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面临的时代挑战与使命
中学校长面临的时代挑战与使命
[摘要] 不同教育阶段有其不同的办学任务、不同的办学方式、不同的办学目标。中学校长的办学育人活动,必须体现出 “中学”这个特定教育阶段的规定性,满足中学教育的特定要求。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包括:在应对急剧变化中坚持超前思维;在抵御世俗压力中坚持理想追求;在超越现实局限中把握创造空间。
[关键词] 中学校长;时代使命;办学育人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其不同的办学任务、不同的办学方式、不同的办学目标承载着“造福社会”的使命。作为一位中学校长,实现其“造福社会”的具体方式,就是“办学育人”。而“办学育人”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总要反映出特定社会、特定时代的特定要求。于是,在校长“办学育人”的具体实践中,检验其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造福社会”,就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标准——能否满足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中学校长的办学育人活动,起码必须体现出来自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中学”这个教育阶段的规定性;二是“时代”这个社会背景的规定性。
一、中学教育的性质与特征
中学于大学之前、小学之后,中学校长的办学育人活动,必须体现出 “中学”这个特定教育阶段的规定性,满足中学教育的特定要求。那么,对一位中学校长来说,该如何把握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大学教育间不同的性质与特征呢?我们尝试从人才培养的工作流程、人的潜能开发、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以及实施终身教育等方面来探讨一下中学教育的性质和特征问题。
(一)从人的潜能开发的角度来看
中学阶段,属于人的潜能开发中的初期挖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既可能是对前期——小学阶段潜能开发的延续和完善,也可能是一种调整和修正,而更重要的是为后期开发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强调,中学阶段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必须引入“环保意识”,任何以超负荷、非理性、反科学的手段进行的所谓“开发”,都是以直接影响和破坏学生后期发展为代价而进行的“掠夺性开发”,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不人道、不道德的可耻行为。
(二)从人的自我意识形成的角度来看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自我意识的重要时期。能否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取决于学生能否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形成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同。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成功”的品质看作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的重要“基因”。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成熟性,为其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智力技能的培养,为其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和条件;而激活和生成勇于追求成功的品质,则为其良好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强调,无论是着眼于教育的基础性,还是着眼于人才的优质性和潜能开发的“生态保护性”,都要集中到培养学生具有追求成功这种基本素质之上。
(三)从实施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
中学教育阶段,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所有目标、各项标准的设计和制定,各种课程的设置和工作准则,都不能“拔苗助长”而偏离“基础教育”的轨道,都要立足于“基础性”的要求。这种“基础性”,并非仅仅是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认知基础,而是指向于能够承托起人的长远发展、能够支持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品质的培养。这些品质包括旺盛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等。
要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就必须具备一支可持续胜任的教师队伍,提供可持续提升的教育。这就是我们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奋斗目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
二、中学校长面对的挑战
当今时代,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所谓“机遇”,是校长们在办学过程中拥有比较充分的办学资源以及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个体创造性的开阔平台;所谓“挑战”,是在校长们专心致志办学育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新问题,这需要校长们做出勇敢甚至是痛苦的选择。
(一)挑战来自于改革时代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至今,我国的社会改革在不断深入进行。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先后出现了多项重大改革,原有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被冲击,从教育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到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革。变革不断冲击着校长们的思想观念,调整着校长们的办学行为,需要校长们富有思想活力,敢于自我超越,善于自觉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以主动适应改革时代的要求。
然而,上述一系列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否定之否定”现象,以及所蕴含的颠覆性意义,构成了一种不确定性,令人眼花缭乱,令校长们生出种种困惑:到底谁是谁非?到底该何去何从?参照系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校长们的自信心;自信心的缺失,影响了校长们的改革热情;改革热情的下降,必然削弱了主动参与的精神。如何超越这些不确定性的局限,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这是对校长们的严峻挑战。
(二)挑战来自于因重视而异化出来的非理性状态
教育得到社会全方位的重视,确实是民族之大幸,国家之大幸。然而,一旦这些重视失去了理性的制约而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本来是大幸之事便有可能异化为大不幸。
政府、家长、社会舆论对于教育的重视对学校来讲是一柄双刃剑。比如,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当政府官员不断强化自身的教育意识、更加自觉地对教育采取主动介入的行为时,如果他们不懂得尊重教育的规律,这些重视和介入很可能衍化为灾难:追求任期内政绩的心理,会提出对教育发展急功近利的要求;“官本位”意识,会使他们对学校教育、对校长们的办学行为横加干预。这样,一旦教育被异化为换取政绩的筹码,学校很可能就被“长官意志”所摆布。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该如何坚持自己的职业良知?当非理性现象构成沉重的压迫时,当校长们的专业权威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伤害时,如何保证自己的办学行为不至于在重重压力下导致变形和扭曲,这难道不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三、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
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阐述。本文论及的仅是中学校长们在面对改革时代出现的种种严峻挑战时所应有的自觉承担。
(一)在应对急剧变化中坚持超前思维
教育,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学校教育是社会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善其身”,也不可能无视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而“自行其是”。尤其是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处于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之中,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中,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自觉体现时代特征,在应对社会的急剧变化时坚持超前思维,才能掌握学校发展的主动权。
我们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并从4个方面建构起我们的治校方略:一是敏锐感应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学校的定位;二是自觉形成办学理念,构建新型办学模式;三是建立科学的操作系统和合理的运行机制;四是准确把握自身角色的行为特征。
在我们面对着改革时代所特有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时,我们的思维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性的品质,才能把握住未来发展态势,从容而充满自信地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情景。(二)在抵御世俗压力中坚持理想追求
当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时,这种非理性状态便会对我们的办学构成一种世俗压力。要保证我们的办学行为不至于因为这些世俗压力而发生变形和扭曲,就需要校长具有一种抵御世俗压力的勇气、应对这些压力的谋略、摆脱这些压力的能力。而一切勇气、谋略和能力,都是产生于我们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当很多学校迫于世俗压力而不得不全身心应对“升学率”以及各种统计数据和教学评价指标时,我们华南师大附中始终坚持对育人的高品位追求。我们明确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口号,按“高素质”的标准设定我们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我们追求的理想是培养“华附人”政治上的先进性、思想上的活跃性、道德上的高尚性和学业上的优秀性。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追求的理想是建设具有敬业精神、改革意识、科学态度、专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与高素质的学生互动发展,形成一种“双向育人”的良性循环效应,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丰厚的基础。
当人们为了应对世俗压力而不得不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候,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对学生和社会真正负责的态度,从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发展需要出发,从着眼于学生可得到良好及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制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方略,我们从6个方面提出了培养规格: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素质全面;能力多样;人格健全;适应性强。从8个方面对毕业生提出了要求:怀有一颗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红心,并养成一套良好的做人规范;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能写一手端庄的毛笔字和硬笔字;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学有所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一门体育运动的技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掌握一项乐器演奏技能,并有良好的审美修养;练就一手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练就一项劳动生活技能,具有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三)在超越现实局限中把握创造空间
理想与现实,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个可以沟通二者并使之过渡连接起来的区间,这就是创造空间。在这个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在理想的完美性与现实的可行性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把二者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对现实局限的超越。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华南师大附中就认识到:国家的规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性课程设置等,只是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而无法满足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特殊要求。对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目标的理想而言,当时具有国家规定性和统一性要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显然是不够的。从那时起,华南师大附中就开始开发适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基本形成了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可供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已有近百种,必修课与选修课互为补充。
作为在1978年便首批恢复身份的重点学校,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期,华南师大附中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重点学校向何处去?作为一所老牌的“重点中学”,华南师大附中曾经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眷顾,在“重点中学政策”的保护和保障下,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国内外的“名牌学校”。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自觉地从历史优越性中超越出来,在构建自身优质品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增长,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增长,教育资源的配置必将会走向“均衡化”的发展方向。昔日用国家财政重点扶持发展的优势,将会随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而逐渐消失。那么,学校日后的发展将如何保持自身的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依靠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厚待遇而形成的发展优势,又将如何反馈社会,将自身的优质资源让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分享呢?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我们制定了“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工程”的3大发展策略:
一是“内涵优化发展策略”。通过优化管理系统、优化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模式,不但继续保持作为一所“重点中学”所具有的升学优势,而且在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方面要创造出新优势。
二是“集团化发展策略”。通过参与“民办学校”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发展,与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兄弟学校建立“协作体”的合作关系,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到更广大的区域中。如果说,政府以往对“重点学校”的扶持是一种前期投资的话,那么,今天“重点学校”的“集团化”发展,则是把政府前期投资打造的优质品牌,转化为更大的效益,回馈社会。
三是“国际化发展策略”。通过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先进发展水平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关系,建立校际联盟;通过组织队伍参加各类重大的国际竞赛、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建立“国际部”,与国际教育机构(集团)联合办学。上述多种形式体现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表达了我们这样一种理想:在“重点学校”的“二次创业”中,我们要明确树立起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意识,主动承担起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的时代责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