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心理健康 -> 正文

浅析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4:52阅读:
字号:|

  浅析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对策

  【摘 要】通过调查,有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明显。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我们可以把其表现进行归类。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采取相应的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现象及原因 有效对策 研究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通过调查,有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明显。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以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早恋或挫折适应问题等。在行为上表现为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伤人,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现象。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为以下几类。

  1.社会原因

  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中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意识;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中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8岁,属于青春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

  民主型的和和睦良好的家庭会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的性格。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家庭的种种伤痕,都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遭受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不健全,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甚大,使他们有被抛弃感、愤怒感,从而变得抑郁或敌对或富于破坏性,同时使得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4.学校原因

  由于课业负担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如学校分奥赛班、中等班、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等,使学生处于恐惧和焦虑中。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此外还有同学关系的问题,中学生希望在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二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搜集名人名言,培养健康心理

  尽管素质教育的春风早已刮进了各学校,但由于考试制度并无多大改变,所以,考试成绩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师的利益和学生的前途。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也收效甚微,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在此情况下,学生厌学也就并不罕见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其正常的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可发动学生搜集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方面的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从中探究古今中外的伟人是如何成功的。

  2.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此课程有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训练活动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并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3.设立悄悄话热线信箱

  实践证明,热线信箱为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提供了方便,他们可以在信中更为严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老师便可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4.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中学生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既是中学生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趋势。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和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而这也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的则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5.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

  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所以学校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可以采用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具体教育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要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三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当前,国际上的各种竞争如经济、科技、军事等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人才成为了教育改革和现代学校关注的中心课题。而如今,随着父母离异和破损家庭的增多、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也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面对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靠原有的教育教学与德育工作还难以应付局面。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被动状态,社会、学校、家长都在呼唤心理学应直接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中,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

  2.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时代呼唤高素质、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纲要》明确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维护心理健康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3.有利于直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途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得以正常发展,不良心理与行为才能得到矫治,学生也就会表现出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学习上没有心理负担与压力,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因此,教学质量也可大面积提高。

  4.研究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师范学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开拓了新的教学领域

  传统的公共课心理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增设心理卫生方面的教学,传授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知识,让每一位师范生将来也能做一位中学生的心理按摩师,帮助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撑起倾斜的精神,纯洁不良的情感,了解自我人格特质,使未来的教师真正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 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7

上一篇: 浅析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心理特点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