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转)(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8阅读:
字号:|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教学目标:
   1、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语言,并能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重难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
   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落实(复述、多角度阅读);
   难点是对最后一节的理解及对文章主旨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读、说、议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中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看谁能最先从课文中找到作者小时候的那段经历给他的启示。齐读找到的句子。
   2、那么,这到底是一件怎样的小事呢?默读课文,准备抢答与复述。
   先明确复述要求。学生先讲,教师补充:
   (1)、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注意详略)。
   (2)、复述要求:要抓住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注意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3、学生用5分钟时间默读课文。 
   4、抢答:
   (1)、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5、复述课文(可分“冒险”与“脱险”两部分),师生共同评议,注意如何突出文章重点。
   6、结合复述穿插字词教学。 
   7、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并特别注意复述中疏漏的重点字、词、句。
   三、交流探讨:
   教师出示课文主旨研讨题: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3)故事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
   四、小结:在人生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可以化整为零,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五、布置作业:
   1、巩固字词,朗读课文,熟读或背诵富有哲理的句段。
   2、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课文还给了你哪些启示?
   3、思考“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字词。
   二、多角度阅读:
   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吗?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视角不同,进入视野的山的形象也就有了差异。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可以着眼于某个任务,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就文中的人物、情节提出自己有创意的解读角度。
   先确定角度(如:如何面对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的角度、如何和朋友相处的角度、父母应该如何教子的角度、做事应该量力而行的角度、鼓励人的角度等等),然后探究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加以整理、补充,如:
   (1) 评论四个孩子的行为。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 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
   (3)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4)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
   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三、体验反思:
  1、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2、读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何感受?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了。
   3、学生稍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
   步》这两篇课文一定带给了你很多思考。初中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在这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
   学生朗读《迷途笛音》,回答问题:
   文章当中的迪廷除了用笛音指引我回家以外,还有什么方式?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你对他这个人又怎样的看法?你的生活中有这种人吗,请你举例。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讨论内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写一篇读书笔记,或仿照课文的写法详细记述自己战胜困难的一件小事(注意心理描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