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正文

硬汉的铁骨柔情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4:14阅读:
字号:|

如果说海明威是美国硬汉作家代表的话,我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硬汉的代表也绝不过分。海明威本人及他的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和硬汉精神,是超人的,具有震撼力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匠鲁迅先生,可谓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他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那犀利笔触,敏感的思想,诙谐尖刻的语言,针锋相对的性格,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操……!即便今天他离开我们七十年了,但他的儒子牛精神,新文化旗手的胆识,骨头最硬的品德无不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看着那瘦瘦的身体、清晰的面庞,好似十分的孱弱。但是,恰恰相反,他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却是那样的坚决,意志是那样的坚强,性格是那样的倔强!对国民的性格缺陷和思想弱点是那样恨铁不成钢!说他把整个生命献给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启蒙和进步事业,献给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是不过分的!每当读起他的一篇篇杂文,是那样的铿锵有力、观点明确,有的像匕首,有的像标枪,直中对方要害,不时地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些,无不发自老人家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人民的赤诚挚爱,对亲人的真情眷爱!
读书的时候就崇拜老人家,知道他写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子君涓生、闰土……被他的《友邦惊诧论》、《伪自由书》、《记念刘和珍君》所振奋;看过他的《秋夜》中的枣树和天空的斗争,《过客》中的过客老翁和小女孩象征意义。一直被他的执着硬骨头所感动、所感染。直到现实生活也是像老先生一样的愤世嫉俗,刚正不阿。
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欣赏他的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运用语言的超凡美感,以及他文章的情感似水和百般柔情。
当我学习中文专业时,有机会看到鲁迅先生的诗章时,被他的情感所征服。他的诗倾心革命,忧国忧民,展示了他的以文报国思想。在他赴日流学不久,就剪掉了辫子,并在自己的照片后提诗写下了“风雨如磐暗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当得知柔石等五烈士遇害后,以“梦里依稀慈母泪”,“忍看朋辈成新鬼”,“月光如水照缁衣”的悼念文字。他的《无题血沃中华》,“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更是对革命者的崇高赞美。那首《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正是对当时先生生活际遇和思想活动的生动写照。
在先生的《朝花夕拾》文集中,更能体现他对师长亲友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对长妈妈的生动记述,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对藤野先生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恩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五猖会中的情景描写,写出了严父的望子成龙,刻板的爱子之情。鲁迅先生不仅有革命、刚烈的一面,更有亲情友情爱情浓于水的一面。
他的散文诗更是展现了他的文章的柔美。在写《雪》时无不饱含生活的激情!“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壮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不有冷绿的杂草”。简直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人们无不陶醉在这诗情画意,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氛围中。
他在《淡淡的血痕》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是让人瞠目。“他暗暗地使天地变异,却不敢毁灭一个地球;暗暗地命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浓;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这些排比句的运用,不断地加深了语气,感情越来越深重,人们无不体会到他的通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在《狗的驳诘》中,一段人与狗的对话,把对势利小人的讽刺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
先生尽管以杂文和文字的角力而闻名,然而,你的民本思想、美学观念;你热爱祖国的一片深情、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何尝不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呢!
如果说海明威的思想是硬汉与爱情的话,那鲁迅先生的精神,绝对是硬骨头与爱国。无论世界怎样变幻,鲁迅先生,你的柔美情感与硬骨头精神将永世流芳!
于2006-11-26


如果说海明威的思想是硬汉与爱情的话,那鲁迅先生的精神,绝对是硬骨头与爱国。无论世界怎样变幻,鲁迅先生,你的柔美情感与硬骨头精神将永世流芳!
(作者自评)
〖作者:泰山一脉〗

相关文章:

·宝贝,你听妈妈说2011-10-9
·抒怀钱江潮2011-10-9
·山水童年2011-10-9
·情伤2011-10-9
·做爸又做妈的男人2011-10-9
·把握你的阳光2011-10-9
·知父莫若子2011-10-9
·与狼对峙2011-10-9
·想 起 父 亲2011-10-9
·香椿树2011-10-9

上一篇: 石头、剪刀、布   下一篇: 碧玉流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