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09年中考语文专题集锦之文学常识(人教版)(人教版九年级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2阅读:
字号:|
 何梅
文学常识
考点分析
语文教材中,涉及了不少的作家作品知识以及文学、文化常识,对其中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文化常识,我们不仅要了解,而且要积累并准确记忆。这包括:①中国古代重要作家、诗人及其作品;②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③中国现代重要作家、诗人及其作品;④外国作家及其作品;⑤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的常识。
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初中生应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基本常识。具体说来,应了解如下几点:
①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常见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③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一般常识。
④掌握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
⑤了解课文和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常识。
掌握和记忆这些文学、文化常识,是有章可循的。①为了便于记忆,可以对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进行归纳并分类整理。比如:可以按我国古代的著名作家及作品、现代的著名作家及作品、外国的著名作家及作品分类进行整理;也可以按文学体裁进行分类整理,如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等。记忆的内容包括:记住古代重要作家或诗人的姓名、字、号,生活的朝代,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代表作及其文学成就等;记住现代重要作家诗人的原名、笔名,对他们的评价及其重要作品;记住外国重要作家的姓名、国籍、代表作等。还要记住重要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以及小说反映的主题,散文中的优美语句,诗词中的名句,等等。②通过阅读具体的文章,加深对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及记忆。


知识网络
近年来,各省市对作家作品常识的考查要求不断提高,摒弃了那些单调呆板的填空方式,变成熔综合性、系统性于一炉的命题。高层次的考查要求考生在知识的联系中,通过归类、比较、筛选、求同辨异,把以前学到的死知识变为有规律能运用的活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初中阶段,学会梳理和记忆作家作品常识的方法。梳理和记忆文学知识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列表归类
一般说来,包括重点课文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的姓名、国籍、生活年代,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名言,作品的发表年代、背景意义、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其作家的代表作等。列表时可按三条线来分类,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各类所列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同一类里可按年代或事件的方式排列。
对一些文学巨匠则应作专题的归类。比如鲁迅的作品,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就有多篇,如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风筝》,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作了这种归类,我们从纵横两个方面对鲁迅的生平、思想、创作等就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归纳整理的过程,也是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的过程,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二)求同辨异
求同辨异是指在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各自的区别,具有一举多得之功。比如外国文学这条线上,契诃夫、莫泊桑、都德、欧•亨利都是19世纪的短篇小说家:这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国籍又是不同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也是有所区别的。如能在求同中进行辨异,对系统记忆有关的作家作品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典型例题
1.下面文学知识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
B.《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散文;《藤野先生》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C.《最后一课》和《竞选州长》都是短篇小说,前一篇的作者是都德,后一篇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法国人。
D.《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和《石壕吏》的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
精析:A项《木兰诗》是叙事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抒情诗。B项《藤野先生》是回忆性的散文,它收在散文集《朝花夕拾》。C项马克•吐温是美国进步作家。D项柳宗元、刘禹锡、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诗人。此题答案为D项。
答案:D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则打“×”。
①鲁迅是我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曾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等,还学过他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    )
②赵树理是1942年以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最著名的小说家,他连续发表了好些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我们所学的《老杨同志》一文就是选自长篇小说《李有才板话》。(    )
③初中课本中我们学过不少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课文,如:《七根火柴》、《记一辆纺车》、《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等。(    )
④贺敬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我们读过他的诗歌《桂林山水歌》、信天游《回延安》和歌剧《白毛女》选场。(    )
精析:这是一道关于现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判断题,要求对每一小题都进行判断,指出正误。完成这道题目的前提条件当然是必须掌握有关的现代文学常识。其具体操作,最好是从寻找每种说法的错误入手,没有错误的,当然打“√”,有错则打“×”。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题目中的每一小点,往往内容较多,那些该打“×”的说法,往往正误掺杂,而且常常是在说法中杂入一两个词的错误,导致整个说法的不正确,如不细心辨别,就容易被蒙骗,而导致判断失误。这就要求解题者除熟悉文学常识外还应细心分辨,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如此道题目中的第一说法。“鲁迅是我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学奠基人,……还学过他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这些都是对的,错误在第二句话中,将《藤野先生》划人小说一类显然不正确,因此第一种说法应打“×”。如第二种说法的错误仅在“长篇”一词上(《李有才板话》为中篇小说),于是这种说法也必须打“×”。
其他两种说法是正确的。如不细心审题、判断,此题就可能丢分。
答案①×  ②×  ③√  ④√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冰心、魏巍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背影》、《小橘灯》、《谁是最可爱的人》。
B.从内容的角度看,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比如《石壕吏》是叙事诗,《秋浦歌》是抒情诗。
C.课文《生命的意义》节选自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小说《孔乙己》中的“我”是指作者鲁迅。
D.议论文的论证有立论和驳论两种方式,如《纪念白求恩》是立论,《“友邦惊诧”论》是驳论。
精析:解此题的正确思路是仔细审题,逐一比较,尤其要注意各项表述后的例子,有的表述有误,有的例子有误,有的是某一关键词有错。A项中对三位作家的表述是正确的,其例子看似不全面,但在初中所接触的作品中,这是正确的。B项是关于诗歌的分类,其分类标准有多个,按此标准分类和举证也是正确的。C项中分号前的表述和例子全对,只是“我”不是作者鲁迅,而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小说(文学作品)中的“我”有的是表达的需要,是一个人称,或是一个人物,但绝不等于就是作者。
D项是关于议论文的分类,其表述和例子全正确,此题答案为C。
答案:C
4.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杜甫被称为“诗仙”,李白被称为“诗圣”,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B.《陋室铭》的“铭”、《马说》的“说”、《出师表》的“表”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体。
C.《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后来收在小说集《呐喊》中。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的都德,《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泊桑,《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解析:A项中李白的诗中大多用夸张和神话故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而杜甫的诗歌以沉郁顿挫为主,他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疾苦和时代的不幸,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C项中《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D项中《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应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答案:B
5.下面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威尼斯商人》、《皇帝的新装》、《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其国籍分别是英国、丹麦、法国、俄国。
②《中国石拱桥》、《向沙漠进军》、《苏州园林》都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写的文章。
③《驿路梨花》选自《光明日报》,《小橘灯》选自《冰心选集》,《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
④奥楚蔑洛夫、张春花、黄世仁分别是《变色龙》、《一个都不能少》、《白毛女》里的主要人物。
A.①②解说正确。    B.②④解说正确。    C.①③解说正确。    D.③④解说正确。
精析:①句中,《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著名小说家。②句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不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答案:D
6.下面关于作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战争时期,茅盾先生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热烈地歌颂他们。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这是艾青的《天上的街市》中的诗句。
C.《范进中举》中刻画了范进、胡屠户、丁举人、张乡绅等人物形象。
D.《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是自私、贪婪、庸俗、冷酷、爱慕虚荣。
精析:A项中,《白杨礼赞》的写作时间不是解放战争时期,而是抗日战争时期。B项中《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不是艾青。C项中丁举人不是《范进中举》中的人物,是《孔乙己》中的人物。
答案:D
7.下列各项中作者是同一朝代的是(    )。
A.《爱莲说》、《醉翁亭记》、《桃花源记》
B.《马说》、《钱塘湖春行》、《石壕吏》
C.《天净沙•秋思》、《狼》、《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D.《岳阳楼记》、《曹刿论战》、《出师表》
精析:B组作品都是唐代作家写的,《马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钱塘湖春行》的作者自居易为唐代著名诗人,《石壕吏》的作者杜甫为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A项中《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为宋代作家,《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朝的陶渊明。C项中《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狼》的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D项中《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宋代的范仲淹,《曹刿论战》相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答案:B
考题练习
1.(2003•北京海淀区)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
A.《关雎》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枣核》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2.(2003•江苏扬州)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3.(2002•青海)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顶格写。
4.(2002•安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5.(2002•包头)作品、作家、时代或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  现代
B.《最后一课》  布丰  法国
C.《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D.《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代
6.(2002•嘉兴)下列课文篇名、人物、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故乡》——闰土——鲁迅
B.《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林黛玉——曹雪芹
C.《马说》——伯乐——柳宗元
D.《在法庭上》——夏洛克——莎士比亚
7.(2003•南京)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一项是(   )
A.《格列弗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活动状况。
C.《鲁滨孙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晃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晃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8.(2001•北京)以下课文、出处、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呐喊》鲁迅
B.《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红楼梦》曹雪芹
C.《醉翁亭记》《范文正公集》范仲淹
D.《生命的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9.(2001•杭州)作品中的人物、出处、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   )
A.伯乐——《马说》——韩愈
B.韩迈尔——《最后一课》——都德
C.袁伟民——《苦练》——鲁光
D.鲁智深——《三国演义》——罗贯中
10.(2001•常州)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连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朔——《记一辆纺车》——现代
朱自清——《春》——现代
B.左丘明——《曹刿论战》——春秋
周敦颐——《爱莲说》——宋朝
C.柳宗元——《捕蛇者说》——唐朝
施耐庵——《范进中举》——元末明初
D.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丹麦
11.(2001•杭州)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籍《入若耶溪》中的传世佳句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B.志南《绝句》中细腻地描绘出春雨霏微和春风柔和的句子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表现他崇高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D.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明做学问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诗句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2001•鄂州)下列作家全是“唐宋八大家”的一项是(   )
A.杜甫  王安石  杨万里
B.韩愈  柳宗元  苏轼
C.韩愈  孟浩然  李清照
D.白居易  辛弃疾  苏轼
13.(2001•四川)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  《聊斋志异》——蒲松龄
B.《白杨礼赞》——茅盾  《藤野先生》——鲁迅  《背影》——朱自清
C.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  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
D.三顾茅庐——《出师表》  温故知新——《孟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14.(2001•天门市)选出对课文的作者说明有误的一项(   )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马致远)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杨修之死》(罗贯中)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曹雪芹)    《范进中举》(吴敬梓)
D.《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最后一课》(都德)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    《变色龙》(契诃夫)
15.(2002•北京市西城区)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一刘禹锡—唐朝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醉翁亭记》一欧阳修一宋朝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一蒲松龄一清朝
D.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一魏学洢一明朝
16.(2002•哈尔滨)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答案:
1.C  2.C  3.B 4.C  5.B  
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7.C 8.C 9.C 10.D 11.B 12.C
13.B 14.D 15.B 16.B 17.C
复习指导
中考语文开放性阅读增多教你捉住关键信息 
作者:谢琳(上海市闸北区语文教研员)
从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材料题材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考试卷上也反映得比较明显,开放性、创造性试题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的。而开放性、创造性试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样的试题思维含量大,答案灵活,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提倡多角度地、开放性地思考问题,适合学生展现独特个性和特长。而且,这类题目的量在逐年增多。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梯度明显,难度适中。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大多数师生都认为试题很难、很灵活。除增加开放性试题的题量以外,阅读题目强调思维含量,注重了对语言的个性化理解、积累、赏析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是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体验感悟、赏析运用等几方面来命题的。而前二者则主要体现了对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要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目的,我们应该善于从文中筛选出关键的语言信息并对之进行咀嚼和品味。那么,哪些语句负载着关键的信息呢? 
第一、文题。一般来讲,文章的文题总可以成为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窗口。记叙文的文题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2000年中考《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有的文题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线索,如1996年的《忆父亲》、1997年的《生死攸关的烛光》、2002年的《亲近自己的双腿》和2003年的《成全一棵树》;有的则以具有比喻或双关意义的词句作为文题,如2001年的《山村传圣火》。说明文的文题也常常把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显示出来,如1998年的《信息高速公路》、2001年的《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都直接点明说明对象;2000年的《沙尘暴敲响了警钟》则“透露”了说明的主要内容。议论文的文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直接阐明论点,如1998年的《必须重视艺术教育》、1999年的《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或者表明论题,如2002年的《读书养气写作》、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 
第二、行文的“路标”式语词。通常情况下,中考现代文选文的思路不会是晦涩的,多半都能在文中找到一些标志———总起句、总结句(小结句)和过渡句或者某些关联词。这些语词对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理解上下文(段落与段落或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脉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关键的语句,就可以使文章总的结构层次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中心论点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三、抒情、议论性语句(主要是在记叙文中)。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多是点明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万不可忽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或者说中考现代文阅读会根据不同的文体有侧重地进行考查。记叙文侧重于表情达意、塑造典型人物;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议论文侧重于论述观点。学生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做整体阅读。比如,看到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应该敏感地注意到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因为只有通过这些句子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以论题为文题的议论文就一定要注意文中对论题进行阐述的每一句句子,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另外,还要养成不孤立思考,不断章取义的阅读习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很多题目都会在题干中表明“联系全文”或“联系上下文”,实际上就是在提醒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 
中考试卷的导向性是很明确的:只读教材是不行的,一定要广泛涉猎,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只会死读书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在语文学习中多实践、多体验,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能逐渐上升为研究性学习,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考生就不只会在中考中胜出,更为重要的是增加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