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05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主旨的写作方法。 
3.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预习独学: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鹭鸶(       ) 
栖息(   )  濒临(  ) 戈壁(     )   无垠(      )    罗布泊(    )
2、解释词语: 沧海桑田:           近在咫尺:            浑然一体:
3、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作者正是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心情。


4、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那就是罗布泊。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倾听、指导 (独学)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如今的“仙湖”是什么样子?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本题抓住课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作了适当提示,让我们揣摩富有表达效果的句子。)
直抒胸臆的句子(举例):
 引用数据的句子(举例):
 2、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从根本上、从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上探究。)根本上:
 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举例):
修辞手法(举例):
 三、合作探究 :
1.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这个问题要抓住重点片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浑然一体”,探究深层含义,从中获得启发。)
拓展延伸(也可作为展示提升内容)
3、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要求具体诉说罗布泊百年沧桑,是描述的训练,又是口语的训练,又是想像的训练_。__
2、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本题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让我们关注生态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生态问题是一个大概念,要打开思路,提出问题,研究对策。)
 

李毅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