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同步教案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5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学习女娲、夸父、精卫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突破方法:
重点:在学生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三篇神话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们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在这三个故事中塑造了三个传诵勇敢的美德几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另外,本文是文言文,语言精练,文笔简约。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分析《女娲补天》
第2课时:简析后两则神话,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多媒体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故事)
导语: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则中国古代神话。
(板书):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看故事,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
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是神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引出对神话的认识。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看第一则神话《女娲补天》
1、自由大声地朗读,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如果有读不准的地方,请标示出来。
(多媒体提示: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2、朗读成果展示
教师也及时补充点评
3、全班齐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标示读不准的地方。
有读不准,读不通顺的地方首先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2-3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生听读并给予评价。
大声地齐读课文
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大意,为译文打基础。
再读课文,梳通文意
1、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梳通文意。
教师点拨并加以补充归纳
再次朗读课文,完成任务
(1)依照注释,在文中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重点句子的意思。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各组进行讨论交流
(1)提出本组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其他组帮助共同解决。
(2)各组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派代表翻译,班内交流。
(3)总结翻译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分析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
(多媒体出示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补天采取了哪些行动?
(3)女娲补天的结果如何?
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女娲这个人物的理解。
教师适当点拨并摘要板书
3、把握文章主题
4、赏析写作特色
文章除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多媒体提示:可以从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等方面谈)
教师深入到各组与同学共同探讨。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回答问题。
各抒己见,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口语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采取分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1、“迷你考场”
各组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相关问题,然后向其他组提问。
2、“故事擂台”
先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再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
3、“背诵比赛”
各组推举人选参加背诵比赛。
教师在活动中记录成绩,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从字、词、句、人物、主题等各方面自己设计问题,并提出问题,要求其他组回答。
先组内举荐,再全班交流。
各组积极参加背诵比赛,并且互相进行评价。
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且培养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女娲的精神,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布置作业:
1、把本课精要内容总结在学习卡片上。
2、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预习《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
学生课下完成
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上节课的学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予评价
2、导语:
看来,女娲这个女英雄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结识两位神话形象——夸父和精卫鸟。
(板书:夸父、精卫鸟) 生各抒己见
如:词句解释,课文背诵,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等
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自然引出新课,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练口语表达能力。
读课文串译:
预习成果展示
(多媒体出示展示项目)
1、课文朗读
2、词句解释
3、全篇串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预习成果,然后选择自己最拿手的项目,推荐人选全班交流展示。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的不同感情色彩。
2、三则故事中塑造了三个千载传诵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教师摘要板书
3、三个形象中,令你最感动的是谁?为什么?
教师适当引导,力求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有更多收获。
通过朗读,合作探究,交流体会。
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对人物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他生可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辩论。
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文中形象的理解
在讨论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展链接:
除了这三则神话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生动。
讨论探究:
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
(多媒体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其它中国神话。
合作探究,交流成果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同时扩大知识面。
让学生通过本环节对神话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神话故事奠定良好基础。
课堂小结:
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抒发内心感受。(可吟诗,可歌咏,也可赠联……) 培养手脑联动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特长。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身边的人听。 课下完成 巩固强化,积累知识,继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女娲 夸父 精卫鸟
拯 勇 敢
救 敢 于
人 无 搏
类 畏 斗
人类对自然的抗争
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又是文言文,对刚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第一则故事为突破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同学们轻松地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及时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分析后两则神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比较阅读让同学们对三个形象有了深入理解,对文章把握得更牢固。
通过竞赛、分组活动等形式组织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比较肤浅,缺乏深度,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在课上及时点拨。在朗读技巧上还有待进一步指导,还要注意普通话的训练。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关于神话的一般知识。
2、掌握本文文言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学习女娲、夸父、精卫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突破方法:
重点:在学生朗读、复述、背诵和比较阅读中加深理解。
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的三篇神话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反映了我们古代神话创作的一般规律。在这三个故事中塑造了三个传诵勇敢的美德几千年的动人形象。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善良、执著、勤劳、。另外,本文是文言文,语言精练,文笔简约。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分析《女娲补天》
第2课时:简析后两则神话,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
(多媒体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故事)
导语:中国神话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则中国古代神话。
(板书):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看故事,认真思考问题并回答。
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是神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引出对神话的认识。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看第一则神话《女娲补天》
1、自由大声地朗读,力求做到读得准确流利。如果有读不准的地方,请标示出来。
(多媒体提示: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读破)
2、朗读成果展示
教师也及时补充点评
3、全班齐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并标示读不准的地方。
有读不准,读不通顺的地方首先提出,师生共同解答。
2-3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其他生听读并给予评价。
大声地齐读课文
培养学生读文言文的语感,在听和读中了解故事大意,为译文打基础。
再读课文,梳通文意
1、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梳通文意。
教师点拨并加以补充归纳
再次朗读课文,完成任务
(1)依照注释,在文中标注重点词语的意思。
(2)翻译重点句子的意思。
(3)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各组进行讨论交流
(1)提出本组在翻译时遇到的困难,其他组帮助共同解决。
(2)各组选择自己读懂的句子,派代表翻译,班内交流。
(3)总结翻译规律。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分析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
(多媒体出示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补天采取了哪些行动?
(3)女娲补天的结果如何?
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女娲这个人物的理解。
教师适当点拨并摘要板书
3、把握文章主题
4、赏析写作特色
文章除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外,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多媒体提示:可以从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等方面谈)
教师深入到各组与同学共同探讨。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从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回答问题。
各抒己见,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题。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口语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采取分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1、“迷你考场”
各组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相关问题,然后向其他组提问。
2、“故事擂台”
先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话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再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评选故事大王。
3、“背诵比赛”
各组推举人选参加背诵比赛。
教师在活动中记录成绩,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从字、词、句、人物、主题等各方面自己设计问题,并提出问题,要求其他组回答。
先组内举荐,再全班交流。
各组积极参加背诵比赛,并且互相进行评价。
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并且培养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女娲的精神,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进一步进行思想教育。
布置作业:
1、把本课精要内容总结在学习卡片上。
2、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预习《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
学生课下完成
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上节课的学习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予评价
2、导语:
看来,女娲这个女英雄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再来结识两位神话形象——夸父和精卫鸟。
(板书:夸父、精卫鸟) 生各抒己见
如:词句解释,课文背诵,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等
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自然引出新课,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练口语表达能力。
读课文串译:
预习成果展示
(多媒体出示展示项目)
1、课文朗读
2、词句解释
3、全篇串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交流预习成果,然后选择自己最拿手的项目,推荐人选全班交流展示。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阅读:
1、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则故事,体会三则故事的不同感情色彩。
2、三则故事中塑造了三个千载传诵的动人形象,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教师摘要板书
3、三个形象中,令你最感动的是谁?为什么?
教师适当引导,力求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有更多收获。
通过朗读,合作探究,交流体会。
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对人物的理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他生可以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辩论。
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对文中形象的理解
在讨论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展链接:
除了这三则神话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最生动。
讨论探究:
劳动人民为什么创造神话?
(多媒体提示: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古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 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其它中国神话。
合作探究,交流成果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同时扩大知识面。
让学生通过本环节对神话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神话故事奠定良好基础。
课堂小结:
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抒发内心感受。(可吟诗,可歌咏,也可赠联……) 培养手脑联动的能力,有利于发挥特长。
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则神话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身边的人听。 课下完成 巩固强化,积累知识,继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
女娲 夸父 精卫鸟
拯 勇 敢
救 敢 于
人 无 搏
类 畏 斗
人类对自然的抗争
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又是文言文,对刚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本课在设计教学时,以第一则故事为突破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同学们轻松地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及时运用这些方法独立分析后两则神话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比较阅读让同学们对三个形象有了深入理解,对文章把握得更牢固。
通过竞赛、分组活动等形式组织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有些问题学生回答比较肤浅,缺乏深度,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在课上及时点拨。在朗读技巧上还有待进一步指导,还要注意普通话的训练。
史万浩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