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51阅读:
字号:|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我始终在想:做为班主任,我陪伴我的学生走过了他们人生非常重要的三年。我的言行,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每一次,看着一批批学生进来,看着一批批学生毕业离去,我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呢?我的德育工作是那么深入人心吗?对他们的人生有益处吗?我和他们小心翼翼地相处着,希望能帮助着他们。

  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早晨,最后一个晃进教室,上课时,总看见他趴在座位上睡觉,成绩,始终在后面。我和他谈了很多次,知道他的家庭环境不好,母亲下岗,父亲脾气不好,家里教育方式比较简单,多是打骂,我和其父母交流了多次,见效不大。有一天,他又作业不交,上课睡觉,情绪异常。"老毛病又犯了"。我心里嘀咕着,回到办公室,拨通了学生家里的电话。"他昨天晚上没回家,我们找不到他,老师,怎么办呀?"电话里,家长非常着急。我心里一惊,这种事他以前从没发生过。我去找了这个同学的几个好朋友,了解了一些情况。他在茶坊里做作业、过夜。"今夭能来上学,他还好教育。"我心里有底了。 中午,我请他到办公室来,他的情绪仍很抵触,坚决不肯回家。这种情况下,我和其家长商量,与其让他流落到外面,不如让他暂住在奶奶家,他总算同意了。在他稳定下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和他谈父母亲情,谈家庭,谈子女的责任,和他的父母商谈子女的教育方法。一天一天,我感觉到他的心情好了,情绪稳定了。家长会时,他的父亲告诉我:"老师,很谢谢你。你在教我们孩子做人"。虽然我知道我做得还不多,然而,听到家长这样说,我很高兴。我想:这不正是我德育工作的意义吗 ?

  从此,我也知道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非常重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 通过十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教育方法:在对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方面的 "二不";班集体建设管理方面的 "三化"、"四法"等,简述如下:

  "二不":

  1. 不请家长

  以往那种教师请家长"受训",家长回家打孩子,孩子反过来恨老师的恶性循环教育是起不到良好教育作用,相反,只能在学生心中留下"老师无能"的印象。为此,我努力做到:除特殊情况以外,一般的错误,不把家长请到学校。只是把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见,用书面形式或电话通知家长,并提出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的合理方法,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学生犯错误一般是写说明书或心理个案。说明书基本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3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心理个案包括五部分内容:行为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原因、矫治方法、多长时间。

  2. 家长会不点名批评学生

  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人,只是谈现象,提醒家长注意,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甚至在会上发奖给学生,由家长代领。几乎每人都以不同名目得奖,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让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充满阳光。

  "三化":

  让集体成为学生心中的乐园。有一种无形的内聚力,使学生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对学习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不良思潮的排斥,使学校生活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我组织一些有意义活动,并注意使活动达到集体化、教育化、全面化。

  l. 活动集体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学生都不失学习、娱乐 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尽量做到使全班学生均能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使全班同学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体主义情感大大增强。制定了班级人际关系原则:团结、守纪、理解、互助。

  2. 活动教育化

  组织活动要做到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达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从而启发学生有理想有目标地勤奋学习。比如:新生入学进行"迈好中学第一步"的教育争做合格中学生;《你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美好》的集体主义教育;学雷锋活动月;举行《奉献精神需要吗 ? 》主题辩论会。

  3. 活动全面化

  在组织活动中,注意力求全面。诗歌、小品表演、歌唱、体育等,它是陶冶情操、锻炼体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和耐挫力,使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稳定、持续地积极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

  "四法":

  在班集体建设科学化管理方面,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方面,我采用了联系传递法、能力集中法、比较激励法、协调配合法等行之有效的良好方法,从而收到教育管理上的较好效果。

  1. 联系传递法

  是指建立"学生家校联系表"、"课堂听课记录卡",成立家长委员会, 助联系家长、学校的工作,经常性的书信联系、电话交流等,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设立家校联系表,是为了使家长能在每周内了解到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思想品德、学习纪律、文体卫生、出勤、测验、作业等情况,这个表起到了学校与家庭两结合教育的良好作用。

  2. 能力集中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认识自我的能力,加强班集体的建设,我在班里建立了班干值周制、每日班长制、卫生监督员、教室财产管理员,每日班长记录当天各方面的情况,并作总结,提出建议。每日值日生实行优化组合的方式。

  3. 协调配合法

  这里指班里的科代表、组长,协调配合科任老师做好教学工作,起到好助手的作用,帮助提醒并检查作业,转达同学的问题和老师的要求,达到协调配合的目的

  4. 比较激励法

  为了使老师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开展评比、竞赛,一周一次,学习、纪律、操行、出勤、文体、做好事等方面,组与组之间、 人与人之间都可以评比,使学生感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稍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形成人人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局面。民主、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使学生感到安全、愉快、生活学习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气。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容易忽视心理健康对 学习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个同学说:"没完没了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整天应付作业,没有快乐。"这是典型的对学习压力不适应而产生的抑郁心理。如不加以疏导,必定会影响学习。

  自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精神垮了一切就完了。高三毕业就要注重自信心与考试心理辅导。今年高考有许多考生,在谈到考试心理对考试影响时写道:"考试心理对考试的影响的确很大,它就象一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金钥匙,掌握着考试的成败。"

  因此,把培养心理素质作为"突破口"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不同时期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障碍,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可以是集体讲座方式也可以是个别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学习心理、人格心理和考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学习成绩。

  影响班级心理环境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但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班主任,是制约班级心理环境的决定因素。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除了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外,他的观念、品格以及心理素质等,都会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老师。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竞争的社会,这也给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方面,教师不仅需要"言传",还要注意"身教",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塑造完美的人格:①科学地认识"我是谁"。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教师,虽然比中学生要成熟得多,但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心理需求、在情感行为等方面,也有与未成年人相似的地方,学会正确、科学地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以及自己潜在的能量,使心态达到最佳状态,从而为完成"育人"的任务而忘我奉献。②科学地控制自我的心理活动。科学地控制自我的心理活动,学会从烦燥与苦闷等各种不良情绪状态中摆脱出来,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中,以最完美的人格形象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班主任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民主的领导,才有利于良好班级心理环境的形成,而良好班级心理环境,是一种影响深刻、力量强大的无形的教育大量,是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一篇: 中等专业学生心理特征分析与因材...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