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语文版八年级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11阅读:
字号:小|大
《醉翁亭记》教 案
课题 醉翁亭记 总课时数 3 第 1课时 课型 新授
素质
教育
目标 1、 了解作者及背景
2、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3、 能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教 具 小黑板
备课时间 2008.4.23 授课时间 2008.4.25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个成语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意思是意不在此而在彼。有人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吗?它来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二、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能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这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他取名“醉翁亭”,第二年,写了下《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三、读文
1、 学生自读,勾划生字
2、 教师出示本文生字
环滁皆山也(chú) 林壑尤美(hè)
琅琊也(láng)(yá) 饮少辄醉(zhé)
日出而林霏开(fēi)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教
学
过
程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交错(gōng)
颓然乎其间(tuí) 树林阴翳(yì)
晦明变化(huì) 宴酣之乐(hān)
3、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懂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
4、 教师为生字标注读音,并要求学生齐读三次。
5、 学生放声自读读文,读三到四次
6、 学生轮读一次,齐读两次。
三、布置作业
学生参照注释自译读文,勾划不会译的句子,准备课上交流解决
板 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chú) 林壑尤美(hè)
琅琊也(láng)(yá) 饮少辄醉(zhé)
日出而林霏开(fē)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yáo)(sù) 觥筹交错(gōng)
颓然乎其间(tuí) 树林阴翳(yì)
晦明变化(huì) 宴酣之乐(hān)
教
学
后
记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课题 醉翁亭记 总课时数 3 第2、3 课时 课型 新授
素质
教育
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 2、能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 2、能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能翻译重点句子
教 具 小黑板
主 撰 人 杨燕华 辅 助 人 李全梅 李彦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一、导入课文
由齐读课文导入
二、师生交流,翻译课文,分析课文
方法:学生举手问不会译的句子,师生其同解决
1、 第一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1)词语
环滁皆山也(环绕) 林壑尤美(树木和山谷)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走)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醉翁之意(情趣)
名之者谁(命名)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太守自谓也(命名)
饮少辄醉(就)
(2)句子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c、 峰回路转,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子也。
2、 第一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醉翁亭的?
(2)、作者是如何来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的?作者是如何写亭子的?
(3)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如何?
3、第二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 岩穴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美的树)
重点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第二段分析:
问题: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其有什么特点?
明确:分为三层。分别写了朝暮之景,四季之景,以及欣赏美景的乐趣。三层是分总关系。
5、第三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重点字词
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人们) 泉香而酒洌((酒)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排列)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形容宴饮尽欢的样子)
负者高于途(背东西) 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
宴酣之乐(畅饮)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重点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第三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这几层,?请各用文中的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四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这些活动给作者怎能样的感受?“醉”与“乐”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乐,且是与民同乐之乐。醉是表象,乐才是作者的真正感受。
7、第四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重点字词
树林阴翳(形容树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太守谓谁?(是,为)
重点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8、第四段分析
问题:(1)、太守,众宾为何而“乐”?禽鸟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禽鸟:游人去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本文出现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 蔚然深秀 环境 山
林 林壑尤美 秀美 水
泉 水声潺潺 环境 相 (乐) (板书一)
路 峰回路转 清幽 映
亭 翼然临泉 外观 之
飘然 美
早:日出而林霏开 早晚变
晚:云归而岩穴暝 化之美
春:野芳发而幽香 (乐) (板书二)
夏:佳木秀而繁阴 四季变
秋:风霜高洁 化之美
冬:水落而石出
滁人游 滁人游山
太守宴 太守与宾 与民同乐(乐) (板书三)
众宾欢 客游之乐
太守醉
“乐“为主线
课题 醉翁亭记 总课时数 3 第 1课时 课型 新授
素质
教育
目标 1、 了解作者及背景
2、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3、 能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
教 具 小黑板
备课时间 2008.4.23 授课时间 2008.4.25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个成语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它的意思是意不在此而在彼。有人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吗?它来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二、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能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这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他取名“醉翁亭”,第二年,写了下《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三、读文
1、 学生自读,勾划生字
2、 教师出示本文生字
环滁皆山也(chú) 林壑尤美(hè)
琅琊也(láng)(yá) 饮少辄醉(zhé)
日出而林霏开(fēi)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教
学
过
程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交错(gōng)
颓然乎其间(tuí) 树林阴翳(yì)
晦明变化(huì) 宴酣之乐(hān)
3、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懂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
4、 教师为生字标注读音,并要求学生齐读三次。
5、 学生放声自读读文,读三到四次
6、 学生轮读一次,齐读两次。
三、布置作业
学生参照注释自译读文,勾划不会译的句子,准备课上交流解决
板 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chú) 林壑尤美(hè)
琅琊也(láng)(yá) 饮少辄醉(zhé)
日出而林霏开(fē)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野蔌(yáo)(sù) 觥筹交错(gōng)
颓然乎其间(tuí) 树林阴翳(yì)
晦明变化(huì) 宴酣之乐(hān)
教
学
后
记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课题 醉翁亭记 总课时数 3 第2、3 课时 课型 新授
素质
教育
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 2、能翻译重点句子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 2、能翻译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能翻译重点句子
教 具 小黑板
主 撰 人 杨燕华 辅 助 人 李全梅 李彦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一、导入课文
由齐读课文导入
二、师生交流,翻译课文,分析课文
方法:学生举手问不会译的句子,师生其同解决
1、 第一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1)词语
环滁皆山也(环绕) 林壑尤美(树木和山谷)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走)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醉翁之意(情趣)
名之者谁(命名) 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太守自谓也(命名)
饮少辄醉(就)
(2)句子
a、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c、 峰回路转,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子也。
2、 第一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醉翁亭的?
(2)、作者是如何来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的?作者是如何写亭子的?
(3)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如何?
3、第二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 岩穴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美的树)
重点句子: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第二段分析:
问题:这一段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其有什么特点?
明确:分为三层。分别写了朝暮之景,四季之景,以及欣赏美景的乐趣。三层是分总关系。
5、第三段:重点句子及字词。
重点字词
伛偻提携(老老小小的人们) 泉香而酒洌((酒)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排列)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形容宴饮尽欢的样子)
负者高于途(背东西) 颓然乎其间者(精神不振的样子)
宴酣之乐(畅饮)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重点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6、第三段分析:
问题:(1)、这一段分这几层,?请各用文中的三个字来概括。
明确:四层。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这些活动给作者怎能样的感受?“醉”与“乐”是一种什么关系?
明确:乐,且是与民同乐之乐。醉是表象,乐才是作者的真正感受。
7、第四段:重点字词及句子
重点字词
树林阴翳(形容树叶茂密成阴。翳,遮蔽) 太守谓谁?(是,为)
重点句子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8、第四段分析
问题:(1)、太守,众宾为何而“乐”?禽鸟为何而“乐”?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禽鸟:游人去
(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三、本文出现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峰回路转 觥筹交错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 蔚然深秀 环境 山
林 林壑尤美 秀美 水
泉 水声潺潺 环境 相 (乐) (板书一)
路 峰回路转 清幽 映
亭 翼然临泉 外观 之
飘然 美
早:日出而林霏开 早晚变
晚:云归而岩穴暝 化之美
春:野芳发而幽香 (乐) (板书二)
夏:佳木秀而繁阴 四季变
秋:风霜高洁 化之美
冬:水落而石出
滁人游 滁人游山
太守宴 太守与宾 与民同乐(乐) (板书三)
众宾欢 客游之乐
太守醉
“乐“为主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