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陋室铭》说课稿(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13阅读:
字号:|
 《陋室铭》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陋室铭》是编排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二)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等学习活动中来。但本课牵涉到人生志趣追求问题,学生对此理解不深,另外牵涉到骈文这种古文体知识,应加以指导。
  (二)相应对策:教师示范背诵,形成师生竞赛;通过互动板书设计,指导学生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诵读文言文的习惯;用游戏法来进行背诵竞赛。
  (三)学法指导: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合作翻译课文;
3、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4. 适当指导认识骈文特点,找准对偶句。
  三、教学方法的采用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提问法、练习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利用竞赛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给学生展示两个住房的画面,提问:你会选择哪个?为什么?然后引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选择,进而导入本课。  
(二)示范背诵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试带感情课文,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四)合作探究文章大意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互相合作,查阅资料,搞清课文大意。教师巡视,适时的指导学生。  
(五)反馈合作学习成果   
小组间互相发问,教师引导纠错。
  (六)阅读思考   此环节要求学生完全不打开课本(作笔记除外)。(借助图片逐句指导理解,并加以引申。)
  1、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刘禹锡的生平简介,了解《陋室铭》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情感。
  2、再次朗读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并阐述理由;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
3、师生互动理解疑难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此板书融入了以上所提的三个问题,并体现了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使学生能通过板书对短文一目了然,且加深了理解。
(七)再练朗读,感受语言美。
(八)练习检测。
1、检测题。
2、鼓励学生当堂练习背诵。
(九)总结写法
(十)作业(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