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到一些人,看到了一些事,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装糊涂了。办工桌上,有人写下了“难得糊涂”,卧室的墙上,更多的人挂上了“难得糊涂”,嘴上说的是“难得糊涂”,为人处事也是“难得糊涂”,好像谁不“糊涂”倒成了傻子。提起“难得糊涂”,总有人会把郑板桥推出来做挡箭牌,说“扬州八怪”的郑板桥能糊涂,为什么不允许别人糊涂?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名家,名人说的话大概都是真理。郑板桥真的是如此糊涂?
清代画家郑板桥,号称“扬州八怪”之首,曾是一位清官。他非常体恤老百姓的疾苦,在画竹和做诗中表达自己的心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诉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思就是说:我在衙门里休息,听到窗外竹子声响,好像是老百姓在跟我诉苦,可是我一个小州县吏,怎么能给他们解决这么多的切身问题?即便如此,百姓的疾苦都是连着我的心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流露出郑板桥为官爱民的思想,他透过诗和画,用竹来体会民情的苦难,这样一位伟大的画家,实在是该在历史上名垂青史的。
郑板桥关心人民饥苦,敢于为民请命,不怕得罪上司,不怕丢掉乌纱,这种精神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他为官清廉。他做了十二年的县令,罢官后却要靠卖画为生。在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官场中,郑板桥能有如此节操,确实是不同凡响。郑板桥所生活的“康乾盛世”,实则是一幅在繁荣背后由各色人等混迹一堂组成的众生图。做官之前,郑板桥曾生存于扬州;罢官以后,再次重返扬州,虽然他的画受欢迎的程度已远非昔比,但卖画养家糊口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因此,他用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来表达人世沧桑而我依然如故的感慨。
郑板桥是很想通过仕途为民众做点有益的事情。他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就看出他苦学历程的一个缩影。苦苦地追求,想以寒微之躯为劳苦大众做点事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面对的现实却又令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官场,如果不与你身边的贪官庸官同流合污,任何施政措施都会受到各种压力的限制。接受面对的现实,生活在官场上就于心不安。要想救民于水火,谈何容易!想造福于民,而又不善于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郑板桥为官,正是做不到糊涂圆融,才在他写出“难得糊涂”一年后罢官而去。这只是“难得糊涂”的背景。
其实,“难得糊涂”还有一段传奇的来历。郑板桥在山东上任时,有一次外出,本来想去观赏山中的郑文公碑,却因天色已晚,只好借宿于山中一茅屋人家。茅屋居住着一位老翁,自称“糊涂老人”。令人称奇的是,老人家中陈列一个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看上去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细细品味后,大开眼界,赞叹不已。第二天临别时,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留念。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因为砚台较大,题字后还有很大余地,郑板桥就请老人也写上一段跋语。老人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巧的是老人也有一块方印,印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到后大惊,才知道眼前这位老人是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官。由于感慨于“糊涂老人”的雅号,郑板桥又提笔补写了这段文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两人相见恨晚,谈文说词,畅谈人生,结为挚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郑板桥偶遇糊涂老人成为知音,于是,“难得糊涂”成了一段千古美谈。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从“一官归去来”,到“三绝诗书画”可以看出,精神的烙印只是时代的烙印。现在是什么时代?人类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太空,卫星时刻都在天空遨游,互连网已联通千家万户,无线通讯遍布全球,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某些人,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却说:“难得糊涂”;面对贪官,视而不见,也说:“难得糊涂”;花天酒地,醉生梦死,还说:“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难得糊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遮羞布……鲁迅在《淮风月谈·难得糊涂》中说,郑板桥“难得糊涂”只不过“表现了一点名士的牢骚”而已。看来郑板桥并不糊涂,只是他绝对没有想到,他的诗、书、画“三绝”艺术创造,竟然不如这句牢骚话能得到世人更广泛的响应。
〖作者: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