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6阅读:
字号:小|大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课文,理解内容,从中了解鲁迅童年的足迹。
2、揣摩本文语言的准确、真切、生动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
2、难点:描写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适当感知即可,无须深究。
三、课前准备
1、读准字音,特别是下列加点字的音,并且抄写这些词语。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书塾
2、读顺文章,尤其是引用的古文。
四、教学过程
1、开课导语
鲁迅先生小时侯,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知道叫什么园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百草园”)鲁迅11岁前是在这里度过的。12岁那年他去上了私塾学堂,知道他当时读书的地方叫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味书屋”)鲁迅在这里度过了6年。人到中年的时候,鲁迅难忘这两段生活,便写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补上“从”、“到”二字)。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的童年,探寻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2、感知理解
(1)放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 ……的
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答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大致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完全正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刚才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美丽的”(或其他),三味书屋是“单调的”(或其他)。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学生可能众说纷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说法)
(3)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这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结合课后练习一,学生分组讨论,不论学生赞成哪一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可以赞成其中一说,如果推翻现成的说法自己重立一说更为可贵。
(以上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活动)
3、自主探究
(1)阅读课文,挑选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片段等,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重点把握住两个自然段(第二段和第七段)里的内容。
例如:
写得好的词语:“光滑”,这既写出了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又写出了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
写得好的句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子先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内容上强调了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又遑论其他地方,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写得好的片段:“扫开一块雪,……便罩住了”,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2)对本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生问生答,生问师答,也可以是师问生答。
4、拓展延伸
选取游戏、活动或劳动的过程,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比一比谁用得准确。
[辅助材料1——评价鲁迅]
1、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 家。
——郁达夫
2、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
3、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淹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杨曾宪
[辅助材料2——引文浅析]
鲁迅引文浅析(网上摘录)
引用典章文句的现象在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中出现多次,有必要作这方面的专门研究。鲁迅先生早年曾受教于绍兴城里一个以严厉著称的私塾──三味书屋 ,在那里,他在先生的严厉要求下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古代经籍,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形成了很强的驾驭文字的功力,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援引一些古诗文章句,而理解这些古诗文章句的内涵和思想折光对学生理解先生作品主题和情感,对我们语文教师了解先生作品折射出的教育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下面,笔者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引文作出简要的诠解:
一、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 ,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出自《论语•述而》,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身体》,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就说‘(那个缺口)就像一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经•韩卦》,由“初九潜龙勿用”和“上九亢龙有悔”二句爻辞杂糅而成。“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君子应韬光隐晦以待时机”;“上龙亢龙有悔”意思是“人应以亢满为戒,注意物极必反的道理。”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中国古代典藉文献中最艰涩难懂的《尚书》中的《禹贡》篇,原文不在一起,而是由“厥土惟涂泥”;“厥赋下上(上)错”;“厥贡……厥包橘、柚,锡贡”和“厥名包匦、青茅”诸句拼合而成。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上述四句,都是旧时书塾读物中一些极艰深难懂的文句,且无句读。蒙童们读这些句子时根本不知所云,常常读错背错,而且错得离谱可笑就情所难免了。鲁迅先生这样写,这样对“死读书”的效果进行生动的再现,不仅反映了旧私塾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学习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教育制度,目的在于评击旧教育制度对青少年思想的束缚、误导和毒害,评击旧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呆板和无聊。同时,对我们有些在教学中手段匮乏、方法不多的教师,依然有着极强的警示作用。
二、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不过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原作“倾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以致读错了字词也浑然不觉不以为意;从内容上看,诵读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谓情致高雅的正宗诗文,倒是那种充满狂放情致的近代诗赋。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潜心从事蒙学教育,远离官场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白品格。同时,对照课文,寿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罚跪的规则”,连孔子的牌位也没有,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和开明,反映了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的对“正统”的封建教育的怠慢和疏离。也折射着作者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认识、批判和情感。
课后反思:
1、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课文,理解内容,从中了解鲁迅童年的足迹。
2、揣摩本文语言的准确、真切、生动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品味语言。
2、难点:描写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适当感知即可,无须深究。
三、课前准备
1、读准字音,特别是下列加点字的音,并且抄写这些词语。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觅食 竹筛 渊博 鼎沸 倜傥 书塾
2、读顺文章,尤其是引用的古文。
四、教学过程
1、开课导语
鲁迅先生小时侯,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知道叫什么园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百草园”)鲁迅11岁前是在这里度过的。12岁那年他去上了私塾学堂,知道他当时读书的地方叫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三味书屋”)鲁迅在这里度过了6年。人到中年的时候,鲁迅难忘这两段生活,便写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补上“从”、“到”二字)。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的童年,探寻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2、感知理解
(1)放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 ……的
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答案可以是多样的,只要大致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完全正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刚才为什么认为百草园是“美丽的”(或其他),三味书屋是“单调的”(或其他)。并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学生可能众说纷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说法)
(3)作者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这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结合课后练习一,学生分组讨论,不论学生赞成哪一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可以赞成其中一说,如果推翻现成的说法自己重立一说更为可贵。
(以上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活动)
3、自主探究
(1)阅读课文,挑选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片段等,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重点把握住两个自然段(第二段和第七段)里的内容。
例如:
写得好的词语:“光滑”,这既写出了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又写出了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
写得好的句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子先用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内容上强调了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又遑论其他地方,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写得好的片段:“扫开一块雪,……便罩住了”,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2)对本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生问生答,生问师答,也可以是师问生答。
4、拓展延伸
选取游戏、活动或劳动的过程,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比一比谁用得准确。
[辅助材料1——评价鲁迅]
1、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 家。
——郁达夫
2、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
3、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淹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杨曾宪
[辅助材料2——引文浅析]
鲁迅引文浅析(网上摘录)
引用典章文句的现象在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中出现多次,有必要作这方面的专门研究。鲁迅先生早年曾受教于绍兴城里一个以严厉著称的私塾──三味书屋 ,在那里,他在先生的严厉要求下熟读了“四书”、“五经”等古代经籍,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形成了很强的驾驭文字的功力,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往往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地援引一些古诗文章句,而理解这些古诗文章句的内涵和思想折光对学生理解先生作品主题和情感,对我们语文教师了解先生作品折射出的教育思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下面,笔者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引文作出简要的诠解:
一、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 ,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出自《论语•述而》,应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
2、“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身体》,应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就说‘(那个缺口)就像一个狗洞大开着’。”
3、“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经•韩卦》,由“初九潜龙勿用”和“上九亢龙有悔”二句爻辞杂糅而成。“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君子应韬光隐晦以待时机”;“上龙亢龙有悔”意思是“人应以亢满为戒,注意物极必反的道理。”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摘自中国古代典藉文献中最艰涩难懂的《尚书》中的《禹贡》篇,原文不在一起,而是由“厥土惟涂泥”;“厥赋下上(上)错”;“厥贡……厥包橘、柚,锡贡”和“厥名包匦、青茅”诸句拼合而成。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为下等里最上的一级,好坏交错;那进贡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我们可以如下断句:“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上述四句,都是旧时书塾读物中一些极艰深难懂的文句,且无句读。蒙童们读这些句子时根本不知所云,常常读错背错,而且错得离谱可笑就情所难免了。鲁迅先生这样写,这样对“死读书”的效果进行生动的再现,不仅反映了旧私塾学习内容的枯燥乏味,学习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教育制度,目的在于评击旧教育制度对青少年思想的束缚、误导和毒害,评击旧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呆板和无聊。同时,对我们有些在教学中手段匮乏、方法不多的教师,依然有着极强的警示作用。
二、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不过引用句子和原文略有出入:“铁如意”原作“玉如意”;“颠倒”原作“倾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以致读错了字词也浑然不觉不以为意;从内容上看,诵读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谓情致高雅的正宗诗文,倒是那种充满狂放情致的近代诗赋。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潜心从事蒙学教育,远离官场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白品格。同时,对照课文,寿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罚跪的规则”,连孔子的牌位也没有,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和开明,反映了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的对“正统”的封建教育的怠慢和疏离。也折射着作者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的认识、批判和情感。
课后反思: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