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二、 树立新型的全面人才观—时代的呼唤
美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谆谆地告诫我们:“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不言而喻,只要育人得法,说教得体,学生均能成长为不同领域的建设性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树立全面的新型的人才理念。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道理即于此。我们不因部分学生成绩优异,可能成为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骄骄者而倍加厚爱和关注,也不因部分学生升学远望,有可能成其它行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遗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既要培养优生,也要注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说教,让其个性健康地自由延伸,充分挖掘其创造性潜力,从而有效塑造差生“虽然我在学业上没有多大的造诣,但在其它行业一定能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众所周知,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学生只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刻苦拼搏,坚持不懈地奋斗,一定能成为某行业的专门人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牢固树立“人人可成材,生生都有有为”的全面人才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抱有希望和期盼,从而让学生深深感悟老师的期望,感知老师的
亲和,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站学生积极化作内动力,激发潜在的成才欲望。
三、 爱心永驻—永恒的主旋律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是育人者的宗旨。教育工作者只有洋溢着全身的爱,学生才会以爱回报,才会有授教育者爱的丰硕收获。任何一个教育群体始终存在着相对而言的优劣之分,先进与落后。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二者在智力上相差甚微,仅仅是心理素质有差异罢了。循规蹈矩,遵章守纪,言听计从,顺从的小绵羊教师自然心里喜欢,而违纪违规,爱出风头,不听师训,时常反复,个性倔强的学生,若教师动辄大加指责呵斥,方法简单粗暴,实则不该。而应寻找他们违纪犯规的的根源:是家庭经济原因、父母离异、社会不良习气的侵袭,还是自身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在了解学生真相的基础上,本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地作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消除心理障碍和阴影,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困境,使之感悟教师的可亲和可信任,真正体验教师真诚的爱,把老师当成是倾吐心声的好朋友,有“苦”可以“诉”,有“冤”可以“伸”,有“难”人“帮”,有如在大海漂泊的航船可以找到停留的港湾。因此学生对教师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从而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和转化
工作。显然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的师生情谊,最容易荡漾起学生对教师的无比厚爱和倦恋,从而可以使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大大地提高。为此班主任教师则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整个班集体的深层次的发展,成为科学的决策者和最高的指挥中心,有效保证班集体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朝着民主、和谐、健康的方向阔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