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岛散记
兴城码头,赶上暑期学校放假,人流就特别多,大清早,这里已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客流显得有些嘈杂喧闹,车成排,人如织,老远听到海水冲浪的哗哗声,汩汩咸而苦涩的海风挟着鱼腥味飘来又漂去,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次游玩,得朋友王林邀我同往,他对菊花岛相熟,在甬道上,他指着迷蒙的远山说:“那就是菊花岛。我们去那里要乘船经过这段海峡,大约有十八海里”。
海里,停泊着几艘旅游客船,他们往返于兴城与菊花岛之间,每只船分一二两等客舱,大约乘坐二三百人,我们乘坐的是“阳光”号,甲板上,船舱里客座已满,只一声汽笛,船振荡了一下便起航了。
今天,天气晴和,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海上轻波荡漾,平展展一派湛蓝,水天一色,在远方把海天连在了一处。遥望船尾,船行处泛着白色浪花,好像一条银链环环相扣,长长的,远远的拖在后边,犹如童话故事中的鹊桥闹喳喳地搭在了岸上,煞是好看。此时,海风轻吹,海浪轻摇,海水搅动翻滚着一派幽蓝,许多人站在甲板上,望海听风,看风起水生,观兴城模糊的青砖黄瓦,望海洋的雄浑壮观,看菊花岛的烟雨朦胧,几乎所有人都被大海宽广博大的胸怀和浩渺无比的气势所折服,除了偶尔童稚的问讯以外便显得格外静谧,只有海水泛波的声息,眼里满是清丽、透明、洁净、浮动的海水,没有风浪,海洋原来这样温顺柔情啊!它让我想起了《柳毅传书》想起了《军港之夜》,耳畔分明回荡着《大海,故乡》那深沉的旋律。是海洋带给来无限遐思;留下不尽向往,我沉醉在海洋与歌声里。
哎!看前面就是菊花岛。
嗬!山海相映,一山更比一山岚,要是到山那边去该多好啊!我说。
“去的,那山脚下就是菊花岛的雷屯,我们将在那里落脚,那里海水干净,是游泳的好地方”。
菊花岛以熟悉的面孔展示着旅游区的风貌,不说他店铺馆所林立,也不说它岛上特色的贝壳类玩具饰品,更不用说它海鲜海味在鲜活的蠕动,就凭那一排“三马车”,看得出岛上生意的兴隆火爆。
石阶而上,房东小伙早已站在那里手拎着刚卖的爬虾子和螃蟹,来接我们了。他安排好车辆,我们一行五人向雷屯而去。
菊花岛十二里,几个异性家族组成了不同的自然屯,岛上居住着三千多口居民,过着半农半渔的生活。雷屯位于菊花岛的东南方,在一个不小的山湾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雷屯祖祖辈辈居住着雷氏家族,过着贫苦渔业捕捞生活,现今家家户户搞起旅游事业来,且兴旺发达,红红火火。房东小伙子会木匠,旅游旺季在家招呼生意,淡季进城打工,婆娘勤谨治家,他们盖起了五间砖瓦房供游客住,生活环境拾掇得既干净又利落,让我们享受着渔村的宁静、恬淡,旷达;吃着家常饭菜,生活舒适、温馨充满惬意。
“走,下海去!”,王林已是泳装在身,走出渔村不到百米就是大海了,真是莽莽苍苍,水光潋滟,一望无际,是一片淡淡的蓝,海岸上有几只彩色阳伞,还有几个蒙古包,居家旅游的人们不少呢,远远的听到孩子们戏水的笑闹声。
水温和暖,大家无所顾忌的向海中游去,50米,100米,500米,1000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技术和体力揣摩远近距离,接受有限与无限的挑战和考验,即兴奋又恐惧。
在海里游泳,水浮力大,动感强,流速快,虽然风平浪静,还是水波跌宕,波浮浪涌,人浮在水面上就像树叶掉进水泡里左一下右一下摇摆,若逆水而上,每挪一下非下些气力不可,几番腾挪躲闪有些疲倦。这时你躺在海滩上稍息,头枕细碎沙沫,周身尽让沙子裹挟,在阳光下既柔润又和暖,不待调匀呼吸,已是热汗淋漓,此时,双手抱住头颅作滚动状入海,在浅滩上,霎时心平气静,顺手抓把沙子放在胸前任凭海水冲刷,一点点地又被海水卷走,海水推岸,犹如躺在摇篮里,摇晃着你的身体,弄得你懒懒的,散散的,眼望着湛蓝的天空,幻化出苍穹的媚影,凭空想象,心猿意马,人狂心醉。
以往,对大海的了解是间接的,是从书本或电视中看到的,它柔情像女人的秀发,它狂放像咆哮的烈马,它平静像蔚蓝的长空,今天亲临大海我只有感受。
静静的躺在海水里,两耳埋在水下听海,那是一种什么声音啊?呼啸着,混浊杂糅,怪异声声,嗷嗷作响,仿佛有千军万马。我不知道海底有没有龙宫,如果有,是什么样子,是海市蜃楼吗?那怪异的声音也许是水族们在刀兵血刃呢!不然为什么大海会发怒啊?去年海啸竞吞噬了那么多生灵,究竟是为什么啊?
大海啊!你究竟是“性情中人”吧?
问我菊花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亲近大海,是一次海的洗礼,是幽静生活的体验,是思想与智慧的陶冶,是性灵的一次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