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洲际导弹自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15阅读:
字号:|
 
课题:
《洲际导弹自述》(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洲际导弹自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是我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朱毅麟研究员。
这篇科普说明文,以拟人手法,采取洲际导弹“自述”的方式,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对洲际导弹的结构、性能和发展过程作了全面、简要而又通俗易懂的说明。这种自述方式,拉近了洲际导弹这一陌生事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说明更加形象具体,更容易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学生分析:
对于刚刚迈入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是他们的特点,一切新鲜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科技知识。本文是一篇介绍洲际导弹知识的科学小品,语言又不乏幽默和趣味性,这对于刚刚接触说明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阅读事物说明文的很好范例,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与情趣。况且,学生已学过了两篇说明文,初步具备了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相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一定会加深他们对说明文的理解与把握。
教学设想: 
针对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可让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洲际导弹的资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自由提出研讨问题,再拿到课堂上来交流,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进行点拨,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理念:
1、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的资料,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洲际导弹的一般知识。
2、学习本文特殊的表述方式和拟人化的写法。
3、学习本文恰当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以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 通过阅读《季风自述》,进一步认识“自述”这一表述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尖端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
  拟人化的写法和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洲际导弹形成直观认识。
教学突破:
  利用辐射阅读文章《季风自述》来加深对拟人化写法和多种多样说明方法的学习,以突破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形象直观地了解洲际导弹,以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洲际导弹的资料;
2、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辐射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地对空导弹、地对地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空导弹、洲际导弹的图片,引入本课《洲际导弹自述》的学习。
二、 朗读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一下洲际导弹,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检查阅读效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威慑(   )    贻(    )误        比拟(     )      我行我素(     )
  (2)你认为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介绍了“洲际导弹”的哪些知识?
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思考课后习题一。
4、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
(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若不能解决再由教师进行点拨)
三、 解读探究
1、 默读思考:
大家已认识到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自述”性表述方式。那么,请你想一想文章为什么要用这种表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合作探究,解读语言特色
(多媒体课件展示)读一读,思考下列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957年8月,我在苏联出世。
(2)我锥形的脑袋里装的是核弹,人称弹头。
(3)制导系统是我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指挥我沿着规定的路线飞向目标。
指导学生再从文中寻找其它例句分析揣摩。
四、 延伸拓展
1、 阅读辐射文章《季风自述》,进一步理解“自述”这种表述方式。
提出问题:本文与课文相比在语言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五枚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此时,导弹便成了侵略的工具,我们该怎样看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一侵略行径? 对此,我们有何打算?
五、本课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

六、 板书设计


洲际导弹自述
朱毅麟
结构:发动机、制导系统、弹体结构
 拟人手法  性能:威力大、速度快、飞得高、误差小   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发展过程:1957年;60年代;70年代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