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经典散文 -> 正文

高墙之下触摸历史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2:36阅读:
字号:|

    在沅水与巫水的交汇口有一座古老的商城,它就是洪江。沈从文在他的《沅水上游几个县份》开篇中曾这样描述:“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中心。出口货以木材、桐油、鸦片烟为交易中心。市区在两水汇流一个三角形地带,三面临水,通常有“小重庆”称呼。”沅水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水量丰沛。而在洪江交汇的竟有大小溪流41条。
  因水兴商,因商繁荣。在崇山峻岭绵延不止、陆上交通十分不便的西南地区,这宽阔的水域自然显现出其水上交通的巨大优势。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驿站,自唐代起,这里开始形成往来交易的墟场,至明代,这里已吸引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商贾和流寓之人纷至沓来,成为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流通“通衢”要塞和文化中心。当时这里船只密集,帆樯招摇,有“见船不见水”之说。大量的鸦片经这里西南达滇、黔、桂,东北至吴、越、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豪富在这里筑宅建铺,经营各类商品物质;寻着商机而来的各色人等在这里钻营谋生。于是这里成了一座渊源深厚的商业古城。《洪江志》中记载:“洪江寄命于商,全城3?76万人,经商者就有1?5万人。”
  那时,洪江的木材商就有200多家,从业者几千人,输出总额占洪江市场贸易额的35%,运输的木排长达十多里,堪称洪江一大风景。洪油是当时与丝绸、瓷器齐名的一大出口品牌。那时,洪油每年输出20万担。晚清时候,洪江经营洪油的大字号就有十多家,贸易额占洪江商业资本的1/3。沈从文在《常德的船》中写道:“在沅水流域行驶,表现得富丽堂皇、气象不凡,可称巨无霸的船只,应当属洪江油船”。鸦片是当时商界第一夺命买卖,但从清朝到民国,鸦片是洪江的主要税源。当时的厘金局税收内容主要就是鸦片税和花税。同时,这里又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古城,汇集着29大会馆,融入了闽越文化、吴越文化、南粤文化、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芷兰文化及楚文化。而贯连这些文化的经纬则是洪江特有的商业文化。
  车辆进入洪江后但见一条大江倏然在眼前舒展开来,水面宽阔碧绿,船只悠然往来。江上一条铁桥飞架。
  后来我们才知道,铁桥连着两个叫“洪江”的地方。不过桥的洪江才是沈从文笔下的洪江,原是洪江市,一个县级市;而桥那边的洪江原是黔阳市。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市曾合并为一个洪江市,可是由于遗留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导致两市最后重新分开。分开后,黔阳市拿走了“洪江市”的名字,而使得洪江市无奈改名为“洪江区”。
  古商城就在洪江区市中心。这里现在还完好地保留着明清以来的380余栋古窨子屋,8大油号,18家报馆,23家钱庄,29大会馆,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多家青楼,60余家烟馆,70余家酒店,80余家客栈,200余个作坊和近千家商铺。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古商城,被誉为“活的中国传统商业教科书”。是我国内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380余栋古窨子屋呈“七冲八巷九条街”的井字型格局排列。其建筑结构独特,以四合院的形式毗邻而筑,一般一进二层,二进二层或三进三层,三层上南北间有木制天桥通连。房屋布局为前店后宅或上店下宅。屋内常有石板制作的长方形太平缸,雕有精美的花鸟鱼龙图案,用来蓄水防火,养鱼观赏。窨子屋以高高的封火墙围砌,屋顶从四面八方按比例向内倾斜,形成天井,以纳阳光。这些灰色高墙看上去像城堡,据说是为了防火防盗与防红杏出墙。墙面斑驳陆离,许多地方都泥灰剥落,露出了里面的青砖,昭示着岁月的痕迹。许多墙上都刻有商号,窗小而少。有些大门及封火墙按着风水的说法建成了弧形或斜角。地面全由青石板铺成,巷道幽深、危墙林立,古意油然而生。
  循巷走去,肖恒信油号、杨义斋木行、徐福隆商行、丝绸布庄、美孚洋行……一家家招牌在眼前幻化,我们仿佛走进了历史。洋行里数银子的声音、店铺里拨算盘的噼啪声、码头上划篾片包木材的声音、钉满门钉图案的大门吱吱呀呀开闭的声音和唱戏喝彩的清腔韵调嘈杂声在幻觉中此起彼落。那些只出现在书籍、影视中的“淮盐缉私局”、“汛把总署”、“厘金局”、“镖局”、“烟馆”及青楼在这里依然保存完好,门窗阁楼雕刻精美,烟馆的墙上还贴着那时的招贴画,向人们昭示着那个商业繁荣、商贾云集的辉煌时代。青石板上那踢踢踏踏的脚步声却又将我们带出那个繁华不再的时代。
  千百年来的经营历史结晶出洪江人的经商之道。“鱼龙变化”、“外圆内方”、“吃亏是福”成为洪江人共同遵循的商业警训。它告诫人们商海沉浮、变化无常,需深谙其中亏盈转化之道。陈荣信商行的墙上大书着的郑板桥真迹“吃亏是福”就教诲人们“祸兮福所依”的道理……千百年后的今天,随着陆路的兴盛,水道渐渐被冷落,洪江商业也逐渐衰没,整个商城再次出现“鱼龙变化”的转折。商城冷清了,然而对于洪江人来说,他们似乎见惯了太多的起起落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更替。所以,无论情势如何变化,他们都能静静地注视、默默地承受。他们也许在等待,等待着重新兴盛的时机……
  
  2007、5、20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