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其它范文 -> 正文

工商改变观念推进四化建设经验交流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12 17:05:56阅读:
字号:|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近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工商系统的特殊情况,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的意见》。当前在工商系统推进“四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工商部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需要;是适应政府“大部制”改革和工商局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是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是全面履行职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是改变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的需要;是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需要。
目前,在工商系统推进“四化”建设虽然有许多有利因素,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工商部门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性的做法,这些习惯性的做法,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我们有些人还把它当成宝贝,加以弘扬,如随意扣留当事人的财物、行政处罚案件先执行后下处罚决定、收费凭感觉等。“四化”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不断克服一些不良的惯性做法,不断破除墨守陈规、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其次,是经费体制上的障碍。目前工商系统的财务收支虽然是“两条线”,但市、县两级工商局仍然存在“收费”养人,“罚款”养人的现状,因此在工商系统难免会出现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收费上,甚至因此还会出台一些与“四化”建设要求不一致、非“理性”的措施。第三,队伍素质跟不上“四化”发展的要求。历史上工商局出现过许多“收费能手”,但“执法能手”、“办案能手”、“监管能手”不多。特别是我国入世后,对工商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人员素质要求更高,尤其需要法律、计算机、食品检测、会计、外语等各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这些专业性人才,工商系统现有的队伍中十分缺乏,只有通过公开招考的办法才能解决。但由于公务员编制有限,只有等到现有公务员空出编制后,才会有指标招考,这确实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第四,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的障碍。多年来,工商系统的行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四化”的要求相差较大,因此,要加速改变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的速度,扎实有效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国家工商总局对“四化”建设的内容有一个指导性意见,其内容涵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能,但笔者认为基层工商系统应突出抓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市场监管与消费维权等重点。
1.行政许可方面。一是要依法登记,重点把握好需要前置审批的事项,特别是一些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事项,尤其要注意,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办理。二是严格登记管理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登记注册事项,不得随意增减程序,登记流程和注意事项要向社会公布,不能搞暗箱操作,要实行“阳光”作业。三是进一步完善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规范分层和分类标准,完善登记制度和管理行为,明确县级局与工商所的登记权限和范围。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重点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和综合治理的无照经营查处、规范工作机制。
2.行政处罚方面。一是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二是严格按程序实施行政处罚,从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听证、执行、回访等都要有严格程序和工作流程,特别要将案件调查、案件审查决定、执行三分离。办案机构(人员)只负责案件调查,不能与当事人商定处罚意见。审查决定机构(人员)不直接参与案件的调查,只负责案件审查和处罚决定,大案、要案实行集体研究决定。执行机构(人员)负责案件的执行和落实,这样就有可能从制度上预防自由裁量权滥用和腐败的产生。三是完善行政处罚过错赔偿和个人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预防过错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不被侵犯。四是要规范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工商系统实施行政处罚的文书要按照《行政处罚书》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的要求设置制作。3.行政收费方面。一是依法征收,要按照法定的项目和标准征收,没有法定的依据不能征收,严禁搭车收费。二是要推行“阳光收费”,重点规范定费、缴费、公示、减免等事项的操作规程,《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全面推行阳光收费实施办法(暂行)》,已对定费、缴费、公示、减免作了明确规定,操作性很强,关键是工商所要抓落实。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