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工作汇报 -> 正文

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初期教学工作汇报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13阅读:
字号:|

自2010年秋季,全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上使用的是新教材,遵循的是新的教学理念,采用的是新的教学方法。我们高一年级有22个教学班,每班80多名学生,参与教学的生物教师3人,实验员2名。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有喜,也有忧;看到希望,却也存在着不少困惑。下面就结合我校实施新课程的一些做法汇报交流如下,恳诚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新课改带给我们的改变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观念,使教师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暑期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老师们自觉实现“四个解放”:一是“解放头脑”敢创新。教育者要在改革中勤动脑,才能有新思路,素质教育期待着教师更大程度的思维创新。二是“解放嘴巴”善质疑。教师要谈天论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三是“解放空间”觅食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四是“解放时间”寻乐趣。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

二、新课改,改变了教研风气,使教研气氛有了新的气象

集体备课突出研究风气,突出合作性。每周二上午定时进行集体备课,因为我们今年选择的是苏教版的书,感到教的不是很顺手。而人教版提到的某些名词苏教版没提得到,我们组商量按苏教版的顺序讲,在相应的章节补上人教版的提到的一些知识。例如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单体、多聚体、概念图等这些名词。这样一来,老师的任务就比较重,因此我们按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体备课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现在备课和以往不同之处,以前比较多地参考教参和教辅资料,现在不仅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而且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且每位老师浏览的网站不一样。备课完成后,由中心发言人去讲这一节课,其余的人听课,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一起研究、反思,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好效果。

三、新课改,改变了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1、优化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彻底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为学生营造一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学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真正体现出主人的姿态。

2、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载体,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求。

3、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一是尝试进行学案教学实验。每次集体备课中,还要编制相应的学案,在学案设计和使用过程当中,特别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构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强化预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用解决问题的心态来上课所带来的快乐。二是提倡“广义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提倡探究式学习,但在课堂上我们不能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探究问题──得出结论”的路子。我们的做法是进行“广义探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凡是学生努力得到的,都可以称之为探究,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就是“广义探究”。对教师来说,在生物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理解探究过程,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新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就是目前适合我们高中生物课程的实际要求的“广义探究”。

4、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最基本保证。加强生物实验室以及相应设备、生物学图书、生物教具与教学软件等的配备。重视利用和开发实验室的生物课程资源,如开放实验室,为全体学生的科学探究创造条件;改进实验方式、材料、仪器、药品等,尽量让学生都能做实验,做得了实验;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可以做必要的虚拟实验等。二是广泛利用媒体资源。教师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其素材结合于教学中应用,并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和鉴别,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真实性的识别能力。三是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重视学生自身的经验和已经掌握的信息。对学生已经了解和感受的事例等生物无形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使生物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其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交流,问卷和问题解答等形式,寻找无形课程资源的可利用点,于教学中应用。

5、作业设计形式多样。

例如使课堂书面性作业向实践性作业转变,例如参观、实验、制作模型、上网查资料、调查等形式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做第一章的课后评价指南,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人类在战胜癌症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主要障碍。调查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并向他们介绍疾病诊断的新方法及治疗的新途径,记录他们的看法。尝试写一篇调查报告。今年我们学校采取分班分层教学,因此布置和设计差异性作业,结合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适当布置一些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完成的作业。另外部分教师也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在教师指导下,督促学生找出作业中的不足,进行错误分析,及时改正。

6、注重对学生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课堂上,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将情感寓于教学之中,注重情感的渗透。例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勇敢、拼搏精神等,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物教学内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学生。

四、新课改,初步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使素质评价有了新的内容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

1、建立“学习档案夹”,增加全面性

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夹”,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角色扮演、课堂讨论、发言、课下完成作业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等,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每次活动教师及负责的学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学生活动情况和成果收集进学生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

2、平时与期末结合,注重客观性

我们将平时与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可以从多个方位、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观察出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新课程实施以来,也产生了许多困惑与难题。

一、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抢着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至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脸红脖子粗的辩论,甚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看着孩子们情绪这么高涨,精神这么投入,教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二、培训活动与教师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之间存在差异,建议上级相关部门适时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课堂教学层面的培训应加强,重点放在教材处理、课堂设计等操作层面会更好,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专业引领和智力支持。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的分层教学,前面几个竞赛班只要老师设计好课,上课会非常流畅。可后面的一些班任务可大了。其一,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学科薄弱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相当高,因此,上到高中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上新课之前还必须要先补初中的知识。其二,学生的水平不高,在课堂上小组活动就难以顺利开展,这样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其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使课堂教学任务加重。这样一来,很难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四、市面上与苏教版配套的资料少,质量也不高,既加重了教师的任务,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五、关于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

六、学校以现有的财力支撑课改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渴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新课程实验过去一个月了,许多事情我们只是刚起步,很多方面我们采取的是边学边做,边研究边实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需要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姿态,我们将在学习中改变、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在提升中飞跃,以期取得更加可喜的成绩。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