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心理挫折教育浅探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52阅读:
字号:|

  心理挫折教育浅探(上)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无数教育实践向我们证明了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其他一切素质本身隶属于人的个性心理范畴,人的言行实际上就是其心理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外在表现。人的心理素质作为整个精神生活的基础,广泛渗透到人的一切行动中,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人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无疑是素质教育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心理挫折教育则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所谓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的阻碍,因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俗语说“人生逆境十有八九”,也就是说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总指向一定的目标,但由于客观方面的条件有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人的活动目标有可能顺利达到,也可能受到阻碍,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这必然会使人感到心理倍受挫折,沮丧失意。心理挫折不一定都会招致心理不健康,但若不能正确处理对待,使其激化或长期持续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发生心理疾病。就中学生而言,不顺意的事也常有发生,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老师不理解,同学交往不顺利;自己的理想与现实难以吻合等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受挫。

  造成青少年心理挫折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但最主要原因还在于主观上的心理动机冲突。与人的相对平稳的心理活动时期相比,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的心理更激烈动荡,这一时期是他们人生情感体验非常丰富又易于变化的“危机期”。进入中学,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随着生理发育而逐渐出现,从而导致一系列心理冲突:青春期的如约而至使他们产生神秘的骚动,他们为之好奇、困惑、渴望、害怕;他们渴望倾诉,但性教育的滞后使他们“羞于启齿”;随着抽象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喜欢自作主张,渴望被人尊重理解,与人平等交流,但由于思维、判断力还不成熟,往往容易偏激、固执,因而他们的想法、意见总得不到老师家长的理解、尊重;这一时期,还由于自我意识发展,他们开始关心审视自己,但因自身认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又形不成正确的自我观,常常会出现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偶然成功就认为自己技压群雄,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又开始自我怀疑,陷入失落、抑郁、自卑中不能自拔,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一旦超过自己的能力,挫折和失败便接踵而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冲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代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只要求他们学习好,其他一切事都包办代替,从起床吃饭穿衣上学到注意安全事无巨细,他们为孩子创设了过于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免受一切挫折,以致使他们缺乏生活的磨炼,养成依赖心理和养尊处优的不良品格,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情感意志非常脆弱,一旦受挫,哪怕是极小的挫折他们也会惊恐万状,茫然无措,极易因绝望而轻生。在对1000多名中学生调查中发现有神经衰弱和精神异常潜在因素的比例高达50.32%和25.95%。因此,在这些敏感脆弱的中学生中开展心理挫折教育,帮助他们解决上述因身心发展而导致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那么,中学生心理挫折与成人相比有哪些特点? 他们通常在哪些方面易受挫折呢?从总体看,中学阶段所受的挫折程度较弱,且外因性挫折少,内因性挫折多;持续性的挫折少,暂时性的挫折多,实质性的挫折少,想象性的挫折多,大部分只是动机目标冲突,个人条件与单一理想相悖,能力与期望矛盾等等,中学生的身心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受挫的范围大致有:

  ㈠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能编入理想的班级,家庭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等。

  ㈡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遭到老师批评,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知心朋友,不良的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等。

  ㈢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却受到过多限制和责备,因生理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

  ㈣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和忍受委屈,自感多方面表现都很好,却没能评上“三好生”,没被评上班干部,体育比赛、学习竞赛中得不到名次;因生理上有缺陷而受到同学挖苦和取笑,思考问题速度、灵活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同学,父母和教师管得严、压得紧,没有自由等。

  ㈤个人成长发育方面:对第二性征的紧张、烦恼,与异性朋友交往把握不好界限;因交异性朋友而遭非议,因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致的性幻想,对异性想入非非、单相思、为交异性朋友争风吃醋、早恋;因“失恋”而情绪低落消沉,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而烦恼等等。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广泛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和正确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心理挫折,特别是要加强他们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我们大致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①教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创造等;

  ②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③课程学习的方法指导,即将一般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具体学科上去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法、数学学习法、外语学习法等等。

  ④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主要是对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的调节方法指导。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增强学习责任感,克服厌学情绪,鼓励积极进取,增强学习信心、消除学生学习中的自卑心理,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掌握应试技能,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习毅力,如何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克服学习疲劳,学会科学用脑等等。

  心理挫折教育浅探(下)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教会学生与人打交道的技巧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也总是在不断交往中从事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如何,对于人们完成活动任务、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都有深刻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以情感成份为主要调节器的人际关系依赖至深。在这种团伙中他们可以更快地获得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指导他们掌握优化人际关系策略。

  ①帮助他们克服人际偏见,这些偏见包括凭第一印象的好坏与人交往,光环效应即以“一好皆好,一差都差”来判断别人;自我投射即以己度人,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

  ②指导他们加强个性修养。一般来说,具有谦和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际关系较融洽,而心胸狭窄,多疑虚荣的人不易搞好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应帮助学生做到:豁达大度即能与他人求同存异,能容忍他人的过失,不斤斤计较;克制忍让即在与人发生摩擦冲突时有较强的自制力,控制自己的言行,“得理也饶人”;温和亲切即与人交往心平气和,为人和蔼;正直诚实即为人正派,不搞歪心眼,不计个人恩怨;委婉含蓄照顾他人的自尊心,避免使人难堪下不了台。

  ④教会他们基本的社交技巧,如聆听的技巧、说话的技巧、目光、手势声调、距离等非言语交往技巧等等。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增加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力和协调能力,克服自卑、孤僻、猜忌等不良社交心理,从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交往环境,在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中健康成长。

  及时地对青少年给予性教育,即对他们进行性生理知识教育,使他们懂得自身变化特点,解除烦恼恐惧,避免因缺乏性知识而好奇犯错误;进行性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与异性交往应遵循哪些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特别是明白爱情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纵欲,而是意味着对未来家庭的责任义务;进行性心理卫生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对性知识的追求,对异性的渴慕向往,特别是避免陷入“早恋”的泥坑。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观

  主要是教会学生以人为镜,从他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俗语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引导学生借助别人的看法态度认识自己,虽然别人的态度有时也难免不客观,但多找几面镜子,总能看清自己;另一方面为青少年创设多方面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长处短处,教他们学会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特别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对于能改变的如不良性格习惯可以“过则不惮改”,对于无法补救的如生理缺陷可以扬长避短。

  加强对青少年的情绪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正确认识、分析挫折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重要性,挫折一方面可以使人消沉悲观,情绪紊乱,行为失措,失去前进的目标动力,但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人从中得到磨炼,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使他们从逆境中奋起,变消极为积极。

  ②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我们应通过组织经常性的活动,并注意挖掘和欣赏生活中的光明面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不断获得新知识,开阔新思路,体验满足感,从而增添自身奋进的勇气,并不断克服自己的不当情绪,如莫明其妙的烦恼,不必要的羞怯自卑,对同学的嫉妒讽刺等不良情绪。

  ③帮助学生保持适中的期望值,青少年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对工作学习往往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但对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也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所以达不到目标时易灰心丧气,为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不断调整目标行为,如一种动机经再尝试仍不成功时应让他们学会及时调整或改变行为方向。

  教会青少年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调节力:

  人处于逆境,往往会产生消极反应,若能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就可恢复理智。因此,当学生产生心理挫折时,我们应帮助他们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把情绪发泄出来。所谓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能自觉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的负担,恢复情绪的稳定,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防御机制。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有:

  ①转移,即在挫折太大,心理冲击过强时扔下这些不去理睬,把精神和注意力转移在自己最喜欢,最有可能成功的事上,以此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②宣泄,即心情烦躁,用理智控制不了情绪时,或找人倾述或大叫几声或痛哭一场,把自己内心破坏性的能量释放出来再冷静处理。

  ③补偿,即在行为目标受挫或由于本身某种缺陷而达不到预期理想而改变活动方向,以自己可能成功的活动为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④升华,原有行为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于是把它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设性,从而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这便是升华。比如把对学习好同学的嫉妒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自己的成绩也赶了上来。升华一方面转移原有的欲望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因而是一种非常可取的防御机制。

  ⑤幽默,即遇到挫折或处境尴尬时用一种独特含蓄、诙谐的语言方式给自己以良性刺激,摆脱内心失衡状态。此外,也可以尽力改变引起学生挫折的环境,如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向学生提供心理学知识,对其内心冲突苦恼加以分析劝解,安慰开导,使他们恢复心理平衡。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取得有效的发展和成就。

  组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许多研究表明早年挫折经验对成年后影响甚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让孩子从小知道困难是与劳动、血汗和付出分不开的。国外孩子进行早期挫折教育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日本川崎幼儿园让幼儿赤身裸体以劳其筋骨;印度为孩子规定的“饥饿日”以饿其体肤;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让儿子擦皮鞋、洗汽车以苦其心志,而我国的新一代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与人合作的精神,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法,有组织地开展: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挫折教育,如进行“假如洪水淹没了我的家园”,“假若父母双亡”、“假如战争要来”等讨论,通过迁移作用,使学生增加对突如其来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②个体需要挫折教育,如“假如我落选”,“假如我失去知心朋友”等讨论,开展登山、野营等主题团队活动,为学生创设挫折情境。

  ③以团队组织为依托开展“今天我当家”等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的物欲膨胀,有意识地开展欲望不能满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需要要服从社会和他人需要,对不合理的需求加以矫正。

  总之,“苦难是人生的大学”,挫折是人格的试金石。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加上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就会具有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保持健康心理,而我们只要会牵,牵住心理挫折教育这个“牛鼻子”,那么落实整个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就一定能游刃有余,成为高妙的心理医生。

上一篇: 心理定律---二十五则(能让你更好...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