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关汉卿曲二首》(沪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27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知道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曲中所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3、  反复诵读,感受关汉卿曲“本色”的特点。
说明:
“曲”作为一种中国文学样式,成熟于元代,并迅速走向繁荣,取得了堪与诗、词媲美的地位。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前者是诗歌的一种,后者属于戏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关汉卿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王国维称其曲辞“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第一”。关汉卿不仅是位杂剧大家,也是位散曲大家。今存套数十三套,小令五十七首,内容多为抒发抱负,述说身世或描写男女恋情、离情别绪,时而悲歌慷慨,时而风流艳冶。可以说,关汉卿的散曲是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一枝花•不伏老》中关汉卿自比“铜豌豆”,用夸张放诞的语言,写出他愤世嫉俗的感情,并且表现他“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的顽强、乐观、幽默的性格。这种性格,体现了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向艰难困苦低头的精神。《四块玉•别情》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现出来。作为诗歌,从学生较易掌握的诵读入手,以诵读为途径,以领悟为目的,通过诵读来培养诗歌语感,通过诵读来鉴赏诗歌的美。因此,放手让学生诵读,让课堂上充满琅琅的读书声,并且在不断诵读的中,促进学生感受体会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枝花•不伏老》
1.重点:在借助注释,正音正义的基础上,通过圈划、反复品读曲中具体语句,感受诗人顽强、乐观、幽默的性格;体会关汉卿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向艰难困苦低头的精神。
2.难点:诗人如何表现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
《四块玉•别情》
1.重点:感受曲中“离别相思”的氛围,在诵读中把握主人公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的情感。
2.难点:理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以景衬情,加深缠绵愁思的方法。
说明:
散曲的学习,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借助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诵读。以诵读促进理解,在理解中提升诵读的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圈划,以理解散曲内容为重点,掌握基本诗歌阅读的方法以及培养一定的赏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枝花•不伏老》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则以“曲”为傲。大家熟悉的《窦娥冤》就是元曲的代表作品(补充元曲的相关知识);作者关汉卿不仅是元杂剧大家,也创作了许多的散曲作品。 了解元曲这一文学样式: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曲
             小令
自读课下注释一,识记文学常识。 由唐诗、宋词学生熟悉的文学样式来引出元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学文学常识,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诵读散曲
初步感知 1.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诵读的要求:借助注释、手中的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
2.思考:作者在曲中把自己比作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1.学生诵读散曲,并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正音正义;(诵读、同桌互读、示范朗读等。)
2.“铜豌豆”;表现了顽强、幽默的性格。 1.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熟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
2.采用诵读和交流的方式,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教师引导
介绍背景 作者关汉卿,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铜豌豆呢?教师补充历史背景。 了解:金元时期,乱世疾苦,铸就书会才人不伏老之心态 听教师以注释4为基础的扩充性解释,让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再读散曲
自主探究 1.面对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统治“书会才人”并没有向黑暗势力妥协,圈划曲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关汉卿的斗争精神?
2.揭示诗歌的主旨。 1.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再读散曲;
圈划:“你便是落了我牙……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这里用夸张放诞的语言,向社会、向世俗的偏见挑战,表示了要坚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的坚强决心。 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生生交流,进行思维的启发、碰撞,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判断、分析、概括、表达等语文能力。
品读语言
总结全诗 诵读散曲,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信念的坚定?
总结全诗
小组间进行诵读比赛 排比句、加衬字,使诗句更加口语化;形成了自己的辛辣恣肆而又诙谐滑稽的风格 读-品-悟,感悟本诗的深层内涵,揭示本诗的写作特色。
以比赛形式促进学生熟读散曲,激发兴趣。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诵读,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
2.自读《四块玉•别情》。 鼓励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四块玉•别情》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关汉卿的套曲有豪爽淋漓之慨,我们读了《一枝花•不伏老》。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他最著名的小令作品《四块玉•别情》,看看是不是有别样的味道。
预习检测: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曲的内容 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对两首散曲应有一定的比较:别情——描写离情别绪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根据以往的阅读积累,能够获得自己的阅读体验。
 
 
2.通过解题来了解内容是一种阅读技巧
诵读散曲
初步感知 1.听录音朗读,感知此曲的情感基调。
2.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把握情感基调:伤感、忧愁
2.个别读、同桌互读等 1.为诵读诗歌做准备。
2.熟读诗歌,为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深入研读 1.“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该女子怎样的情感?作者如何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感的?
2.“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明确:借女子之口,直抒胸臆,从别后说起,点明送别情人之后难以割舍的心境。以“一点”与“几时”对举,表现了女子爱她的情人爱得深挚、爱得真切,爱得缠绵。
2.飞絮的杨花(一语双关);感伤凄迷的氛围;以景衬情 让学生通过读,沉浸到文本中,带着问题思考,品味诗歌的深层内涵。本部分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
总结全诗
  1.小结学生回答,并进行一定的纠错、修正。
2.学生朗读全曲 完善对本诗的理解、感悟。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对诗歌仍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诵读,做好积累。
2.完成课后表达。 鼓励学生能够熟读成诵。 巩固学习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积累。
思路点拨
散曲的学习,特别是《一枝花•不伏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另外,教师也可以围绕元曲“俗”的特点展开,进而了解元曲的艺术价值。探讨应在有比较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事先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但不管由哪个角度切入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是基本。
 
 练习举隅
《一枝花•不伏老》
1.推荐阅读:《从套曲〈不伏老〉看关汉卿的“为人之气”与“为文之气”》       夏京春/文
2.推荐阅读:蒋星煜先生《关汉卿与“铜豌豆”》
《四块玉•别情》
1.“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 
2.曲子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与前数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