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心情散文 -> 正文

行走在诗意的乡间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6:09阅读:
字号:|

对于威海本土网络爱好者来说,一提起不或之年,许多人都熟稔他的形象,削瘦的身姿,长发飘逸,荷锄赤脚行走于田间,当然除了这些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他的网络诗歌。不或之年在诗歌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十八岁入伍,同年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在《人民海军》报、《水兵文艺》、《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诗刊》等数十家军内外刊物发表过作品,二十五岁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2005年接触网络并发表大量网络诗歌,担任过《威海博客论坛》,《威海信息港社区》,《威海热线论坛》等多家诗歌版版主。大多数作品被威海本地门户网站以及《新浪》,《搜弧》《腾讯》,《网易》,《红袖》等著名文学论坛加为精华,其中,《我是农民的儿子》等数十篇力作被上述网站分别置顶,反响强烈。现为新浪网文化论坛(新千家诗版)特邀驻坛诗人。他是乡土诗人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吃着新鲜的小麦,写着飘着麦香的诗歌。想要更深层地了解不或之年,必须从解读他的乡土诗歌入手。
不或之年的诗歌是一种认真对待人生的态度。诗人是站在一个自己设置的高度写诗,素材是真实的生活,诗意是对生活的感念。他用近乎圣洁的感情和词语经营着属于他自己的乡村诗歌,他的诗歌和时下千姿百态的网络诗歌相比,没有作秀的成分更没有哗众取宠的成分,读起来若空谷幽兰一般透着一股带有泥土味的清新,他认真对待自己挚爱着的诗歌,没有半点游戏的心态。他的诗歌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他说“匮乏生活的诗歌是文字泡沫,虽然斑斓,却不波澜”,他低调做人低姿态写诗,写出一个农民的质朴和感恩,呈现给读者一幅活生生的农家生活画卷,一份清贫生活,一份童年追忆,一份亲情感动,一份缱绻爱恋,一份成长历程,一份单纯本真,一份人生责任。
那首《我是农民的儿子》里写到,……/有个春天,母亲到山里干活去了/我坐在小院里,眼前守着一筐雏鸡/母亲的黄昏也是柳筐/我的童心也和雏鸡一起长出好看的翅膀/母亲扛着镢头,拐着篓子回家/先数一数雏鸡再让我摸她的乳房……为了争一条裤子/我和两个哥哥的三条腿同时伸进一条裤腿里……当我能啃饼子嚼酱菜的时候/父母的粮囤里就多了一只小老鼠/父亲一生都在嘴咬麻绳扎口袋,紧了再紧/父亲扎紧了口袋/就扎紧了一个清贫家庭要过的日子/母亲弯着腰在野地里拣麦穗/习惯了弯腰的母亲有用不尽的力气……我奶了母亲八年奶/我吃了父亲八年粮/十六岁那年我开始下地劳动了/学着父亲的样子在禾场上蹲着扎口袋/学着母亲的样子在野地里弯下腰……两年过后,习惯了上缴公粮的父母/象上缴公粮一样把我当公粮上缴给了国家……我只渴望以后的日子里/每一天黄昏里都有娘叫/也能听到父亲在清晨里咳嗽。
《我是农民》——爹手把手教我农耕授时/娘手把手教给我勤俭持家/在农时里,我学会了弯腰,播种和收获/在娘的学校里学会清贫,学会把划过的火柴/也扔进灶膛里当柴烧……我的土壤里不长蒿草/我用锄头锄心/我的犁走直线,虽然有过曲折/犁尖却始终对准向前……我满足生活,不需要讨要柴米/更不乞求怜悯施舍/我的腿/一跪天地二跪父母三跪夫妻/我低头走路/这是我唯一向牲口学到的知识……我是农民轩辕氏的嫡亲/我的祖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不是江山社稷的图腾,我是一支血脉……抬起我/就是抬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家庭的/一段命运。在他诗意的眼睛里,小家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读不或之年的诗,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闲适之外,同时还渗透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歌颂乡土乡情的同时鞭挞乡土的痼疾。诗中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历史的缅怀发人深思,我们在今昔对比中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更加珍惜今天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珍视埋藏在人性深处的真情。和作者一起随时间长廊走回童年的生活,那时候物质是匮乏的,以至于粮食都打上了神圣的烙印,深深的嵌进祖辈父辈姊妹兄弟的名字里,甚至生命里。《庄稼旧歌》里的《麦子》、《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就真真切切地表达了这一情感:高粱是我的名字/大哥玉米/妹妹麦子/大豆弟弟……我是五千年/泪的种子/每一滴/都是红色……麦子不是姐姐/麦子是姐姐的名字/姐姐在麦子熟了的时候/低着头嫁人/嫁给一棵玉米……谷子是母亲的名字/谷子也是母亲的月子/热腾腾的黄土炕/一勺热腾腾的黄小米粥/喂养黄口小儿/谷子也是姥姥/和婆婆的名字/在我的童年里/石锤捣响石臼。
他的诗歌是以诗歌的境界写就的史诗、小说和童话,行走在他经营的字里行间,我们像在捧读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颗童心。从这类诗歌里,我们能从《遐想屈原》里看回远古,从《光辉历程》、《写给父亲的负伤日》、《八月河》、《毛泽东组诗》等解读出中国解放战争史,从《三棵麦子》里看到三年自然灾害,从《爹蹲着》洞察到农民命运的变迁,从《我的家在胶东以东》品读出胶东的历史,从《陶罐》纵观其村史家史……同时还有许多小说一样的诗歌,要么典型要么深刻,用平凡人的故事作砧木嫁接一段新奇,诸如《麦客》、《瓦匠》、《四川人》、《王二嫂的儿子王贵》、《春望》等。不或之年后来的一些被他自己称为练习的诗歌,是在乡土诗的基础上加了童话等其他元素,呈现出一种蛮荒原始的美感,是童话诗也是诗童话,像《麦子的花冠》、《冬天》、《会劝戒的牛》、《土地》等。
不或之年心里装满对生活对诗歌的热爱,劳作行走于热恋的土地,在他眼中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总关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动容。平实的语言,朴实的动作,熟悉的人物经诗人点拨变得鲜活灵动,我们在获得阅读快感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激动和心酸胶合的复杂心情,像在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如泣如诉,心灵恒久麻木的神经会在他诗歌的感召下惊醒。诗人徘徊在陪伴养育他的父母、亲人、乡土的温暖里久久不能自拔,沉浸于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不厌其烦地写生养他的爹娘,不舍得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爹娘》那首诗里,娘割把韭菜熬汤/娘轻轻在锅沿儿上/磕着鸡蛋/娘的筷子/轻轻搅着碗/爹蹲着给娘烧火/爹用一根草/点燃嘴里的旱烟。这份挚爱已化作血脉在诗人的身体里流淌。我捧起的一捧土里/有爹娘脱落的牙齿/有爹娘撒下的血汗/我捧的不是爹娘的土/我捧起爹娘的/骨灰/我是碑/錾爹刻娘!同一首诗里伤心的石碑镌刻着对土地的深情。爱之外,荡漾着对世俗对乡病的痛,爱之深切,怒其不争。这样的情感在《得病的村子》、《一把锁》、《离婚》、《恐怖的村子》等都有所表现。这一切无不说明农民诗人依恋土地,挚爱生活,善待生活。他没有被生活中的不顺意所困惑,从生活磨砺中提炼诗歌元素,反映农民生存现状。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诗人是富有的,是豁达的精神济世者。

一首诗歌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正如一首曲子,只有拨动琴弦别人才能识其悠扬。能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通过鲜活的生活寻找切入点。我们的诗人做到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很轻易就能把握一种生活一种感觉一种意境,诗人被自己的生活感动了,我们被诗人的文字感动了。在他的诗歌里我们捕捉到独特的磁场效应,顺应他的意识流向不由自主地进入他的诗歌、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欲罢不能。在《我的诗来自哪里》[组章],诗人被《父亲》、《母亲》、《哥哥姐姐》、《故乡》、《乡音》、《乡俗》、《麦子》感动着:母亲的手势搭在春天的额头/六月的麦浪高过河水……我在荞麦地里奔跑/熟睡的哥哥姐姐躺在荞麦叶上……谁家的孩子没有了母亲/大妈和婶子比继母还亲……油盐酱醋的过日子/一把泥土也是一把面/乡俗是些朴素的道理/给俺的感觉句句是诗/原来母亲就是一所学校/只是她没有端起书本。这种震撼从有些诗歌的题目也能窥见一斑,像《捧读乡土》,好一个沉甸甸的“捧”字,对乡土的虔诚与感动跃然纸上。诗人自己最喜欢的那首《麦婴》,是写诗人自己的:田野里的拾穗者/拣我零乱的秸杆回家/用编织稻草人的手指/为我的骷髅还原/她的乳汁如胶似漆/我的美丽白骨血肉丰满/我是她小木床上的麦婴/那个躺在门板上午睡的庄稼人/我认作了父亲/他用一杆老秤/秤我四月四日四斤四两的魂魄……他把自己比作了一个“麦婴”,被父母被土地感动得涕泪交流。一首好诗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读不或之年的诗,我们不难发现感性之上升华的理性光芒,主题鲜明的诗歌,是被意境感染出来对文字真实的驾御,从生活里挖掘诗意,用对生活的热爱加以润泽。
解读不或之年的诗歌不得不谈他独具特色的诗歌语言。他诗歌语言追求口语化,没有华丽文字的牵强堆砌,他追求语言的“出彩、形象、浓缩”,喜欢轻描淡写,力求四两拨千斤。他以说话的方式写诗,给人以流畅的阅读感和舒服的视觉接触。他诗歌里的口语不等同于简单意义上的通俗语言和口头语言,它是诗人用心打磨提炼的“核”。用口语表达出的意境结合出新的意象,从而实现对语言的驾御,娩出一种诗人独有的个性语言。例如《西安的西》里的“河水的羊,灯火的嘴”就是很好的明证。诗人语言出彩,不是靠语法修辞得到的,而是诗人被生活感染出来的。诗歌是感悟的过程,不或之年从耳熟能详的事物中看到了人性,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深刻的主体思想和独特的语言魅力让他的诗歌有了质的飞跃。
在诗歌形式上,不或之年在创作中采用白描手法的同时充分留白,给读者提供了空间氛围的意境和潜在深入的意象。采取虚实结合的写法,在写真“实”可信生活的同时凝练出诗歌特有的“虚”无缥缈。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述中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虽然没有填鸭式地将诗人的感受硬塞给读者,但是读者仍能从诗歌里看到潜在的生动的诗歌表现力。这时候,潜心阅读让人体验到一种飞跃的快感,从此岸轻松到达彼岸。像《一把锁》里写的“一把锁/锁着一栋没人住/门口长草的房子……村子是一把锈蚀的锁/村子的钥匙/在城市里/开启一道道门”,实写村子的空寂寥落,虚表村子里的人离开家乡投奔到城市。诗人意在写人却并没有半句对人的赘述,潜藏的意象,让诗歌更具张力,足见诗人构思的睿智和深厚的诗歌功底。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或之年的乡土诗歌有着深厚的生活积淀,厚积薄发的乡土诗和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他当过兵,退伍后曾干过教师、记者、党委秘书、总经理助理等令人羡慕的职业。出于对故土的热恋,对爹娘的依恋,对田园生活的怀恋,对淳朴民风的眷恋,对乡土诗歌的爱恋,在他二十九岁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选择回到生养他的农村务农并进行诗歌创作。这些年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他的乡土诗歌创作。他从没为自己选择的生活后悔过,他认为没有生活的磨砺是写不出好诗的,自己的诗歌和真实的乡土生活休戚相关。
接触网络,扩大了诗人的视野。三年前,不或之年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全国各大网站较量,他的乡土诗歌反响强烈,通过网上学习和交流,他的诗歌写作技巧得到了提高,诗歌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了庞大稳固的阅读群体。近期,威海博客系列丛书将推出不或之年的乡土诗集《我是农民的儿子》,作品集结了诗人近年来在网络上发表的乡土诗歌精粹,是诗人诗歌的一次全面展示,为广大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份诗歌盛宴。不或之年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他视为手足的农民兄弟看到他的乡土诗歌,看到他们诗意的生活,更加珍爱和理解自己拥有的乡村生活。我们拭目以待,期望《我是农民的儿子》早日面世。

相关文章:

·又见楼前合欢开2011-10-9
·六个人的学校2011-10-9
·战胜自己2011-10-9
·妈妈:我想对你说(二)2011-10-9
·叶至春深落2011-10-9
·一篇写不完的文章2011-10-9
·我的相亲史2011-10-9
·我是你深爱的女人吗2011-10-9
·感悟生活2011-10-9
·夜色2011-10-9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