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总爱给周围的朋友谈这样的话语:“在这大千世相间,那些金钱、财富、功名等都是空的,只有生命是实实在在的。我对朋友们的祝福就是三句话——活着、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前些天,我在与一位老同学的短信往来中,做了这么一首诗:“天生吾辈若埃尘,地献溪流咏清音;人际喧嚣我长笑,和明山水悟禅心!”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人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我对人生的思虑,不是出自对哲人书卷的观后感,而是来自自己几十年的人生体验与感悟:我曾多年患病,鬼门关前留恋往返了好长一阵子,从中也感受和体验到死亡来临时的滋味;少儿时代的疾病和清贫,使我体会到什么是“艰难时世”;三十岁以后的失意与情变也是我咀嚼着生活的“世态炎凉”。人生的大喜大悲与跌跌宕宕,在我的心中涌动的是一泓秋水,曲曲弯弯地向前汩汩流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圣人在两千多年前的这句咏叹,道出了人生的永恒规律。大到人类,小到个体生命,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不会凝固,不会僵死。每个人都是流淌涌动的人类长河中的一个小水珠;而生活的每一天,又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音符,绵绵不绝的生活内容构成了一曲人生之歌。一句老话“过得去”揭示的就是这人生变化的总图景。生活是常新的,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基点上,更不该抓住人生长河的一条小鱼便兴高采烈地诏告天下——我占有了生活的全部,我享尽了人生。流动变迁的人生有着无限丰富的内容,我们的心也要和这涌动的人生河流一齐淌徉跳动。
“大厦千间,只求三尺而眠”。在人生的长河中,人总是有所得,有所失,既得到过,也失去过。而许多人总是念念不忘得到许多,甚至是占据许多,愿其与自己牢不可分,总是怕失去这,失去哪。患得患失之间,心情变得沉重,面容变得愁苦。以我之见,这纯粹是庸人自扰,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得失、祸福都是相生相伴的,人不可能占尽春色——即是这满园春色,也不尽然是美好无限,而是“春日春光有时好,春日春光有时坏,有时不好也不坏”。得与失都可以成为生活的美景,也都可以成为人生的羁绊。得到了,为所得而累,“一嫌聚无多,二怕失去了”,抱着钱罐怕贼偷,坐着金椅子恐人谋,而脑子里还在做着“千里江山,美女如云”的春秋大梦;而失去了,便更是“老天不公,谁人惠我”的悲叹。而从另一个心境说开去,则是得失两依依,心潮一般高,“功名身外物,有也罢,没有也罢;富贵眼前花,开何妨,不开何妨”。把什么都想开,什么都看开,那人生就是一个“天地任遨游”的自由境界,我们所得到的就不是那具体有形的易变易逝之物,而是获得一种超然心态,获得一种能将窝窝头吃出肉包子味儿来的生活美感体验。对此来说,生活的艺术就不是实然的得到,也便没有了失去,它的真谛,全在于“得道”。
来也终须来,去也终须去,这匆匆的人生终有个了结的时候,如花开了终有凋谢一般。人的一生没有永恒的长生,作为一个过程,到站下车,化作尘土是必然的。就上面说的得与失吧,最终的结局也必然是失去。生前的繁花锦簇难以保全,死了更带不走,就是人本身这具皮囊终究也要化作清风微粒,飘散在这茫茫宇宙之间。这一辈子的匆匆行程,咀嚼起来,百人百味:有的因碌碌无为而懊悔不已,有的以功名加身而沾沾自喜,也有的因无愧我心而欣然自若。以我自身的感悟,这一辈子的趣味,最可贵的就是率性随心而畅达。做什么事,最有意思的就在于按自己的理性抉择去做,不和自己过不去,不作违心之事,这比外在强加于己的所谓功名利禄要高尚得多。素食主义者见了鸡鸭鱼肉会恶心呕吐,这既不是荤食之过,也非素食者之错,错在将这两者不随本心地搭配在一起的“好心人”。庄子在濠上感叹“悠悠乐鱼哉!”,鱼之乐在于其以自己的心性自由地在水中畅游,将之邀到天上作客何如?鸟儿把鱼请到天上去作客,以为是对鱼的恩赐,岂不知这鱼没有了自由的天地,何来乐可言?唯死而已。这人生的百态世相,各有活法,而共有的意趣追求,在于不违心,因其心性而动罢了。“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活法”,这前拱的猪与后扒的鸡,都是因了自己的心性,自由抉择了自己的活法,因而那猪的哼哼与鸡的呱呱都可以说是他们快乐的奏鸣曲,外人对它们的非议或者强加给它们一种新的活法,皆是一些可笑的自作多情罢了。
回味遐思这多彩人生,万万千千世相终是一条淙淙流动的生命之河。这过程中的点滴活动,不在于对实有物相的定格占据,而在乎以美感情怀与之相处,相携而过,这漫漫长河必然以回归自然的画面而终了。把握一生内在的禅思,恰合了乡间平凡的俚语—“过得去!”天涯过客诗云:“春风春雨独自忙,为谁欢欣为谁伤,繁花锦簇由它去,白云深处是故乡”。
本文作者:槐里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