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的思想汇报:我看农村改革的意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6:52:04阅读:
字号:小|大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的党课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在中国,农村改革问题可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改革问题。譬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保改革,还有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都很重要,但这些改革还是属于局部领域的、一个大的方面的改革。相对于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国农村改革则不同了,它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道路,历经风雨取得巨大成就。30年成就起步于农村改革,又受制于农村改革。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上考虑,中国下一个30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起步于哪里?新的战略突破口在哪里?再过30年,也就是到了2038年,已接近于本世纪中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目标是要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等发达国家是个什么含义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呢?
在已走过的3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9%-10%的高增长;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为了达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我们还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约为6%-7%)。考虑到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难度就会加大;再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总量,人均gdp的指标要上去难度会更大;而人均gdp提高最大难度在农村。因为中国人口总量的约60%-70%在农村,即我国现有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我认为我国农民工群体仍应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群体的法定身份、主体消费和基础财产都还在农村)。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活力,如果不能再次更高水平地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中国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我们一方面自豪于已有的奇迹,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奇迹背后的困难和再发展的难度。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再次把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农村改革,再次向全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对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具有核心的、战略的、全局性的意义。
从国际经验来看,或从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实地考察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来看,发达国家之所谓发达,不仅表现在工业和城市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们的农业和乡村建设也达到了现代化程度。可以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生活水平同质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乃至衣着打扮基本相同,你很难分清谁是城市人谁是农村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保障等主要社会福利上享有同等待遇,如可以常常看到校巴接送乡村的孩子上学;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化,即道路、水电通信管道、大型超市等与城市同步同标准地建设。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中国已经有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青岛、大连、苏州、厦门等东南沿海一长串的现代城市,但中西北部大多数的农村却还非常落后,更不用说城乡二元结构在管理体制上、在公共财政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了。对这种现象,有评论说“中国城市像欧洲,中国农村像非洲”。从这个国际比较中,更能说明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更说明中央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是抓住了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的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
我们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好的经验,又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我国国情,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的道路;这个道路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模式。
通过这样的党课学习,我每天都在进步,我渐渐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我深知我在思想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都饱含着党组织对我的殷切希望。我请党组织放心,我会不断前进的!
汇报人:王学
2008年10
今天的党课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在中国,农村改革问题可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改革问题。譬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保改革,还有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都很重要,但这些改革还是属于局部领域的、一个大的方面的改革。相对于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中国农村改革则不同了,它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道路,历经风雨取得巨大成就。30年成就起步于农村改革,又受制于农村改革。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上考虑,中国下一个30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起步于哪里?新的战略突破口在哪里?再过30年,也就是到了2038年,已接近于本世纪中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目标是要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等发达国家是个什么含义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呢?
在已走过的3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9%-10%的高增长;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为了达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我们还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约为6%-7%)。考虑到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难度就会加大;再考虑到中国的人口总量,人均gdp的指标要上去难度会更大;而人均gdp提高最大难度在农村。因为中国人口总量的约60%-70%在农村,即我国现有8亿左右的农村人口(我认为我国农民工群体仍应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群体的法定身份、主体消费和基础财产都还在农村)。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活力,如果不能再次更高水平地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中国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我们一方面自豪于已有的奇迹,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奇迹背后的困难和再发展的难度。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央再次把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农村改革,再次向全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对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具有核心的、战略的、全局性的意义。
从国际经验来看,或从我们对发达国家的实地考察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来看,发达国家之所谓发达,不仅表现在工业和城市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们的农业和乡村建设也达到了现代化程度。可以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已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生活水平同质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乃至衣着打扮基本相同,你很难分清谁是城市人谁是农村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保障等主要社会福利上享有同等待遇,如可以常常看到校巴接送乡村的孩子上学;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化,即道路、水电通信管道、大型超市等与城市同步同标准地建设。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中国已经有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青岛、大连、苏州、厦门等东南沿海一长串的现代城市,但中西北部大多数的农村却还非常落后,更不用说城乡二元结构在管理体制上、在公共财政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了。对这种现象,有评论说“中国城市像欧洲,中国农村像非洲”。从这个国际比较中,更能说明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更说明中央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是抓住了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的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
我们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好的经验,又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我国国情,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的道路;这个道路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模式。
通过这样的党课学习,我每天都在进步,我渐渐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我深知我在思想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都饱含着党组织对我的殷切希望。我请党组织放心,我会不断前进的!
汇报人:王学
2008年10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