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汇报体会 -> 工作汇报 -> 正文

在全市老年工作会议的汇报发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0:18阅读:
字号:|
       加强老年工作 推进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在全市老年工作会议的汇报发言
                 XXX
  
  一、近年来老年工作的主要成效和收获:
  第一、老年工作在全镇形成良好氛围。我镇老年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各村支部都高度重视老年工作,也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支持。近年来,镇村将老年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硬件建设列入年度计划,工作开展好坏进行年终评比,社会力量充分发动,村与村的老年工作相互促进,老年人的“六个老有”逐步得到落实。目前,老年工作和老年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第二、老字号组织自身建设、硬件建设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镇老龄委、镇老年人协会于1988年10月成立,近几年来老年工作得到蓬勃的发展。现在,镇区中心4个社区老年人协会会员纳入镇老协会管理和活动, 会员395人; 全镇18个村成立了32个老协会、老年学校、老年体育和关工委等组织,会员共5040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做到村村都有办公室、活动中心,多数村有“三球”场。“老字号”组织健全,组织力量不断充实,老协会、老人学校、老人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协会已成为老年人颐养康乐,安度晚年的活动场所 。
  第三、老协会、老同志发挥余热,支持党委、政府、各村各项事业建设,为我镇三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镇村老协为党委政府、村支部出谋献策做好事。老年人协会积极协助镇政府宣传并带头执行禁止在镇区燃放烟花爆竹;协助推行丧事简办,实行火化;协助镇区改造,创建新村,铺建水泥村路;协助整顿市容市貌;协助 工业区征地工作等作出贡献,得到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镇党委、政府对做好老年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 我国已于1999年10月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687万,占7%),并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我镇人口总数82404人,老年人口数8451人,占总人口数10.8%,其中离退休干部288人,副科级10多人。 加强老年人群的工作,关注、关爱老年人群,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一是现有农村老年人人口众多,如何服务、管理好这一大群体,成为我们农村基层工作的重心,只有服务好、管理好老年人这支队伍才能确保社会安定稳定;二是回乡的离退休老同志、退休村干部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他们的智慧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通过抓好老年人工作,充分发挥老年队伍的余热,积极引导他们为各村经济、教育、移风移俗等各项事业做出贡献;三是为老年人做好服务,能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是一方精神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四是做好老年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推进各项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种创新。比如村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引资办企业、征地问题,只要能做通老年群体的思想工作,取得老年人这一群体的支持,那么工作就能顺利进行。
  三、我镇抓好老年工作的主要做法:
  第一、健全机构,选准配强老年工作领导班子。镇党委、政府重视老龄工作,首先抓好老龄组织机构建设,镇党委成立“XX镇离退休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及“XX镇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分管组工的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兼镇老龄委正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由镇老龄委副主任杨仲璋(退休干部)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配备一名专职干部,促使老龄工作能正常开展,顺利运作。将老年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村级老年工作的各套班子能按时换届,平时能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都能正常运转,镇党委派专职干部协调“老字号”具体工作,能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第二、 领导重视,经常深入实际解决问题。 镇领导经常到镇村老协会调研老龄工作, 与老年人座谈, 协助解决具体困难问题。例如及时解决筹建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征地、资金、活动经费以及老同志有病困等问题,镇主要领导和分管副书记、组委经常听取老年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全面掌握各村老协会领导班子的动态,对不称职的老协会长和闹不团结的班子成员及时调整,促进老年工作步入正常轨道。
第三、调动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优势,展示人生价值。在经济待遇方面上,都能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按时兑现;在政治待遇方面,镇党代、人代会都安排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干部代表,这些代表通过参加党代会,人代会,审议党委和政府工作,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党委、政府每年召开年初工作会议和年终工作总结都邀请离退休干部代表参会,镇、村老协会会长列席参加会议,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平台。
第四、 建立表彰激励机制。镇党委给各村(社区)党(总)支部下发文件,提出“根据工作成效,活动效果建立奖惩机制,每年年终对老年人协会抓得好的村(社区)党支部及各村(社区)老协会和个人进行表彰”。从2002年起,镇党委、政府每年的年终工作会,都表彰一批老年工作先进党支部、老协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资鼓励。 通过激励机制,从整体上推进老年工作和老年事业的发展。
第五 、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老年人活动场地。 为落实 老年工作“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2002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三年内要达到村村都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目标。首先,镇党委、政府下发文件,提出“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把老龄事业纳入镇、村财政预算”,并要求各村根据人口数投入一定经费,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老年人事业献爱心,利用社会资金参与发展老年事业;其次,镇党委、政府制定帮扶政策,从镇财政拨出一定资金支持建设“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对已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村老协会及分会完善了“三球一室”(即门球场、气排球场、地掷球场、活动室)配套设施进行补助。凡新建成的并投资10万元以上的给予补助2万元;凡新建的并投资5-10万元的给予补助1万元;凡完成“三球一室”配套设施的给予补助3000-5000元;三是为在2004年全面实现村村有老年活动中心的目标,今年安排19个镇直单位为7个村老协会的挂钩单位,要求他们在资金上帮扶建设村老年人活动中心。 三年来,镇党委、政府拨物补助镇、村筹建活动中心(室)及“三球”场地设施计几十万元,社会资助计332万元,其中谯琉村港澳同胞戴明瑞先生捐资31万元,大洋村企业家王金凤先生独资捐建村老年人活动中心76万元,都心村海外侨胞王池生先生捐资20万元,坝田村老协会会长黄卿芽先生捐资5万元,通过多渠道的集资,我镇2003年已新建8个村级老年人活动中心,2004年再新建4个,目前实现村村都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办公室,还有创建门球、气排球、地掷球的“三球”活动场地35个。
第六、建章立制,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镇老龄委专门成立一个调解组,由“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杨仲璋同志负责组织调处涉老案件。几年来他参与人民法庭审理调处和亲自调解的民事案件中属于家庭、婚姻、住房、继承、遗嘱、赡养、遗弃、虐待等涉老案件计228件,这些案件都得到妥善调处,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镇党委、政府还指定镇民政办及镇老龄委,做好贫困老人的调查模底,落实低保对象,目前全镇低保221户,共496人,其中低保老人221人,占全镇老年人口数8451人的26%,逢年过节组织慰问“敬老院”及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第七、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一齐抓好“老字号”工作,全面推进老年工作。一是办好老年大学。我镇的老年工作以老协会为主体,分别成立了镇、村二级老年学校,立足于服务党的中心、服务社会、服务老人。镇主要领导、分管副书记及组委经常到镇村老协会讲课,还经常到老协会听取讲课。在2003年6月16日,镇党委在谯琉老校召开全镇老年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会议有现场教学观摩,有文体活动、有经验介绍、有教材、教案展览,不断提高老校的办学质量;2004年,镇党委确定谯琉、东林、集新、都心、厝斗、前瑶、坝田、溪霞等8个村定为镇级“示范校”试点,与各村老校签订“办学责任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水平。2003年,我镇老年学校被南安市委、市府批准为“示范学校”,2004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示范学校”。二是抓好老年体育协会工作。各村都成立老年体育协会,积极开展各种老年体育活动。在元宵节、元旦、国庆、中秋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落成典礼 , 组织全镇各村老体协参加球类(三球)、太极拳剑、南音、舞蹈等项目的现场表演,确保老年体育活动的活跃开展,指导和推动基层、社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地推动了我镇文体活动的发展。今年10月1日,镇党委以大洋村老年活动中心庆典为契机,组织全镇各村书记、主任及各村老协会会长到集新村、葵山村、东林村、都心村等新建村活动中心现场参观,然后集中于大洋村参加落成庆典,并召开全镇老龄工作会议,推进老龄事业蓬勃发展。三是抓好镇关工委工作。为加强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的工作。镇关工委动员大多数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积极协助各小学办好“家长学校”,使家庭、社会、学校融为一体,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协力,并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发挥老年人同志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作用,采取家教、帮教等形式,重点抓好失学、失业、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我镇关工委2003年被泉州市委、市府授于“先进单位”、2004年被授于全市基层创“五好”先进单位。


2005年元月19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