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35阅读:
字号:|

  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关注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倡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矫正。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从正面而不是从负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提倡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疾病的矫正。其目的在于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开发和培养人们优秀的内在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们获得良好的生活,从而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跳出病理框架,面向当代社会生活,动态剖析心理过程,解读人类幸福,能真正实现心理学的全部使命。

  二、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积极心理学以幸福为中心,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人类可以通过激发自身的积极力量、挖掘和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来实现人格的完善,从而获得属于自身的幸福、快乐以及有意义的人生。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进取的价值观,主要表现为进取价值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三、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转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传统认识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精神疾病。显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消极(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变态等)层面,而应着眼于积极的发展层面。因此,持有积极、进取价值观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的心理健康及其自身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具有的积极的情感积累而不仅仅是问题的消除。他们能够主动地增强自身的积极力量或挖掘与开发自身的积极品质来实现问题的消解以及对健康心理的维护。

  2.引导个体用“积极”代替“消极”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具有积极作用;提倡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摒弃原有的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关注自己和他人的积极面,能够激发学生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用“积极”取代“消极”,从而有效促进其主体积极人格的发展。

  3.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压力应对方式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因素。对任何个体来说,来自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否以乐观、积极的情绪面对压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如果能够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付,就能够释放压力,消除内心的紧张;反之,则会造成焦虑与紧张。也就是说,持有积极价值观的个体,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情绪来缓解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心理紧张,同时主动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从而保持肌体的健康与活力。

  4.有效改善学生的行为方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更全面、更准确,并因此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并在体验积极情绪的过程中构建和维持新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改变他们之前的观念以及行为习惯。

  5.有效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积极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消极事件,并促使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快速和有效地从挫折经历中恢复,从而增加积极情感并抑制消极情感,防止降低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特定时期内所体验的正向情绪(如快乐等)比负向情绪(如痛苦等)越多,那么他就越感到幸福。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正向情感,努力降低负向情感,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会不断提高,从而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

  四、获取积极的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

  1.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它能够消除消极情绪对身心造成的影响,提高个体应对和缓解压力的能力,使人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对生活满意、对生活充满希望并感受到幸福。很多时候,个体之所以会产生各种问题,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没有深刻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因此,个体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增进积极体验。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通过语言暗示、音乐冥想疗法、激励性标语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尊、自强,最终提高获得幸福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赛里格曼等积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睿智、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6种美德及其相应的人格力量如创造力、诚实、善良、宽容、感恩、希望等24种人格特质都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这些人格特质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进而拥有这些积极品质,不但可以消除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内心紧张和缓解个体的内心痛苦,提高个体的学习生活满意度,还可以使个体成为一个真正可以把握幸福的人。

  3.建设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

  我国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人们在评判自己是否快乐或评估生活是否幸福时,往往会更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价值取向,因此,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显得极为重要。造就积极的社会环境系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积极心理成长的育人环境。一是学校要努力营造环境优美、氛围宽松的育人环境,让校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使师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唤起积极的行为。二是家庭、社区要更多地从幸福、快乐、希望、爱、乐观、勇气等积极层面去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并树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鼓励他们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变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7.

  [3]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8.

上一篇: 秦殿龙老师说心理与心理健康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