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还给孩子 让德育回归生活
把生活还给孩子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当前主要依据教材进行说教、灌输的德育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碰撞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已不能适应今天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使德育工作陷入低效的尴尬境地。实践证明,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一条走出当前德育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一条走出当前德育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受整个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也产生了诸多茫然和困惑,需要我们做出新的思考与选择。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碰撞焦点很大程度集中体现在应试的功利性与素质教育的人文性回归上。教学中,我们虽然竭力借助教材内容,深挖其中德育教育因素,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了系列德育教育,但却常常是习惯性地给教材生硬地乱贴一些“政治标签”,随意放大德育教育功效。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受特定的教学环境氛围感染,大都能受到感性的思想教育,接受并认同正确的道德准则,然而却没有被真正内化成现实的理性行为准则,在生活中往往出现诸多道德行为失范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双重人格。
课堂上,学生们在师者的引导下,能够尽情抒发他们对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可生活中他们却依然乱扔纸屑、随手丢弃垃圾……学完《珍惜时间》一课,学生都能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并且还能背诵出许多惜时的诗句来,并做出了自己的时间计划,而在具体的行动中,却总是被动懒散,表现出言行的不一致性;思品教学中,对那些道德两难判断问题,几乎100%的学生都能够做出准确无误的是非选择,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合理判断,甚至常常滑向错误一边;班务工作中,每每在教育犯错学生时,他们往往都能够知晓自己所犯“错误”与正确行为之间的差距,也深知“是”与“非”的界限,可“错误”却依然屡屡上演,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班队主题会上,我们经常组织学生模拟生活场景,围绕一定主题,对学生施行主题道德教育,学生也能情趣盎然地积极参加,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可一旦在生活中“恢复原形”后,他们的道德表现却往往不尽人意、显得无所适从。
为什么在学校、在课堂上是非观念泾渭分明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却判若两人呢?
问题的症结是多方面原因综合形成的,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却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造成学生生活智慧的枯萎贫乏,从而使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停留在应试的“知识性”与特定的“德育情景”层面上,忽视了学生在与现实生活碰撞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合拍,使我们的德育教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温水”,陷入低效的尴尬境地。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抓住并利用好这个关键时期,对小学生施以开放式的全面德育教育,对学生在小学阶段乃至一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重视儿童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让德育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孩子,是一条走出当前德育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近年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做了以下探索尝试,收到较好效果。
一、劳动体验。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城市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10-2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一次,为了调查学生零花钱状况,我突然很着急地对学生说:老师今天有很紧要的事情要办,可忘记带钱了,想问同学们借借……不到10分钟,我的讲桌上就凑集了全班50多名学生交上来的600多元钱,一时我都惊呆了。一次班上两位同学过生日,私下邀请同学参加生日聚会,但必须凑钱。于是五个同学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再加上从父母那偷来的钱,每人凑了近60元,采取“有福同享”方式,共同出入超市,进行集体消费。他们买了最昂贵的饮料喝,去了最好的小吃摊,尔后每人还买了一对工艺手链……事后,引发了我的深思: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完全明白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会讲出一番正确的道理来,可为什么在生活中又完全是另一种行为了呢?看来,批评、说教是苍白的,关键是学生还没有体验到钱是父母辛苦工作、劳动换来的,对货币的等量交换价值还没有切身体验。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二、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小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尚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太平山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语文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作用明显。
四、参与活动。学生都是有着独特个性品质的鲜活生命体,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大舞台里,亲历着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涩,分享着成长的快乐与艰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近年来,凡是有少先队“大队委竞选”、大型活动献辞、重大节日文艺表演、故事书画比赛、体育竞技、数奥作文竞赛等校内外活动,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指导训练他们,做好赛前准备,使一批学生脱颖而出,为班级、学校赢得了荣誉,锻炼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也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技能,使学生受益匪浅。由于每个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差异、个性特质的区别、学识水平的高低,造就了我班五十多名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因此,试图用一个模式标准塑造相同的学生、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人才,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教育标准,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所以,创造能够让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参加适合他们主动发展的活动机会,对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那种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的评价方式应该得到摒弃和改革。
五、搭建平台。现代教育学认为,“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教育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递,而在于被唤醒、激励。”因此,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并将之放大,学生将会得到道德鼓励,其内心成功、向上的体验便会成为前进道路上的“催化剂”,促其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人生之旅将会撒满自信的阳光。从班上长期坚持开展的一些旨在展示学生个人才华的系列活动中,我欣喜地品略到了学生鲜活的内心世界。在“我能行”手工艺作品展览中,你会恍若走进了现代与古典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商店里,为学生奇妙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所叹服;在每月一期的“手抄报”里,你不但会从图文并茂中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而且还会收获到不少新知趣事;“科技知识大擂台”前,往往让我这个担任最高裁决权的师者显得知识贫乏,一时竟不知谁是谁非;秋天的“树叶贴画”,自然绚丽,把教室的墙壁装扮成秋天的童话园地,唤起人对秋天的审美遐想;“诗歌擂台赛”上,抑扬顿挫,高潮迭起;“课本剧”表演,入情入境,扣人心弦;“新闻发布会”妙语连珠,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悉加留意,给学生一个创意、一个要求、一次机会、一点鼓励,就会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完全释放出来,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造活力。六、兴趣活动。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社会为成年人提供了各种兴趣活动场所,但适合孩子们活动的天地空间却极为狭小,限制了他们兴趣爱好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在我们这样落后的山区县,可供学生爱好兴趣进一步得到发展提高的场所和资源就更为有限。因此,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的同时,我还在班级组建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在大自然、在生活中开展兴趣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对兴趣发展多样性的迫切需要,也使学生潜能得到多渠道开发,有利于其心智的健康发展。如“生物小组”在教室建起生物角,养蚕、蝌蚪、小兔,育花植树,观察生命的历程,写生物小日记;“科技小组”经常在校内外交流科技知识,报告科技新动态,开展科技小制作;“美工制作小组”美化教室,及时为老师提供用于鼓励学生的精美“奖品”;“阅读小组”更像书迷“发烧友”,互相租借课外书(每本一天5分钱),美其名曰“书非租借不能读也”;“小豆豆”电脑工作室,能够熟练地帮助老师解决电脑操作中出现的许多故障问题、给老师制作简单的教学课件、检索教学所需资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潜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挖掘、怎样去激活这些有价值的“矿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手段能彻底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早日脱离出来;如果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能摒弃浮躁的“教育功利主义”思想,把培养“健全品德的人、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如果我们全社会都能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构筑起关爱的环境,那么今天,我们给学生的是一缕阳光;明天,我们将收获无数灿烂的太阳!
把生活还给孩子!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孩子的眼睛充满灵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