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2:51阅读:181
字号:|
 
背景:
《送别》是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诗词五首》中的一首。本单元设置意图指出:“学习古诗文,不仅要学习掌握古汉语,而且要通过学习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送别诗。
这是一节普通学校的“家常课”。授课教师的教龄17年。
主题:
    本案例意在反映“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题”。
案例细节:
师:昨天老师布置预习《送别》,完成任务了吗?
生:完成了!
师:汇报一下吧。
生:(背诵,介绍作者、诗歌出处,阐释名句的含义,概括诗意)。
师:好像你们把该学的内容都学会了,没什么好讲的了。
生:(笑)是。
师:看来我这个老师现在没什么用了。
生:(笑)
师:会唱李叔同的《送别》吗?
生:李叔同?(眼神一片茫然)
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生:噢。(恍然大悟状,随即兴致来了,鼓掌)老师,您唱唱吧!
师:你们不唱吗?
生:词记不全,还是您唱吧。(鼓掌)
师:好吧。(唱完)


师:咱们学了好多首送别诗了,对吧?你还记得哪些呢?
生:李白的《赠汪伦》。
生: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生:《渡荆门送别》。
生:还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生: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生:高适的《别董大》。
生:王翰的《凉州词》。
生: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生:《送别》!(众生笑)
师:看样子没有了,所以把新的都憋出来了。
师:咱们把想起来的这些诗温习一遍吧。
生:(齐背)。
师:现在同学们想想,这些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是什么?
生:杨柳。
师:对了。杨柳是柳树的泛称。“晚风抚柳笛声残”、“烟花三月下扬州”、“杨花落尽子规啼”、“客舍青青柳色新”、“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为什么送别诗中会这样高频地出现“杨柳”的意象?
生“柳”是“留”的谐音。“杨柳”意味着离别。
师:不错。谁还能做其他的补充?
生:古人有“折柳送友人”的习俗。
师:很好。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逐渐承袭而来的吗?
生:(摇头)
师:其实,最初柳与古代的丧葬习俗有关。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用柳制作墙、翣(shà)和丧车车篷来“障蔽”棺柩,又在行軷(bá)祭及随后的送葬仪式中,承担着“围护”和“护送”死者神魂远行的作用,以寄托活着的人对逝者生命再生、平安而顺利地踏上异乡之途的美好愿望。
后来,人们对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柳在遭遇生命挫折之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夫木槿杨柳,断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于是柳便寓含了生命长在、生命平安的吉祥意义。
丧者出殡要行祖道之礼而生人远行也要祭行神祈求平安,在远离亲人故土、踏上他乡异途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样,折柳远行和折柳相送,这种带有祝福和祈祷性质的行为,便在现实生活中替代传统的行神祭祀而流行起来,成为普通百姓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理想方式和生人远行时寄托生命平安愿望的吉祥物。 
生:哦。可是,记得您说过“柳”与“留”谐音啊。
师:没错。《汉代民间风俗》中说:“在汉代,人们送别,往往折柳相赠,因柳谐音‘留',表示人虽分别,友情却如那依依的杨柳、绵绵的丝条长留心中,长存不断;同时也表示希望离人如柳树的‘随处皆生'。这种风俗至唐代更为盛行,以后,人们便用‘折柳'作为送别的代称。”
师:所以,唐及以后的送别诗词中,杨柳的意象就明显地多了起来。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宋代晏几道的《清平乐》“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宋代秦观的《江城子》“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苏轼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明代袁宏道的《道旁柳》“一株大道傍,阅尽行人泪”;还有“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句……举不胜举。
生:是啊,虽同是“杨柳”,但人们总能自出心裁写出这么多让我们动情感怀、铭记于心的千古佳句来。
师: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多读书、多积累、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呗。(师生同笑)
师:谁能说说,教材编写者为什么要从众多含“杨柳”意象的送别诗中选出本首《送别》诗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呢?
生:(满眼问号)
师:可以互相启发一下,从创作时间、表情达意的方法等角度分析啊。
生:(热烈讨论)
生:老师您刚才说以杨柳为意象表示送别盛行于唐代,而本首诗却作于隋朝。这说明每一种文化习俗都是逐渐兴盛起来的,它要有一个缘起,条件适宜了,就会发展壮大起来。
生:教材编者想让我们了解以杨柳意象表达送别意义的起源。
生:这首诗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它运用了叠音词“青青”、“漫漫”来表现离人难以割舍、纠缠不清的离愁别绪。
师:你们真的越来越聪明了。
师:除了杨柳外,你们还注意到古诗当中常见的其他意象了吗?课下去总结一下好吗?
生:好。
案例评析:
因为中考诗歌的内容只限于划划节奏、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根据重点诗句的含义默写原诗句和简单的赏析选择填空,所以诗歌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瓶颈,很多老师的诗歌教学课基本上就是完成读读、划划节奏、背背、记记重点诗句的含义和诗歌的主题这样一些任务。而学生自然也就认为诗歌就这么点东西,没什么好学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啊!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含蓄,它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每每讲授诗歌时,我都想让自己的讲授与以往有所不同,有点新的东西在,也想因此而让我的学生们能喜欢诗歌,喜欢诗歌背后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自愿接受诗歌文化的濡养,而不是只把它当作背诵任务来完成。
本单元我已经讲授完了两首诗。讲授《采薇》我谈《诗经》,谈“风、雅、颂”,谈琼瑶从《诗经》中得到的滋养;讲授《十五从军征》我谈乐府诗的发展,谈“乐府双璧”;现在,该讲隋朝无名氏的《送别》了,只有“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样四句,参考书所给的内容也少得可怜,只限于对诗意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方式。那么,我讲些什么呢?送别诗学生已经学了10首了,该怎样讲才能让学生的积累更丰厚、更能理解送别诗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底蕴、历史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又会背诵一首送别诗?
通过反复思考并上网查找资料,我找到了教学的落脚点:从“杨柳”这个诗歌常见的意象入手,让学生了解它们成为送别诗中“常客”的缘由,也就是了解我们古代诗歌中有关“杨柳”的文化。
一节课下来,自己很满意。虽然,看起来,我仍是课堂的话语霸权者,没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去上课,但是,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教学的。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努力建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环境,注意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所以,我的学生不仅仅记住了几首带“杨柳”意象的古代诗歌,而且知道了它们成为常见意象的历史缘由,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相信,他们以后再遇到含有相同意象的诗歌,即使从没见过,也可以头头是道地点评那么几句了。如果,他们再碰到多次在诗歌中出现的同一意象也会像我一样去问问为什么,去查查历史的因由;如果,他们能信口说出那么几句颇富诗意的话来;如果,他们能发自内心地爱祖国的文字、文化,这也就算达成了诗教的真谛了吧。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傚倸鍊搁崐鑽ょ矈椤ャ弰濠电姰鍨奸鎰板箯閿燂拷05030710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