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正文

值得记住和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2 12:13:24阅读:
字号:|

  值得记住和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文化校园,打造和谐学校,不但需要热情和决心,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蕰。而文化底蕰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审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常识,既可以积淀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蕰,传于学生,还可以丰富其文化知识和提高其文化素养。这是眼下学校功能的一大责任。看看我们的周围,逐渐丧失的传统文化令人担忧,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却在不经意间渐渐丢失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文雅的、谦和的、感恩的、孝道的、侠义的、修己的、责任的等等已渐不存在,代而取之的是粗俗的、蛮横的、自大的、浮燥的、功利的、自私的、放任的等等却粉墨登场。所以,为人师者,非常有必要在积淀自己文化底蕰的同时,去当一个真正的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一、忠孝仁义信礼智勇

  而今,走在大街上几乎再也见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了。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似乎忘却了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健康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规范。但时下我们因热衷嫁接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然而,今天的个人奋斗,名利追逐,自由放任,价值实现似乎比道德更重要,现在的孩子们也好像还有好多比道德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二、仁侠之气匹夫有责

  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中已很少有仁侠之味了,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自己好不能要别人好,自己不行嫉妒别人行等等。至于说匹夫有责,那就更难见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更谈何为家庭、对族人负责?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风气负责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已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个年代更像是一句空谈。

  三、诗词曲赋琴棋书画

  说来惭愧,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的儿子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接触一点古典诗词之美,真是浅薄了。我花了一些时间去查了全唐诗,较权威的统计数是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的诗有900多首,陆游的诗有9000多首,而这只不过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雾水。可是我们直到中学毕业背的也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至于琴棋书画,要么学琴必为考级,下棋只为成为古力之二,读书则只为分数和升学,画画也就为今后找个饭碗掌握一门谋生的手艺而已。

  四、四书五经文史典故

  现今有多少人能知道“四书五经、文史典故”?孩子们对以“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多是一头雾水。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功利使我们的孩子们连一点儒家思想的痕迹都没有。

  1、《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gu)《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3、《二十四史》:汉.司马迁《史记》,汉.班固《汉书》,范晔、司马彪《后汉书》,晋.陈寿《裴注三国志》,唐.房玄龄《晋书》,南宋梁.沈约《宋书》,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唐.姚思廉《梁书》、《陈书》,北齐.魏收《魏书》,唐.李百药《北齐书》,唐.令狐德棻(fen)《周书》,唐.魏征等《隋书》,唐.李延寿《南史》、《北史》,后晋.沈昫(xu)《旧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元.脱脱等《宋史》、《辽史》、《金史》,明.宋濂等《元史》,清.张廷玉等《明史》。

  4、《四大名着》:《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7、“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8、“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9、元代四大戏曲: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

  10、“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

  五、传统常识

  1、《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4、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垂髫(tiao):幼年儿童。(又称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ji):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指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年:一百岁。

  5、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si)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xu)狗、亥猪。

  6、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法就是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1)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2)天干和地支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

  (3)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7、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人日:正月初七。上元:正月十五。社日:春分前后,祭祀农事。寒食:清明前二日,禁火三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吴子胥)。端午:五月初五,吃棕子,划龙舟(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冬至: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驱病。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

  8、考试:

  中国古代的考试起源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但对我们来说,那只是形式的改变而已,时至今天,我们孩子们的一切都还得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打转儿。

  (1)、考试等级(从低级到高级)

  院试:县级考试,考上为生员,即秀才。(又叫童试)

  乡试:省级考试,生员参考,考上为举人(又叫独闱)

  会试:国家级考试,举人参考,考上为贡士(又叫春闱)

  殿试:国家级考试,贡士参考,皇帝主考,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和孕育了多少民族骄傲。沧海桑田,世代轮回,不应该成为我们丢掉传统文化的借口,那些优秀的和精华的东西还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上一篇: 作为游戏的教育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