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师德 -> 正文

要想学生善学,师必须善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7:59阅读:
字号:|

现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掀起了“减负”热潮,确实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孩子们的书包变轻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多了,舞蹈、美术、音乐、体育等兴趣小组吸引了不少同学,校园也由此生动活泼起来……然而有的教师却在疑惑:现在学生的作业量少了,课余时间不进行补习了,考试的难度也略微降低了,这样下去,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能扎实吗?更何况“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不牢固,何能攀登科学高峰?我想,“减负”的真正目的在于,在保证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既要学得牢固,又要学得轻松,并争取做到“减负增效”。想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让学生善学,师不善教是不行的。

“德国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很难想象一个素质低下的教师能造成就出什么优秀人才。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因循守旧,重轻验轻科学,重传统轻创新,让学生上课时觉得索然无味,有一种把知识勉强下咽的感觉,最终教学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有的教师则大胆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彻底改革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浓厚兴趣与热情。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引人入胜的情景中、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很流行一种说法:“新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有人也曾作过这样的一个比喻:“送人一条鱼,只够他吃一顿;而教他学会钓鱼,则够他吃一辈子。”可见,师若善教,则主要应体现在教学生学会学习上。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填鸭子”式的教学,只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只管机械灌注,不看学科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抹煞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不能反映教学的本质规律,当然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现代教学则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能力的培养。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不仅学懂、学会,而且会学。所谓会学,就是学生掌握了系统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获得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态作诱发物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对枯燥的知识通过旁征博引 ,以清晰的解释和其它科学领域的例子来吸引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以使他们活跃思路,丰富想象;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寻找结论,探索发现;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介绍问题的背景和要达到的要求,让学生探索讨论;掌握重点,抓住典型的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此外,还应给学生各种机会从事小组活动,通过广泛阅读、口头练习、探索和实验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所学知识。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实际上是处在知识和学生的中介位置上。一个只会教书不懂育人的教师不是一位好教师,所以教师除了善于传授知识外,还必须善于教人。

在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到: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这一件事让我的感触很深。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个世上,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权体验一个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体验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的生命意义。而有的教师甚而家长却从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在不清楚他们的实际情况下不断地给他们在心理上加压……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往往造成了子女心理的扭曲,甚至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学生在学校、家庭的“两面夹攻”下,在这么沉重的心理压力下,他们能快乐地学习吗?这种被动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厌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教师要真正做到善于教人,就应该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应转变“成绩好才是优秀生”的错误观念。每一个人都各有各的长处,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就没有他的闪光点。如有的差生可能在体育方面成绩突出,有的可能歌唱得好、画画比较好,有的可能乐于肋人-----教师应为学生确立多方面的目标项目,扩大对学生的评价范围。其次,充分了解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创设不同但适合于他们的水平的目标,使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与勇气。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热爱学生,能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风细雨般的关怀,还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感激和信任,从而促使学生自觉、愉快地接受教育。师生之间互尊互敬、平等交流,同时能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每个“细胞”的活动,有的放矣   地进行工作,并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