层次清晰、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育内容体系;突破当前德育途径、方法千篇一律的状态,赋予德育途径、方法一定的新意和创新性,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方法,优化德育环境,充分体现教育活动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各部门要目标统一、协调一致、上下齐心、各负其责,共同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
总之,科学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不同学段各有侧重,既要衔接,又不至于重复;既立足于德育对象本身的因素,又充分利用外部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德育整体的实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