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劳技 -> 正文

坚持劳动技术教育是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作者:全杰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5-12-1 19:27:53阅读:
字号:|
    当前农村初中最大的弊端,就是被卷进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漩窝,甚至不能自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爱农 ,逃避劳动,千方百计跳“农门”。据一所农村中学调查: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85%报考中专,中等成绩以下的 学生有78%报考普高,报考职高的学生只占总数的11%;在职业选择的问卷上,学生在“想当一代新农民”一栏 作答的只占2.8%;在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问卷上,对劳技课感兴趣的只占7.3%。在对回乡毕业生为农服务的追 踪调查中,发现有74%的学生不适应(主要是思想素质、劳动技能和知识结构不适应)。从目前中学生表现的弱 点来看,多数缺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品质;在部分学生中,高消费、讲排场、乱花钱、贪图享 受、厌恶劳动的现象相当严重。由此,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农村初中教育究竟如何改革突破口在哪里?我 们的回答是:必须坚持劳动技术教育。
    一、坚持劳动技术教育,顺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农村初中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农村初中必须从 “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 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 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 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前一些学校和大 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一些学生好逸恶劳、不珍惜劳动成果、贪图享受、只讲求物质利益、 不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等等。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如果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妨碍社会生 产力的提高,而且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会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滋长起来,教育为社会主 义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乃至今后的生产劳动不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 者也不再只是会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需要掌握现代 化的生产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操作。也就是说, 当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含义应该包括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 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注入新的内容。 学校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所起的作用 是一种综合育人效应,其内容应包括:
    1.思想教育。在劳动实践过程和劳技课的教学中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 ,增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守纪律、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珍 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激励学生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美好的家乡和美好的未来。
    2.科技教育。在劳技课的教学和科学试验活动中,激发和训练学生学习科学、钻研技术的兴趣和动脑、动 手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方法和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保养、维修常 用生产工具和简单机械,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3.审美教育。当学生在各种劳动技术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一些生产问题 时,或者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完成某些科学试验时,他们就会体验到劳动带来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可以说劳动技术教育是与审美教育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劳动、科学试验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
    4.职业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教育。在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最基础 、最一般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使他们获得尽可能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一技之长。
    在德、智、体、美、劳各育中,分别蕴含着各自的内容,并且彼此能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如果单纯抓 某一育,某一育也是上不去的。在五育中,如果学校不进行劳动技术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就是不完全或不完整 的教育。同时,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教育,而且是与其他几育联系最紧密、蕴含内容最多的 一种教育,因此在学校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亦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通过劳动技术教育,既能 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文化知识,掌握生产技术,具有一技之长,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既能锻炼和提高学生 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美德和审美能力。所以说,坚持劳动技术教育是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 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n bsp;   二、坚持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含劳技课的教学)仍然相当薄弱,其主要原因:一是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特别是劳技课的教学,面临很多问题,如:教材问题,基地问题,师资问题等等。二是学校领导对劳动技术教 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一些人认为,劳技课开不开关系不大,不会妨碍学生升学, 不会影响学校的声誉,而升学率却极为重要,不抓不得了。这就是当前农村初中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特别是轻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源所在。
    “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升学为唯一目的,把升学率看作是学校的命根,一切都为它服务 ,甚至不择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校教育偏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扼杀学校及师生的生机和活力,因而“应试教育”是阻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因素。素质教育以育人 为目的,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视为学校的生命力。这种教育必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 生,一切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以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准则 ,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从加强劳动技术 教育入手,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此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有的学校对劳 动技术教育所产生的效果概括为“以劳增知,以劳陶情,以劳育德,以劳炼体,以劳促美”。由于劳技课的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以其他学科所授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劳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 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因其灵活运用了上述知识,又能巩固和深化其他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那种认为劳动技 术教育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本不能得兼乃至相互对立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正因为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综合 育人教育,因此必须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摆正劳动技术教育的位置,充分发挥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实现整体培养目标。
    三、坚持劳动技术教育,促使学校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这些年来,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有时甚至走上了极端。在“文革”中,学校大搞“ 开门办学”,以劳代学。恢复高考制度后,又曾一度把劳动教育搁置一边,一些学校取消了劳动课,出现了只 读书不劳动的现象。近些时候,国家教 委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要求 学校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才提到学 校的重要位置上来,劳技课才得以广泛地开设。现在在中学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或劳技课)体现了时代精神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劳动技术教育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其道理不言而喻,关键是如何坚持 劳动技术教育。
    我县柳林叉乡中学在这方面摸索了经验,取得了成效。他们确定了学校整体改革的目标是“全面发展,为 农服务”,提出了“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劳动技术教育为突破口”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校整个工 作的指导思想和采取措施的依据。他们在劳动技术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把劳动技术教育与科学试验结合起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把劳技课的内容分年级进行安排,并 确定相应的科学试验项目,改变了过去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试验脱节的倾向,给农村初中教育注入了新 的活力。
    2.把科学试验与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根据当地一些阴浸田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且产量不高的情况 ,为了保证农民增产 增收,他们进行了耐寒早熟高产的“湘研一号”、“湘研五号”杂交辣椒新品种的试验和 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
    3.把学校的基地试验与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外结合,不仅扩充了学校的实验基地,而且 将学校试验的成果辐射到农村千家万户,发挥了学校科学试验的示范作用;同时使学生科学试验的项目与发展 自己家的庭院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科学试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收益,从而增强了学生搞好科研 活动的责任感。在这里,已形成一种学生促家庭、家庭促社会、社会促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4.把劳动生产与劳动育人结合起来。该校的做法不仅使学生学的知识记得牢、学得活、用得上,更主要的 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了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好 思想和好作风。
    5.把走出去现场考察与请进来现身说法结合起来。一方面结合劳技课的教学,带领学生到运用科技致富搞 得好的乡村去实地考察,学习他们进行生产经营和依靠科技致富的经验。通过这样的考察,学生能写出真实而 又生动的调查报告。另一方面,把农村既有科学技术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户(有的是校友)请 到学校来, 进行现身说法。学生听了倍感真实、信服,从而激发了他们运用科技致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该校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劳动技术教育,就能促使“应试教育”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就 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守纪律、懂技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