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16阅读:
字号:|
 26 三峡
[创新教案]
创意说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峡》是一篇美文,所以本课采用“读式反复”的手法,即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品读、析读、背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读出美文的韵味、意味、品味、情味。让学生读得层次分明,读得醋畅淋漓,读出文言文丰富多彩的味道来。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峻,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三峡的美。请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玉。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唐·李白《宿巫山》)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三峡歌》)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唐·杜甫《秋兴》)
三峡七百里,谁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唐·杨炯《巫峡》)


今天我们就随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奇秀丽的长江三峡。
(二) 朗读,读出韵味。
1.听读。听录音,或听教师泛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教师提出如下字词,请学生要注意读准字音:
阙   曦   襄陵  沿溯    御   素湍   飞漱   属引   哀转
2.默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意。
结合课后练习三,解释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山崖和峰峦一层一层的。)
夏水襄陵(夏季,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
乘奔御风(骑着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
绝?(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3.吟读,要求读准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文语句特点:本文多用四字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四字对偶句一般二二停顿,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散句要根据意义来停顿,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 品读,读出意味。
1.品读课文,说描述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那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    美,你看(听)        。”的句式说一说吗?
学生品读课文,然后发言。如:
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挡住了阳光。
三峡的水美,水以夏季为盛,你看,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水流湍急,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三峡的激流美,你看,春冬之时,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三峡的瀑布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哗哗的水声,感觉到了随风飘洒到我们脸颊上细微的飞沫。
三峡的树美,你看,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它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三峡的猿声美,你听,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三峡的渔歌美,你听,渔人在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歌声唱出了哀婉的猿声中旅人的悲凉心境,更加烘托出秋景的凄凉。
2.品读课文,说理解性的话:同学们,三峡很美,文章分四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春夏秋冬。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一段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学生品读、讨论、发言。如:
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体现的是一种“雄壮”美。
第二段写夏,描写凶猛的水势,体现的是一种“奔放”美。
第三段写春与冬,描写秀美的山水,体现的是一种“清悠”美。
第四段写秋,描写凄清的秋意,体现的是一种“凄婉”美。
3.品读课文,说想像性的话:三峡的美哪里是文字能穷尽的!它还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之中。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说一句想像的话。
学生品读课文,展开想像。如:
三峡的云美,你看,那漂浮在十二峰上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多么婀娜多情,多么幽深秀丽。
三峡的石美,你看,被中外地质科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的长江三峡,简直就是大自然恩赐的一个五彩缤纷的石头世界。每一枚三峡奇石都形神毕肖、色彩斑斓,每一枚三峡奇石都是一首无声的诗,一幅不朽的画。
三峡的传说美,你听,“白帝城刘备托孤”,“巫山十二峰”,“神女峰的故事”……美丽的传说为美丽的三峡增添了神秘色彩,让人心驰神往。
(四) 析读,读出品味。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奇神,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赏析的眼光来读课文,请同学们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给予褒扬。如:
文章美在由总到分的层次结构。第一段大笔勾勒,总写雄峻壮美的山势,第二、三、四段生动描绘,分写季节与景色。四个段落字数相当,排列有致,文面清朗美观。
文章美在层层铺展的手法。写夏季的江水,作者运用了“层层铺展”的手法。第一层,用“沿溯阻绝”写水涨路绝的壮观景象;第二层,用一个“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特例来极写水速之巨大;第三层,假设“乘奔御风”来与飞快的流速进行比较,从侧面再次进行有力的衬托,它让我们想像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让我们感受到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快感。
文章美在精练的语言。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五) 背读,读出情味。
1.体会文章的情感: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的心一起跳动。请同学们说说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
如:“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实在心中有无穷的趣味啊”,作者面对春冬之时山光水色的秀丽奇绝,实在掩饰不住内心的欣赏、喜悦之情,而从笔下自然流露出来。
2. 请同学们带着对三峡美景的欣赏、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背诵课文。
27 短文两篇
[创新教案]
创意说明:两篇短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美文,但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本课的创意在于运用“比同求异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探求它们的共同点,同时也品味它们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缕月光勾起李白对亲人的思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样是一轮月光,却引发张九龄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写景美文,面对山川景物、庭院月色,两位作者的感情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竞读两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两文。要求: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节奏分明。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颓     鳞      与      遂     寝     荇    
节奏提示:《答谢中书书》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散句以句意来定。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多是散句,节奏以句意来定。如: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听读两文的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竞读两文,师生或生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朗读之后,其他学生根据朗读要求作点评。
4.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两文。
要求: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结合课后练习三进行。
(三)寻读课文,探求共同点。
1.请同学们认真品读两篇短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运用“两篇短文的____相同”的句式加以说明。
2.学生品读两文,然后小组讨论,再到全班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两篇短文的体裁相同,都是精美的写景小品文。
两篇短文的篇幅相同,都体现了一个“短”字。《答谢中书书》只有六十八字,《记承天寺夜游》也仅八十四字,都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
两篇短文的结构相同,两文都只有一段,但都体现出清晰的层次。《答谢中书书》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总写山水之美,第二层分述四时早晚之景,第三层再概写前文所述之景,并以名人印证。《记承天寺夜游》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记叙夜不能寐,约友散步,第二层描绘月光如水,竹影摇曳,第三层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两篇短文的写作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 两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传达作者的或喜或悲的思想感情。
……
(四)辨读课文,比较相异点。
1.通过寻找,我们发现两篇短文有很多共同点。但它们的不同点更多,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继续去辨析,找出两文的不同点。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两文的不同点。
3.交流合作成果,运用“两篇短文的____不同”的句式说话。
学生可能认识到:
两篇短文的作者不同。《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之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两篇短文的写作背景不同。因厌恶混浊的人世,陶弘景遁迹山林,隐居于句曲山,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在句曲山写给谢征的一封回信。而苏轼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两篇短文描绘的景色不同。《答谢中书书》描绘的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记承天寺夜游》描绘的是一幅月夜晚景图。
两篇短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不同。两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表现为一多一少。《答谢中书书》描写的景物多:峰、云、清流、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阳、游鱼。《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的景物少:冬夜月色、竹柏影。
两篇短文的语言风格不同。《答谢中书书》通过精练整齐生动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吟出了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记承天寺夜游》通过朴素参差意味深长的语言,借助叙事、绘景、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既表达了旷达的情怀,又一消心中的块垒。
两篇短文体现出的意境不同。《答谢中书书》体现出的是无人有我之境。作者所写景物没有加入人的活动,却处处能感觉到“我”的存在,通过立体感受,可传达出“我”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作者归隐林泉的志趣。《记承天寺夜游》体现出的是有人超我之境。短文以两人夜游之闲,衬其因贬忧郁之情。苏轼虽仍有进取之心,但于政治漩涡中难以把握,借月夜朦胧之景,寻求解脱以便超脱于尘世之外。
两篇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
(五)竞背课文,积累语言。
1.教师提示背诵方法:分层背诵法。
背诵《答谢中书书》,可以先分行抄写,并在每层之间空一行,变成一首短小的写景诗,然后背诵。如: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可根据层次与表达方式的对应关系来记忆。
第一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叙
第二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
第三层——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2.学生竞背两文。
(六)拓展延伸。
1.请课外搜集写山水的诗句。
2.请课外搜集咏月的诗句。
28 观潮
[创新教案]
创意说明:本文是一篇很有“气势”的文章,虽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弄潮儿的“不凡”风采。为了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篇文言文,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成阅读活动课,让学生在阅读中“人人争当朗诵者,个个都做翻译官,争先恐后话观潮,积极踊跃评美点”,形成“朗读—译读—说读—品读”的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钱塘江潮
教师讲解: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二)朗读——人人争当朗诵者。
提出本环节学习要点:人人争当朗诵者。
目标之一: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1.教师范读或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读准字音:霆   艨艟   履   倏   舸  泅   仞   绮  溢    塞   穹    僦赁    
读清节奏: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2.全班同学争相朗读,都要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得节奏鲜明。
目标之二:读出“情景”,读出气势。
1.全班同学根据目标要求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每人至少朗读两遍。
2.每位同学自选一段在小组内练读。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小组成员在班上朗读,其他同学根据要求加以评点,教师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译读——个个都做翻译官。
提出本环节学习要点:个个都做翻译官。
目标之一:解释词语。
1.结合课后练习二,解释重点词。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方: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倏尔:        略: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2..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略:   略不相睹(      )    略不沾湿(      ) 
虽:   虽席地不容闲也(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皆:   皆披发纹身(     )   皆出酒食(     ) 
既而: 既而渐进(     )    既而儿醒(      ) 
目标之二:翻译句子。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四)说读——争先恐后话观潮。
提出本环节学习要求:争先恐后话观潮。
本文题为《观潮》,其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运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了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如果你就是当时的一名观潮者,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图景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看谁说得最精彩。描述时用上“我观赏到了一幅_____图,你看,_____”的句式。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在小组内大声说出来,然后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的情况可能有:
我观赏到了一幅“涨潮盛景图”,你看,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蔚蓝的大海,蕴蓄着无穷的力量;滔天的巨浪,汹涌的海潮更是带来了大海深处的磅礴伟力!我不由得想起孟浩然的诗句:“百里闻雷震,惊清来似雪。” 
我观赏到了一幅“水军演习图”,你看,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如同山崩塌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这真是一场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将士功夫过硬、声势浩大、战斗激烈、让人回味无穷的水军演习!
我观赏到了一幅“吴儿弄潮图”,你看,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披散着头发,浑身刺着花绣,原始,野性,张扬出勃发的生命力。他们拿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浮沉,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儿也不被水沾湿。谁说吴越之地只是婉约灵秀,在这些弄潮儿身上,我们分明看到的是豪气冲天的英雄本色! 
    我观赏到了一幅“万人观潮图”,你看,江岸上下十几里之间,头戴珠翠首饰的妇女,身穿华丽绮罗衣裳的游人到处都是。车马塞满了道路,饮食百货的价格都比平常高出一倍,而那供租用的观潮帐篷,即使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真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啊!
(五)品读——积极踊跃评美点。
提出本环节学习要求:积极踊跃评美点。
1.周密是南宋词人,其词格律严谨,与文英(梦窗)并称“二窗”(周密号草窗),且能诗善文,著述颇丰。《观潮》是他的一篇精彩灵动的美文。请同学们进行课文美点列举,每人用一句话说明一个美点。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究。
3.自由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结构方面——
全文的结构很美。本文四个段落四幅图画,每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而且以前三幅为主,正面描写,第四幅写观潮之盛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第二段的层次很美,先写教阅场面宏大,继而写指挥调度灵活,后写江面上战火密布,最后写战争胜利,活现出一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水军的赫赫声势。
语言方面——
本文主旨句很美,“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旨,揭示出描写对象。下文皆为表现“潮”之“伟观”。
本文比喻很美,如“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以“银线”为喻,显示作者远眺之态,写出潮来之前的境况。“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见其白,亦见其形。“声如雷霆”,比喻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
本文夸张很美,如“吞天沃日”,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
本文遣词造句很美,如“奔腾分合”四字,高度简约而概括地表现出战船操演的情景。一句“腾身百变”,使弄潮健儿形神毕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儿奋勇之态,跳跃纸上。
表现手法方面——
映衬手法很美,如:白浪涛天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波翻浪滚映衬出弄潮儿本领的高超;观潮盛况映衬出江潮壮伟。
对比手法很美,如:声如崩崖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释声歇的江面之静;鲸波万仞的气象险恶,腾跃百变的变幻身姿对比出旗尾不湿的本领高强。
(六)课堂小结。
29 湖心亭看雪
[创新教案]
创意说明: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本课的创意在于:以“读”为主线,采取想像性朗读、虚拟性朗读、创造性朗读等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读”中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读”中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精神,读出灵魂。 
教学步骤:
(一) 简洁导入。
我们刚刚领略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丽,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西湖的美景,和张岱一起享受雪中独自游湖的雅趣。
(二) 初读课文,与作者相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阅读课下注释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之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 朗读课文,与作者同行。
这个环节我们将和作者一起同游西湖。
1. 寻读课文,了解游湖行踪。
请同学们寻读课文,找出作者游湖的行踪。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的游踪。
2. 想像性阅读课文,欣赏雪中西湖美景。
找出作者所见景色。
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请同学们朗读这些文字,边读边想像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例:大雪后的湖山是一个静寂的世界,鸟不敢飞,人不敢行,甚至连气也不敢透,连空气也仿佛被冻结了。
    在这样一个时刻,只有白色的雪同白色的雾气,笼罩了湖山,游漾在天空,除此以外更无一声一色,纯然是一个素洁而宁静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的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3. 虚拟性朗读课文,品析写景美句。
反复朗读下面的句子,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⑴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⑵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明确:原句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⑵湖上影子,惟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
明确:原句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座”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是从大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结合句末的“而已”来读,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
4.情感性演读课文,展现作者的湖心亭奇遇。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再现奇人相遇的场景。
朗读指导:(叙述式的)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惊讶、欣喜地)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高兴、豪情满怀地)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遗憾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感慨、称颂地)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四) 悟读课文,与作者对话。
与作者同游雪中西湖之后,你有什么疑问想对作者说吗?
学生读相应的语句,然后作第二人称提问,再请其他学生讨论后用第一人称解疑。
学生的讨论情况可能有:
问:天寒地冻,你为什么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
答:大明已亡,故国已失,我无力改变这天下,但我绝不媚俗。我只想独自一人投身到这山水之间,只有在这寂静的自然中,我的孤独才是充实而平静的,雪是我的气节,冰是我的志向,苍茫大地是我的归宿,凝寒独立是我的人格。
问:明明还有舟子,为何你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答:芸芸众生,不可与之为伍啊!
问:在湖心亭遇到游人,为什么你又“大喜”,并“强饮三大白”呢?
答: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在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共同的人生情趣,这叫我怎能不高兴呢?尽管我毫无酒量,但这酒我一定喝,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问:你怎样看待舟子对你的评价“痴”?
答:人生无处不孤独!是啊,大雪奇寒,人鸟声俱绝,我却偏偏在这时候出来观雪,又偏拣“更定”之后拥毳衣炉火独往,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痴”举,但我内心的情怀,又岂是一舟子能了解的呢?
(五) 走出文本,与自己对话。
1. 谈“痴”举:生活中的你有过与张岱相似的“痴”举吗?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感受那份孤独、一同感受那份静谧。
2.写“痴”举:同学们,我们也试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我们在景物描写中感受你当时的思想感情。
(六)背诵全文。
30 诗四首
[创新教案]
创意说明:这四首古代诗歌都写得情景交融,以景传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都是描写农家村居生活,《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都通过画面展示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所以可打乱课文的原顺序,把它们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朗读体味诗的语言美,通过联想与想象领会诗的画面美,通过比较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步骤:
先学习《归园田居》、《游山西村》。
(一)简洁导入,知人论世。
同样是写农村生活的诗人,陶渊明与陆游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各学习他们一首诗,
通过比较来了解他们作品的不同风格、不同的思想感情。那么谁能够说说他们的生平事迹呢?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晋义昔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诗篇,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持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有信念始终不渝。
《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二)浅唱低吟,体会真意。
1.听两首诗的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2.指导学生朗读 。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如:带月荷( )锄归      道狭草木长( )      拄( )杖无时夜扣门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游山西村》)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3. 译读,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4. 吟诵课文。
(三)勾勒画面,简化诗情。
1.诗词往往是情景交融,景为情所绘,情由景而发,正如王国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根据对诗的语言的理解,发挥丰富的想像,简笔勾勒出诗歌完美的画面,来完成对诗情的感悟。
2.四人为一小组作画,并拟一个画名,配上相应的解说词。
3.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其他同学点评。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田园劳作图》:美丽的南山下,有一块庄稼地特别惹眼,只见田中野草长得非常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即使是这样,诗人依然乐呵呵地在田间清除杂草,精心侍弄着。
《月夜归耕图》: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柳暗花明图》: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山峦重重,流水道道。道路忽隐忽现,曲曲弯弯。柳树成林,群花竞放,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炊烟袅袅。
《春社古风图》:一年一度的春社近了,村民们都穿上了传统的节日礼服,吹起了笙箫,打起了腊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
(四)点拨品析,把握精华。
1.品析:《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2.结合写诗背景讨论,发言。
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
3.诗题《游山西村》,八句却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对此作一番分析。
4.分组讨论,交流。
明确:诗一、二句写山西村民给客人备办了丰盛有饭食,表现了农家的热情、朴实。这是游之见。三、四句写村庄周围的景致,也是游之见。五、六句写村中淳朴的民风,古老的民俗,社日将近,村民吹箫击鼓,热闹非凡。这是游之闻。七、八句写诗人有点恋恋不舍,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杖来敲门的。这是游后之感。全诗写了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虽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
5.《游山西村》中哪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6.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通过一个“疑”,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又”把移步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描绘得宛然在目。当我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单欣赏了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更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只要有梦在,希望就在。
(五)比较阅读,感受意境。
1.比较赏析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示:可从思想内容、情感抒发、写作风格等几方面比较。
2.学生交流。
学生的发言可能有:
相同之处:题材相同,两首诗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了“一天”中农村生活的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不同之处:体裁不同,陶诗是五言古诗,陆诗是七言律诗。
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农民身份,陆以客人身份。
内容不同,陶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于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陆诗写诗人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
诗中人物不同,陶写了自己一个人,陆写了自己和欢聚的许多农人。
思想感情不同,陶诗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陆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但不决意归隐。因为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之念,而无归隐之意。
语言特点不同,陶诗用语不加朴素、不加修饰,陆诗语言生动、感情丰富。
诗风不同,陶诗风格质朴醇美,陆诗风格自然闲适。
3.背诵两首诗。
(六)以相同方法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