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41阅读:
字号:小|大
一、口头作文的意义
有人说,当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弹、电脑和口才。确实,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越来越频繁,过去必须借助文字才能传递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地可以通过电波传导。我们青少年正面临着现代化传声技术的“挑战”,世界正进入“人”“机”对话时代,从而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说话要求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否则机器就不会按你的意思办事。可见,口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武器。
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太过于缺乏和疏忽了。特别是中学阶段,往往只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而忽略了口头作文的训练。认为说话大家都会说,口头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事。而实际上我们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几句连贯的话,表达一定的内容,往往是词不达意,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没有条理,想到哪说到哪等等,这样的学生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吗?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口头作文的指导不容忽视。
二、口头作文的指导
1、 口头作文指导的途径
口头作文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平时说话、交流就可看作是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因此,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指导。例如要求学生平时说话要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有语病的话,不说口头禅,特别是爱说粗话的同学,要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要禁止不文明的语言等等。
课堂上的口头作文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前三分钟。
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朗读一首诗,介绍一本书,讲一个小故事、一则新闻或者围绕某个话题说几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占用的时间不多,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说,锻炼学生的胆量,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别小看了这三分钟,有些同学平时作文写得不错,可一让他上台,却金口难开,忸怩腼腆,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这种拘谨木讷的人如果不能在口头表达上有所突破的话,对他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2)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讲读课文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A、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B、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C、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3)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训练什么就训练什么,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2、口头作文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大纲的编排及要求,设计出口头作文训练的序列,有计划、有顺序、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口头作文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仿照“不必说……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说一段《我们的学校》、《我的小天地》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五分钟完成口头作文。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会有所突破,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也有很大的影响。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
“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如:放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描述。可以从人、车、声音、心理活动等几方面指导拓展。通过这样的拓展练习,学生懂得如何把事情写具体,对于如何把文章写生动很有帮助。
“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作文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口头作文的过程当中,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气氛民主,关系融洽,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说得开心,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不再为写作皱眉头了。
三、口头作文的训练
1、 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
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有的人与人交际或当众讲话,往往手足无措,体态不佳,这就需要经常对照镜子练习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并练习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密切配合。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后,口头表达的各个方面能力就比较均衡了。下面具体谈谈几个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 正音、辨字。
一个人说出话来,错字连篇,那岂不是要出洋相。平时遇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切忌“有边读边,没边读上下”,如:如火如荼(tú)不能读成茶(chá),刘禅(shàn)不读(chán)。一些汉字当姓氏的时候,有不同的读法,这也要注意,如朴要读成(piáo)不读(bǔ)。所以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遇到不懂的要查字典,平时做一些积累。
字正归音:汉语拼音是由声母与韵母构成的,发声母时要短促有力,韵母要饱满响亮,韵尾不要拉调,要干净利落。这样念出来的音才能圆润、悦耳,即所谓的“字正腔圆”。可用绕口令训练自己的吐字。或用“贯口”进行训练,即在不明显换气的情况下,用富有节奏感的较快语速说下去,可以训练吐字的清晰度、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如(由慢到快):多,新年欢乐多四方喜讯多城市发展多农村建设多,机械多水利多化肥多良种多绿化多粮食多。现在是:能人多强人多新星多新秀多,大经理多企业多博士多硕士多教师多专家多,做学问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更多,读书的多不读书的也多,考托福的多烤羊肉串的也多吃羊肉串的更多!
(2) 节奏控制
I、恰当地停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恰如其分地停顿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好的停顿确有很强的表情、表义的功能,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而且不恰当的停顿还能引起误解。
下面句子如何停顿才恰当,请改正:
①南靖县大胆/更新用人制度。
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③已经考完的和尚/未考完的同学都要来学校。
II、说话的节奏:说话时如果节奏过于松散缓慢,听者的注意容易涣散;如果节奏过快,像连珠炮一样咄咄逼人,又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 表达的内容、语境的不同,节奏也应该不同。
一般来说,浅显的文字快于艰深;描述快于阐述;议论快于抒情;激烈快于轻松;欢愉快于忧伤;活泼快于持重……。平时可选取一些短文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
(3) 声气传情
不同的发声方式,不同的气息状态,可以形成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波兰女演员到英国,几位贵妇人请吃饭,饭前请她表演。女演员正看菜单,就朗诵了一段台词。虽然大家都不懂波兰语,但都被她声情并茂的朗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的丈夫却笑着对大家说:“她刚才朗诵的是她手上的菜单。”这就是声气传情的魅力。
训练:分别用爱、恨、喜、怒、悲、急、惧、疑的语气朗读下面的诗。
致青年朋友
不要,不要应允那轻风,它们今天在你耳边温柔絮语,明天又向别人诉说衷情。/不要,不要许诺那轻云,它们今天飘在你的头顶,明天又向别人投下笑影。/不要,不要委身给流水,它们今天戏弄你的纤足,明天又同别人的脚跟调情。/要爱,就爱那高山,要爱,就爱那大海,它们虽然粗犷、冰冷,却爱得深沉、坚定。
(4) 体态语言
人的表情身姿态势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能有效辅助有声语言,包括表情、动作和眼神。平时看影视时可适当地模仿一些演员的手势与表情。不同的神态透露出不同的情感。请试着猜一猜下面的神态可能透露了什么?
听着听着,目光短浅凝滞住了。(走神了)
听着听着,眼睛忽然湿润了。(被深深打动了)
听着听着,身子不停地扭动起来。(不自在或不以为然)
听着听着,忽然眼睛闪动了一下,向别处看去。(否定你的看法)
听着听着,眼珠转动,不自觉地搓手。(表示决定参与此事)
听着听着,一面点头,一面打哈欠。(表示敷衍性的认同或承诺)
也可自己选择一些文章,边朗读边设计一些手势、动作。
2、 思维能力的训练
A、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逼问快答:
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
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你的爱好是什么?这个爱好是怎么形成的?这个爱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这个爱好为什么至今没有转移?你的烦恼是什么?你最珍惜的是什么?你最讨厌的是什么?你最崇尚什么?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你平时经常想的是什么?你做人的信条是什么?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自己?听到闲言碎语你如何对待?你是喜欢春天还是冬天?你是不是开始觉得金钱并非微不足道了?
100秒限时答问:请同学设计一组常识性或“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然后向你快速提问,你作快速流畅的回答,看在100秒钟内能回答出多少问题。例题略(可参考中央台《幸运五十二》的做法)
B、思维的生动性训练:人的头脑是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当表达迫切地要用到它时,它却总是躲躲闪闪不“蹦”出来,或者姗姗来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那么就应该对头脑里“库存”的语言材料经常地翻翻新,叙叙旧,免得忘了。
I、语词荟萃训练:近义词描摹:说“冷”偏不说“冷”。就是说到“冷”时,偏不出现“冷”这个字,而用其他 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摹。
例:说“冷”不说“冷”。
冬天的早晨,北风打着尖厉的口哨,夹着寒气凉飕飕地扑面而来。北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玉屑似的雪末儿飘在脸上,凉冰冰的。……
还有成语接龙,词语接龙。俗语、谚语接龙等等。
II、速喻明理:人们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善于打比方,是一种语言的智慧。可常做这方面的训练,如:
试运用比喻,在五分钟内把下面的几段话讲完:
1、 废话说了不少有何用?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比方说(井中的青蛙呱呱叫有谁注意?棚里的公鸡天亮时只啼叫一两声,人们就起床了)
2、 你常缺课是不行的,科学知识有个系统,不能缺课,这好比(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重要,掉一环都不行)
3、 中学时代不能偏科,各门知识都重要,比方说(一个水桶,少一块就盛不了水)
4、 光听课不复习巩固,是学不好真本领的。这好比(熊瞎子掰玉米棒)
C、思维拓展训练:I、突破惯性训练:人们的惯性思维认为“砖头”是用来造房子的。请你用1分钟说出“砖头”的其他10种用途。人们认为老鼠是害人精,偷吃粮食,损坏衣物。请以“老鼠的贡献”为题说一段话。
II、反向思辨,并作独白式的讲述:如三个和尚没水喝——错,三个和尚有水喝。讲述:三个和尚肯定有水喝,没水喝是“大锅饭”造成的。只要注意劳动调配,明确分工,奖优罚劣,建立岗位责任制,有的挑,有的抬,有的找水源,有的烧水,不仅有质量很好的水喝,而且生活会大大改善。
良药苦口——“良药”应当“甜口”;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3、 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的,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课虽说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整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实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只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笔者在进行口头作文的指导当中,一直苦于可供参考与选择的材料太少,没有一个系统的口头作文的指导材料,在此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与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使更多的同行们能够更加重视口头作文,使作文教学之路更宽、更精彩。
联系地址:福建省龙海市角美中学 李瑄瑄
有人说,当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弹、电脑和口才。确实,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越来越频繁,过去必须借助文字才能传递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地可以通过电波传导。我们青少年正面临着现代化传声技术的“挑战”,世界正进入“人”“机”对话时代,从而对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说话要求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否则机器就不会按你的意思办事。可见,口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武器。
但是,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太过于缺乏和疏忽了。特别是中学阶段,往往只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而忽略了口头作文的训练。认为说话大家都会说,口头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事。而实际上我们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几句连贯的话,表达一定的内容,往往是词不达意,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没有条理,想到哪说到哪等等,这样的学生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吗?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口头作文的指导不容忽视。
二、口头作文的指导
1、 口头作文指导的途径
口头作文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平时说话、交流就可看作是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因此,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指导。例如要求学生平时说话要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有语病的话,不说口头禅,特别是爱说粗话的同学,要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要禁止不文明的语言等等。
课堂上的口头作文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前三分钟。
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朗读一首诗,介绍一本书,讲一个小故事、一则新闻或者围绕某个话题说几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占用的时间不多,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说,锻炼学生的胆量,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别小看了这三分钟,有些同学平时作文写得不错,可一让他上台,却金口难开,忸怩腼腆,甚至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这种拘谨木讷的人如果不能在口头表达上有所突破的话,对他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2)结合讲读课进行训练。
讲读课文时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A、教学生字词时,可以选择几个词语,让学生连词成句或连词成段,表达一个意思。这既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B、讲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再现情景、补充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C、讲完课文后,请学生谈体会、感想,联系实际提建议、措施,或者续写课文等,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3)口头作文训练课。
每周至少要安排一节口头作文课,也可以把口头作文课和书面写作课安排在一起。这堂口头作文课要进行一些专项的训练,最好是要订计划,有目的、有序列、有系统地进行。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训练什么就训练什么,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教材或辅导材料会更好。
2、口头作文的指导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大纲的编排及要求,设计出口头作文训练的序列,有计划、有顺序、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口头作文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口头述事的能力。如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发言和交流,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仿照课文的段落或句式说一段话。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仿照“不必说……不必说……单是……”的句式,说一段《我们的学校》、《我的小天地》等。也可以联词成段或口述见闻或对某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进行描述。总之可供训练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很多。通过训练,对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思路的开阔、条理化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着重进行说明事物能力的训练。可以借助资料或实物,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采用一些说明方法,层次清楚地加以说明。可做这样的游戏:叫一个同学到台上看一个实物,没有实物也可在纸上写上实物的名称,(其他同学不能看),由这位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实物的名称,让大家猜猜他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可分小组进行竞赛,学生的兴趣很高。
也可利用资料或课件,看一段风光片,让学生说一段解说词。或者由学生口述每个物品、某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及过程等等。通过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说明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进一步提高述事说明能力,着重训练学生论事说理能力。论事说理要求论点明确,有理有据,有详有略,有说服力。可以就某则新闻或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或针对课文中的某一点谈感想或发表评论。可以围绕“话题”让学生“说说看”。设计如下:课前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话题十个(最好是一周前),并把话题公布出来让学生做好准备。(一个话题还可设计十个子话题或关键词)。上课时,学生按一定顺序上台抽取话题(可分组进行),一组派出一名代表,然后围绕话题及关键词的提示,快速思考,五分钟完成口头作文。学生抽到话题后可自行选择子话题,这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最后由学生评说,再由老师总结。把竞争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与训练,学生没有感到压力,兴趣深厚,训练的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第四阶段,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一阶段是对前三阶段的总结与提高。可采用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等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语言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还要考虑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的配合,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通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将会有所突破,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无疑也有很大的影响。
(2)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口头作文的指导既要有“点”,也要有“线”及“面”。“点”的练习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老师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的训练内容。如学生在景物描写中比较缺乏,就进行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可由炼字、炼词、炼句到景物描写的顺序来训练,这样分细来练,让学生有的放矢,懂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对其写作奠定基础。
“线”的练习相当于扩展训练。要求学生把某件事写具体,或把某个人写生动。如:放学后,校门口真热闹!要求学生进行具体描述。可以从人、车、声音、心理活动等几方面指导拓展。通过这样的拓展练习,学生懂得如何把事情写具体,对于如何把文章写生动很有帮助。
“面”的练习是让学生围绕话题口头成文,跟书面作文相似。要有头有尾、条理清楚。练习时要先列提纲再口述,切不可前后矛盾,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前言不搭后语,这对学生的整体思维及构思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互动原则
口头作文有一个优点,就是互动。它是通过说与听来完成的。学生说,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而在书面作文中,“学生写——老师改”的形式,老师改完后,学生不知道有没有去看,能不能理解,老师不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及时地进行辅导。每次改完作文后,学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作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而每次的口头作文,通过师生的互动,并不亚于老师的一次的作文面批。而学生在大家的帮助下,使自己的口头作文趋于完美,再写成文章,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口头作文的过程当中,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地交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气氛民主,关系融洽,能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说得开心,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不再为写作皱眉头了。
三、口头作文的训练
1、 基本功的训练
有些同学在说话时,我们会觉得听不清楚或感到他说话很平淡。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自身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单项练习。
比如有的人语音含混不清,语速一过快就会把某些音节吃掉,就需要练绕口令和快速朗读;有的人声音弱小、吐字不饱满,缺少力度,就要多练气息控制、声音共鸣和吐字归音;有的人讲话语调平板、节奏感不强,就要着重练习以声传意的基本技巧;有的人讲话不够连贯,不善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那就要着重练习快速反应,即限定时间把某个事物说清楚;有的人与人交际或当众讲话,往往手足无措,体态不佳,这就需要经常对照镜子练习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并练习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密切配合。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后,口头表达的各个方面能力就比较均衡了。下面具体谈谈几个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 正音、辨字。
一个人说出话来,错字连篇,那岂不是要出洋相。平时遇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切忌“有边读边,没边读上下”,如:如火如荼(tú)不能读成茶(chá),刘禅(shàn)不读(chán)。一些汉字当姓氏的时候,有不同的读法,这也要注意,如朴要读成(piáo)不读(bǔ)。所以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遇到不懂的要查字典,平时做一些积累。
字正归音:汉语拼音是由声母与韵母构成的,发声母时要短促有力,韵母要饱满响亮,韵尾不要拉调,要干净利落。这样念出来的音才能圆润、悦耳,即所谓的“字正腔圆”。可用绕口令训练自己的吐字。或用“贯口”进行训练,即在不明显换气的情况下,用富有节奏感的较快语速说下去,可以训练吐字的清晰度、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如(由慢到快):多,新年欢乐多四方喜讯多城市发展多农村建设多,机械多水利多化肥多良种多绿化多粮食多。现在是:能人多强人多新星多新秀多,大经理多企业多博士多硕士多教师多专家多,做学问的人多做生意的人更多,读书的多不读书的也多,考托福的多烤羊肉串的也多吃羊肉串的更多!
(2) 节奏控制
I、恰当地停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恰如其分地停顿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好的停顿确有很强的表情、表义的功能,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而且不恰当的停顿还能引起误解。
下面句子如何停顿才恰当,请改正:
①南靖县大胆/更新用人制度。
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③已经考完的和尚/未考完的同学都要来学校。
II、说话的节奏:说话时如果节奏过于松散缓慢,听者的注意容易涣散;如果节奏过快,像连珠炮一样咄咄逼人,又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 表达的内容、语境的不同,节奏也应该不同。
一般来说,浅显的文字快于艰深;描述快于阐述;议论快于抒情;激烈快于轻松;欢愉快于忧伤;活泼快于持重……。平时可选取一些短文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
(3) 声气传情
不同的发声方式,不同的气息状态,可以形成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波兰女演员到英国,几位贵妇人请吃饭,饭前请她表演。女演员正看菜单,就朗诵了一段台词。虽然大家都不懂波兰语,但都被她声情并茂的朗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的丈夫却笑着对大家说:“她刚才朗诵的是她手上的菜单。”这就是声气传情的魅力。
训练:分别用爱、恨、喜、怒、悲、急、惧、疑的语气朗读下面的诗。
致青年朋友
不要,不要应允那轻风,它们今天在你耳边温柔絮语,明天又向别人诉说衷情。/不要,不要许诺那轻云,它们今天飘在你的头顶,明天又向别人投下笑影。/不要,不要委身给流水,它们今天戏弄你的纤足,明天又同别人的脚跟调情。/要爱,就爱那高山,要爱,就爱那大海,它们虽然粗犷、冰冷,却爱得深沉、坚定。
(4) 体态语言
人的表情身姿态势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能有效辅助有声语言,包括表情、动作和眼神。平时看影视时可适当地模仿一些演员的手势与表情。不同的神态透露出不同的情感。请试着猜一猜下面的神态可能透露了什么?
听着听着,目光短浅凝滞住了。(走神了)
听着听着,眼睛忽然湿润了。(被深深打动了)
听着听着,身子不停地扭动起来。(不自在或不以为然)
听着听着,忽然眼睛闪动了一下,向别处看去。(否定你的看法)
听着听着,眼珠转动,不自觉地搓手。(表示决定参与此事)
听着听着,一面点头,一面打哈欠。(表示敷衍性的认同或承诺)
也可自己选择一些文章,边朗读边设计一些手势、动作。
2、 思维能力的训练
A、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逼问快答:
设计:请以“我讲我”为中心话题,设计一组涉及个人各方面的快问快答题。以一人问一人答的形式进行,提问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问句可步步进逼,由稍慢到逐步加快,答话要力求短促、中肯、简洁、清晰。
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你的爱好是什么?这个爱好是怎么形成的?这个爱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这个爱好为什么至今没有转移?你的烦恼是什么?你最珍惜的是什么?你最讨厌的是什么?你最崇尚什么?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你最大的乐趣是什么?你平时经常想的是什么?你做人的信条是什么?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自己?听到闲言碎语你如何对待?你是喜欢春天还是冬天?你是不是开始觉得金钱并非微不足道了?
100秒限时答问:请同学设计一组常识性或“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然后向你快速提问,你作快速流畅的回答,看在100秒钟内能回答出多少问题。例题略(可参考中央台《幸运五十二》的做法)
B、思维的生动性训练:人的头脑是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当表达迫切地要用到它时,它却总是躲躲闪闪不“蹦”出来,或者姗姗来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那么就应该对头脑里“库存”的语言材料经常地翻翻新,叙叙旧,免得忘了。
I、语词荟萃训练:近义词描摹:说“冷”偏不说“冷”。就是说到“冷”时,偏不出现“冷”这个字,而用其他 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摹。
例:说“冷”不说“冷”。
冬天的早晨,北风打着尖厉的口哨,夹着寒气凉飕飕地扑面而来。北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玉屑似的雪末儿飘在脸上,凉冰冰的。……
还有成语接龙,词语接龙。俗语、谚语接龙等等。
II、速喻明理:人们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善于打比方,是一种语言的智慧。可常做这方面的训练,如:
试运用比喻,在五分钟内把下面的几段话讲完:
1、 废话说了不少有何用?言不在多达意则灵。比方说(井中的青蛙呱呱叫有谁注意?棚里的公鸡天亮时只啼叫一两声,人们就起床了)
2、 你常缺课是不行的,科学知识有个系统,不能缺课,这好比(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重要,掉一环都不行)
3、 中学时代不能偏科,各门知识都重要,比方说(一个水桶,少一块就盛不了水)
4、 光听课不复习巩固,是学不好真本领的。这好比(熊瞎子掰玉米棒)
C、思维拓展训练:I、突破惯性训练:人们的惯性思维认为“砖头”是用来造房子的。请你用1分钟说出“砖头”的其他10种用途。人们认为老鼠是害人精,偷吃粮食,损坏衣物。请以“老鼠的贡献”为题说一段话。
II、反向思辨,并作独白式的讲述:如三个和尚没水喝——错,三个和尚有水喝。讲述:三个和尚肯定有水喝,没水喝是“大锅饭”造成的。只要注意劳动调配,明确分工,奖优罚劣,建立岗位责任制,有的挑,有的抬,有的找水源,有的烧水,不仅有质量很好的水喝,而且生活会大大改善。
良药苦口——“良药”应当“甜口”;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3、 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上述各种能力训练既是分开的,又是综合的。每一次的口头作文训练课虽说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但整个训练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其实得到的是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只要我们能长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笔者在进行口头作文的指导当中,一直苦于可供参考与选择的材料太少,没有一个系统的口头作文的指导材料,在此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与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使更多的同行们能够更加重视口头作文,使作文教学之路更宽、更精彩。
联系地址:福建省龙海市角美中学 李瑄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