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学”现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索——朗读教学在《乡愁》中的运用(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4阅读:
字号:小|大
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同认识。所谓“诗无达诂”,教什么?怎么教?常常难以抉择,每当教授现代诗歌时,我就尝试各种改革,效果甚微。有一次,拜读了“北京教育丛书”系列中的《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张连元 刘忠田著),两位老师从朗读技巧和朗读达到的效果两大方面为我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以朗读为切入口改革我的现代诗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深远宏大的理论指导无可裨益,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方能导入正轨,如欲改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畸形落后之现状,必须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下面以我的《乡愁》课为例,说说我在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的探索。
一、以“诵读”为载体,走进文本。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上,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朗读——听老师范读——边读边想象(自由朗读)——在想象中再感悟(齐读)。
1、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课堂上,我特别加强了“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朗读技巧教学靠灌输不行,因为学生未形成‘内化’,就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能引发创新;朗读技巧教学必须在范读、模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朗读进行‘探索’,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的需要,以探索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朗读技巧。”
在老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有的学着老师的腔调,读得如痴如醉,有的进行创造性朗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这样,朗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语言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学的课堂上,在诵读中来体味涵咏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朗读时,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在教师的范读和学生朗读的比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别人朗读时大胆地纠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并巩固了朗读技巧。
2、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朗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统一而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在指导朗读中,我给学生谈了结构美、旋律美、音韵美后,把作者写诗的特有思想感情做了介绍:余光中先生写乡愁之情,不是抒写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诗人回忆七十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屋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了《乡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已是余光中先生的情结和内心读白。这样完美的形式,这样富有的思想感情,怎不能让学生们深入其中,品味文本的美感和深意呢?
二、以读促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在朗读中质疑、创新。
所谓以读促学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朗读、默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知、去沉思、去感悟、去创新,以达到明其意,动其情,见其形。让学生在边读边思,边读边赏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朗读中要培养学生去质疑、去创新。将朗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并能促美育、促个性、促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乡愁》的语言很美,“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入情后,在品词析句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诗人精心挑选的,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在思乡一节,维系母子深情的纽带是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就是第一节的意象。学生在我介绍完后,迅速找出下面各节的意象,即思乡一节是邮票,思情一节是寄托思恋的船票,思亲一节是寻找母爱的坟墓,思国一节是骨肉分离的鸿沟──海峡。之后,结合余先生的生活,讲解为什么以这些事物作为意象来写。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节想到了祖国大陆这个“最大的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有了“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一句。《乡愁》一诗正是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明朗、集中、强烈、无堆砌之嫌,而且更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全诗以时间为线,把四个意象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感悟、去实现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三、在诵读与练笔中,学生满有收获地走出文本。
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只要学生在朗读准备中抓住了作品正反两方面的思想感情,就会自然地联系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对照,也就自然受到感染或引起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最后环节,我安排了一个仿写的练笔,让学生仿照余光中《乡愁》的句式写一写《童年》。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在《乡愁》的教学设计中,我把《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的思想渗透其中,始终以“诵读”为载体,在诵读中理解感悟,在诵读中拓展延伸,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很有成效。教学中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去理解体悟文本内涵,始终保持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与主旨的挖掘的一致性,在课堂上总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不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上让学生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诵读中,学生既体味了语言,又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深远宏大的理论指导无可裨益,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方能导入正轨,如欲改变现代诗歌朗读教学畸形落后之现状,必须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下面以我的《乡愁》课为例,说说我在现代诗歌朗读教学中的探索。
一、以“诵读”为载体,走进文本。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诵读”上,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诗歌的能力。同时采用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朗读训练。学生朗读——听老师范读——边读边想象(自由朗读)——在想象中再感悟(齐读)。
1、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
课堂上,我特别加强了“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朗读技巧教学靠灌输不行,因为学生未形成‘内化’,就不能灵活运用,更不能引发创新;朗读技巧教学必须在范读、模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对朗读进行‘探索’,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求知的需要,以探索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朗读技巧。”
在老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有的学着老师的腔调,读得如痴如醉,有的进行创造性朗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这样,朗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从语言的节奏、韵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琅琅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学的课堂上,在诵读中来体味涵咏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朗读时,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在教师的范读和学生朗读的比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别人朗读时大胆地纠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并巩固了朗读技巧。
2、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
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朗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统一而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在指导朗读中,我给学生谈了结构美、旋律美、音韵美后,把作者写诗的特有思想感情做了介绍:余光中先生写乡愁之情,不是抒写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情况下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诗人回忆七十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逝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屋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了《乡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已是余光中先生的情结和内心读白。这样完美的形式,这样富有的思想感情,怎不能让学生们深入其中,品味文本的美感和深意呢?
二、以读促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在朗读中质疑、创新。
所谓以读促学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朗读、默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知、去沉思、去感悟、去创新,以达到明其意,动其情,见其形。让学生在边读边思,边读边赏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朗读中要培养学生去质疑、去创新。将朗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诵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的能力,培养口语交际、写作能力。并能促美育、促个性、促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乡愁》的语言很美,“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入情后,在品词析句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诗人精心挑选的,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在思乡一节,维系母子深情的纽带是小小的邮票,这邮票就是第一节的意象。学生在我介绍完后,迅速找出下面各节的意象,即思乡一节是邮票,思情一节是寄托思恋的船票,思亲一节是寻找母爱的坟墓,思国一节是骨肉分离的鸿沟──海峡。之后,结合余先生的生活,讲解为什么以这些事物作为意象来写。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节想到了祖国大陆这个“最大的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有了“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一句。《乡愁》一诗正是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明朗、集中、强烈、无堆砌之嫌,而且更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全诗以时间为线,把四个意象巧妙的组合在一起,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感悟、去实现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按各自的审美标准,对作品所塑造的意境进行审美再现。从而产生“登高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
三、在诵读与练笔中,学生满有收获地走出文本。
张连元老师和刘忠田老师指出:“只要学生在朗读准备中抓住了作品正反两方面的思想感情,就会自然地联系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对照,也就自然受到感染或引起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最后环节,我安排了一个仿写的练笔,让学生仿照余光中《乡愁》的句式写一写《童年》。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在《乡愁》的教学设计中,我把《语文课中的朗读教学》的思想渗透其中,始终以“诵读”为载体,在诵读中理解感悟,在诵读中拓展延伸,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很有成效。教学中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去理解体悟文本内涵,始终保持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与主旨的挖掘的一致性,在课堂上总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不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纬度上让学生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诵读中,学生既体味了语言,又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江培英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