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济南的冬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53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全文,领会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体会作者赋予景物的深厚感情。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 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
教学难点:
1、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到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寒冬,我们的脑海中通常会浮现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凄寒景象,或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般银装素裹的一副景象。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寒冷,反而使人感到有阵阵暖意扑面而来。那么,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欣赏济南冬天的这幅水墨画吧。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茶馆》、《龙须沟》。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因此被称为“人名艺术家”和“语言大师”)。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在北京、天津任教;192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春天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2、走近文本
  师:现在我暂时来充当一名导游,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济南城的景观特点,同学们边听我的介绍,边发挥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济南的画面。
各位旅游,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济南城著名的千佛山,它是由一座座“小山”组成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冬天,这些山挡住了西北风的入侵,所以济南的冬天是不寒冷的。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整个城市“家家听泉,户户插柳”。著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泉水平地涌出,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济南的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济南就是这样一块“宝地”,一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水墨画,难怪作者对济南充满了热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看看济南的冬天具体有哪些特色。
3、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第1段
(2)选取自己喜欢的一段,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3)学生自读。
师:今天请每位同学都来做一回画家,现在请大家背起画架,拿起画笔,想象自己走在冬日的济南城里,边领略一路风景,边思考怎样取景:
    ① 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总体风貌括是什么?再分别选取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观?
  ② 课文第一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明确:
① 温晴
先描写济南冬天总体特点:温晴
接着选取三个图景:日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最后写到济南的水:暖、绿、澄清
② 3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是个宝地
    北平(刮风 寒)  ——  济南 (无风 暖)
    伦敦(多雾 暗)  ——  济南 (响晴 明)
    热带(毒日 热)  ——  济南 (温晴 温)
三、研读探讨
师:用写意画的手法,领略“日光朗照下的山”。
想一想,济南这样的的天气缘于济南什么样的地形?试用笔将济南的地形轮廓画出。
   生:宝地。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师:描写冬日里济南老城、小山和人们的特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词?分别写出了老城、小山和人们怎样的特点? 
   生:晒  睡  醒  ——  暖和舒适
       围  暖和  小摇篮 —— 可爱 充满温情
       含笑 不着急  ——  慈善
   师:这里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试着说说修辞的作用。
   生: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明确:用了比喻、拟人,把济南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可爱,突出温情的特点,同时可看出济南人对山的喜爱,和感激。(是山阻挡了北风)

第二课时
 一、研读3~5段
1、探讨第3段
师:领略了写意画日光朗照的山景,现在我们一起用工笔画来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对于这一段要更仔细地来描绘,要学会运用各种颜料和色彩,将济南城的山涂抹得有形有色,并用心体会语言大师用词的精妙。
现在就以下这些问题作研讨,请同学们合作、讨论:
   (1)全段围绕哪句话展开?
  (2)全段至上而下分别描绘了山的哪些部位?各用了哪些色彩?有什么特色?
(3)全段写“小雪”之妙,妙在何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修辞、色彩、动词)
  明确:
  (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山上——顶白花 看护妇
    山间——全白了 镶银边
    山坡——白雪 黄草 穿花衣
        山腰——露粉色 害羞
(3)① 妙在雪光、雪色
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c.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的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d.“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黄的阳光映照着白雪,调和成一片粉色。
    ②妙在雪态
三个“好像”,主要运用拟人,也都表示比喻。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树尖顶雪花的秀美姿态,就像护士戴着白帽子一般。
 b.“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
写出动人的形态。
c.“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2、略读第4段
师:下面我们快速勾勒一幅水墨画——“城外远山”图,想一想,这幅图景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安适平静的特点。
3、研读第5段
师:作者写绿萍、绿水藻、绿柳,是为了衬托什么?
生:为了衬托水的绿。
师:济南冬天的水有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
生:冒热气——暖
绿,不忍冻上——绿
澄清、清凉、蓝汪汪(蓝水晶)——澄清,亮
4、 小结:
师:文中写了三幅山景图和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三幅山景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日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城外远处的山——淡雅(总——具体)
水色:绿萍、绿水藻、绿柳——绿
第3段: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第5段: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师:作者通过写这篇文章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应用拓展
我喜欢济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iss朱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