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注重课堂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1、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内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做一个小实验,取大、小两个试管,小的恰能套在大的里面,先在大试管中倒入半管水,然后把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再把它们倒过来。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掉下来,反而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小试管怎么不掉下来?”“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试管推进去了?”这们创设问题情景,达到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效果。
2、教师要以良好契机为切入点,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教学后,我就引入发生在海啸中的怪异现象,在印度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前,有几种深海鱼突然出现在海边,这些鱼胃翻出口外,眼睛突出眼眶,都已死亡。有个聪明女孩因为知道意味着令人胆颤的海啸就要来了,她就马上告诉海边人们,有危险,并带领人们迅速离开现场。正是这个女孩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才挽救了一大批人的生命。充分体现了知识是无价之宝。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学中,教学应运用科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科学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究自然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神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包装,隆重地介绍。如学习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后,向学生讲解水翼船的原理。当它高速航行时,水翼上缘的流速比下缘的流速大,上缘处的压强比下缘处的压强小,从而产生了一个升力,所以船体可以离开水面,因此船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使船速提高了,节约能源。通过这些新技术在生活实际应用实例的介绍,激发学生造福人类的思想观念,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原理和规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加以思考和总结得出的。充分发挥好实验的作用,不仅能使学生很直观地学习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由于受到器材、人数等因素的影响,又不能全部由学生亲自动手来。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变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只是教师操作,学生的旁观,没有直接参与,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大胆猜想,由学生代表按自己的设想动手完成实验。如:液体的压强实验,可以由学生自己带饮料瓶、气球、细线等,由学生自己来,证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底部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也可用镜子和一盆水做光的色散实验。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上做,也可在课下做,让学生分别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实验方法多样化,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如:在测量木块密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天平作为实验器材,也可以用天平、量筒、细铁丝、水作为实验器材这就要求学生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3、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应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设计实验、模型制作、专题讨论等,也可以开展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发明创造。例如:学习了电流的热效应后,可以让学生设计冬天穿的鞋子怎样保暖。学习了电动机后,让学生自制小型电风扇。
三、注重实验应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落脚点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的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实验或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为应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更加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是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注重实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持之以恒;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有利因素,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