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10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3、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重点
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3、学习本文对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内容。
2、多媒体课件。
3、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寓意,进而来把握寓意。学生分别从老虎的角度、驴的角度、其它角度品味寓意。比如从老虎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谨慎,要知已知彼。从驴的角度谈,根据课文中驴“一鸣”“啼之”,从而给我们的启示是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掌握本文寓意,从而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发和教育。
设计思想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指导,将采用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让学生归纳寓意。从而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同时还会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根据《课标》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要求,因此在课文赏析完之后我设计这样一道题:“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为什么?”让学生纵观全文,针对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把握寓意,从而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从成语入手,导人新课。
学生填全成语(全是带有动物的成语)
由最后的“黔驴技穷”导入: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准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握住句子停顿。
请你注意
黔 qián 窥 kuī 骇 hài 遁 dùn
噬 shì 狎 xiá 踉 liáng 憖 yìn
三、读通文意
要求:
1、结合注释自己试译课文。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3、向全班同学求助,解决小组未解问题。
四、才华展示
(一)解释各组加横线的词
益习其声
稍近,益狎
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虎因喜
因跳踉大口阚
蹄之
计之曰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稍出近之
蹄之
(三)翻译句子
1、放之山下。
2、以为神。
3、技止此耳。
五、读懂形象
对故事中的两个形象,你更欣赏谁?
(一)(老虎)透过行动看心理
虎的动作 虎的心理
蔽林间窥之 以为神
大骇、远遁 以为且噬已也
近之、视之、近出 莫相知一再试探生性胆大
荡倚冲冒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跳踉、阚、断、尽、去 技止此耳
虎的行为、心理变化过程,推动了情节发展。
(二)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驴的吗?
作者从声音、动作、形体三个方面来写驴的:
1、驴一鸣
2、驴大怒,蹄之
3、庞然大物
形象写出驴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之下的平庸技能。所以,它被老虎吃掉也就不足为奇了。
六、读出寓意
虎技驴技寄托了作者什么寓意?
提示: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
柳宗元才华横溢,二十一岁中进士,后来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而被流放,贬为永州司马。《黔之驴》就是柳宗元贬官在永州时写的《三戒》中的一篇,意思是要以“驴”为“戒”。这时,他是一个贬官,对有权势的旧官僚贵族和宦官,不能直接指责,往往巧妙地借用动物故事,以寓言形式,揭露他们的腐败无能和种种罪恶。由此可知本文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莫些上层人物。
七、读出启示
1、请你为“驴”想想救命办法!
教者小结:我们考虑的是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无非有两种可能,或者能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不论哪一种可能,只要能说明你的理由即可。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驴之所以最终被老虎吃掉,是因为它没有什么真本事。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掌握真本领,有真才实学,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从以下几个角度归纳寓意:1、从驴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从虎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从其它的角度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1、驴的角度:以黔之驴的可悲下场,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
2、虎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
3、其他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地估计对手等。
八、大胆想像,为驴翻身
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一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也聪明一次,来篇《黔驴新编》
九、课堂小结: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细节描写把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尤其是抓住了驴的形体“庞大”和动物本能“鸣”、“啼”来写,对驴着墨不多,却形象传神。
板书设计
读准课文
读通文意
读懂形象
读出寓意
读出启示
大胆想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