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优化文章结构(苏教版九年级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48阅读:
字号:|
 【技法指导】
好的文章应能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讲求结构紧密。结构紧密要求文章有头有尾,有交代有照应,既注重思维的条理性,又注重篇章组织的技巧。其条理性表现在能准确切分写作内容的层次;而篇章结构的技巧则表现为如何突出中心,注意各层次间的衔接、过渡与照应,使文章具有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具体说来,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
一、段落层次清楚。我们研究历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会有这样一个发现:90%以上的中考满分作文的段落锁定在4至8个自然段。段落太少,则各段显得太长;段落太多,又显得太碎。段落安排以4至8个自然段为宜,一般一段就写一层意思,起止段落宜短不宜长。就层次而言,文章体裁不同,结构原则也就不同。记叙文多用“连贯式”结构,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按照事物发展和情感的变化来布局;议论文则一般用“总—分—总”结构,开篇摆明观点,篇末作结;中间的分论部分则可并列式展开,或层递式推进,或正反对照式写来,使行文清晰流畅。在具体段落中,一定要注意写好开头段、结尾段,发挥好这两个段落的重要作用。
二、线索脉络分明。清代学者刘熙载说,只要“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特别是记叙文,以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就可使材料之间相互勾连,文章脉络分明,前后浑然一体。至于线索,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一景”,“一情”,还可以是时间、空间、诗词名句等。


三、过渡照应周全。文章结构紧密往往少不了过渡与照应。过渡语的设置,可以用中收句开头,用总结句收束,用关联词转承,用设问句启发,文章就会显得条理清晰。对于文章的结构而言,照应也相当重要。写作如果显得支离破碎。就一篇文章而言,要注意首尾照应、文题照应、关键词语照应、悬念照应等。
四、追求创新特色。中考佳作中常用的特色创新结构“模式”有很多,如波澜跌宕式,写人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一波三折,以吸引读者。其写作方法主要有悬念设疑法,误会兴波法,蓄势陡转法等。又如板块连缀式,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景物或抒情片段组合成文,并用小标题对各个片段作某个角度的概括。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片段都要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全的骨骼,{血肉无所依附,灵魂无处寄托。如果你疏于配齐、锻炼文章的“骨骼”,就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考场作文中,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撇开中心.横生枝节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思想明确,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然而,有些考生在写作时,刚开始还能围绕一个中心写,中途却岔出别的话题,另起炉灶写到其他内容上去,.从而造成文章有多个中心,分散了文章的力量。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
 2.恣意妄为。逻辑混乱
考场作文的写作需要在动笔之前全面审题,把作文题目、材料选择、结构安排,乃至语言选用等都要想清楚。想清楚了再动笔是考场作文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然而,部分考生却与此相反,粗看题目和要求,稍加思考、贸然确立一个立意方向后就动笔写作,由于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等到写到半途发现无话可说,或者偏离题意,又不能重写,于是要么凑字数,要么硬往主题上扣,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阅卷老师说,这样的作文基本上都会被打入四类文之中去。    
3.层次不清。分段失当
 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应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因此,文章分段就应该将同•内容分在一起,而不是将它割裂开来。部分考生在分段上缺乏统一思考,随意分段,或者一段到底.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一是把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句群硬分成几个段落,七零八落,显得文意不连贯:一是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硬将一个完整的意思拆散到几个不同的段落中去,导致段落松散,段意不集中;一是在某一个段里硬将互不关联的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有心的中考阅卷老师曾做过统计.大约有19.5%的同学分段上都存在段落太长或者过细、内容杂糅等问题。
 4.缺乏过渡。忽视照应文章的过渡与照应是文章内部层次间、段落间的衔接联系,是前后贯通的纽带。用好过渡与照应,会使文章结构严密,层次清晰,显示出文章的整体性。然而,在考场上,也有部分考生由于安排文章的过渡或照应不当,造成文章条理时断时续,层次似有似无,模糊不清。主要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这样一来,即使文章内容不错、语言不错,也会因为结构上的不严谨而降人二类文的行列。
 5.剪裁不当.头重脚轻
文章结构布局要匀称,各部分之间的比例要协调,要做到“风头、猪肚、豹尾”。然而,有的考生由于各种原因,安排文章结构时却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由于详略处理不当,文章的结构不美暂且不说,还对主题的表达带来直接的影响:中心不突出,有偏差。

【病文诊所】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回  家
                             某考生
从上六年级起,我就来到外地上学。我刚开始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常常想回家,因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很害怕的。然而我现在是初三学生了,成大姑娘了,我反而不想回家。如果有人听到我这话,肯定会问我为什么不想回家?为了我能多交几个朋友,那我就告诉你原因吧。是因为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特别嫌她烦。每次回家不到两分钟,她就问这问那的,问得我都没法活了。虽然我妈有爱唠叨的坏习惯,但我还是挺喜欢她的,因为她对我的关心和爱,我是知道的。
记得上个星期五回家,离冢还有20米米,我就看见妈妈站在阳台上。我想,妈妈站在    1阳台上干什么?我正准备叫她时,她却在我前面抢先一步,说:“丫头,你回来了。”我妈一边说一边朝我走来,我说:“是的,妈。”妈妈很快走快走到我跟前,我便问她:“妈妈你站在阳台上做什么?”我妈语重心长地说:“等你回家啊!’’想原来如此。然后,我妈帮我把书包提下来自己背,看到她这样做,我连忙说:“妈,不用.我自己背…‘没关系,妈妈背得动,看你头上满是汗,一定累坏了吧,走,回家去,妈妈用毛巾帮你擦擦。”妈说。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是温暖的。回到家,妈妈放下书包,就去帮我洗毛巾,然后过来帮我擦汗。擦完汗后,妈妈切了一片大西瓜递给我,我接过西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感到凉快多了,我笑眯眯地对妈妈说:“谢谢你,妈妈。”听到这话,妈妈在脸上充满了笑容。
回家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
(1)关于“回家”,作者叙述了几件事?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
(2)你认为这几件事中,那一件事应该详写?为什么?
 (3)你认为本文该怎样来划分段落才合理?段落之间怎样来设置过渡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除段落安排外,本文结构上还有那些失误?从结构安排上。你认为该怎样来提升本文?
 参考答案:
 (1)关于“回家”,作者叙述了这几件事:刚到学校,常常想回家;初三了,反而不想回家,因为“我妈妈特别唠叨,我特别嫌她烦”;一个星期五回家的情形。对于回家,作者情感经历了爱回家、怕回家、喜欢回家的变化:对于母亲,我“特别嫌她烦”,但我“还是挺喜欢她的”.从情感的变化中。阐释了“回家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的主题。
 (2)本文意图通过回家的描写来阐释母爱的伟大,体现母女情深,因而有关能体现这个主题的细节、事件都应该详写。具体说来,母亲帮我背书包、切西瓜的细节要详写。当然,这篇文章设置了对比的情节,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因而有关母亲的“唠叨”的细节也应具体展示一两个。
 (3)本文的结构安排不是十分合理。段落划分也不是很理想。从提升的角度.结构上可以多分几段,现在的一、二两段都可以至少再剖成两段。文章先要有一个总起段,概括全文内容。第一自然段,可以分为两段.即初到学校爱回家为一段,初三了怕回家为一段:原文第二自然段至少也要分为两段,即初到家门,母亲帮我背书包为一段,到家后母亲为我切西瓜为一段。段落之间用一些领起句衔接,譬如“起先,我爱回家;后来,我怕回家;现在,回家于我,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4)结构安排上,主要是开头、结尾不好,中间部分过渡也不是很好,使得文章有割裂之感。
中考作文常见的结构要求是: 1.思路清晰,构思完整2. 有头有尾,布局匀称3.巧妙衔接,自然过渡
 常见的结构是:
1.横式结构   横式结构就是把一组属于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的事物或景象,按照差不多相同的句子结构排列在一起,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主体部分几方面的内容一般是并列的关系,但却存在一定的顺序,或从主到次,或由浅入深,或时间上的先后等。
2.转折式结构  转折式安排文章的结构模式,就是转折式。这种结构模式,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相反的方面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运用转折式结构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符合生活真实。巧合能使作品引人入胜,但要注意情节的真实性。因此,设置巧合要注意符合生活逻辑,使文章的内容真实可信 (2)要有利于表现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构思巧合时应在情节的安排上多下工夫。比如,有位同学为反映父子之间思想逐步沟通的过程.描写父亲、儿子不约而同地分别爱上了对方爱唱而自己原先不愿听的歌曲。通过这一巧合,生动地揭示了两代人需要互相沟通、理解以消除代沟的主题。(3)文章前面的蓄势要充分。蓄势的目的是为了下文的陡转,所以一定要达到效果充分的累积,使读者的心情相当急切,再道出事情的原委和真相。
3.小标题式   运用小标题的结构方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拟制一个精妙的小标题,用这个小标题统领下文的内容,为下文的展开指明写作方向。这样结构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中考优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别运用杜牧的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为文章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写出了四个概括性的画面。   
4.排比段式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方式,而将这一语言样式扩大化运用在段落之间,就形成了段落排比法。所谓段落排比法,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当的段落组建一篇文章的主体框架的结构方法。文章各个段落之间关系是并排的,每个段落内容地位平等,互不包含。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常见的方法有:
(1)段首排比法    就是将相似的句型或短语放在文章若干段落的开头,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的一种写法。这一写法,多用于说理和抒情。用于说理,可以使论点阐述得更为严密、更为透彻;用于抒情。可以使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用这一方法连缀文章,形散而神聚,可以使文章结构突显,脉络分明,展现文章严密的逻辑性和鲜明的条理性。
(2)人物事件排比法    它是将有着某种联系的不同人物的事件各自成段,这几个段落的写法基本一致,形成排比的一种写法。
(3)假设排比法   它是一种用几个假设的情形段落来组成文章的一种写法。如一篇《如果我有…》的作文,主体部分分成四个片段,每个片段均以“如果我有…可否…”放在前面,非常醒目。        
(4)引用诗文排比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落都引用不同的诗句,从而形成排比的一种写法。如一篇以“快乐”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四季之乐》,主体部分的每一个自然段均引用一句诗来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片梧桐一声秋,一支芭蕉一分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引出诗句后,。再用大体相同的字数、旬式来描写每个季节的美景和它给人带来的“乐”。
当然.要使用好段落排比法,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使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落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且有内在的联系。
②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段落应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可按时间,可按空间;可并列,可递进;可横式,可纵式。
③不必拘于段落结构的完全一致。完全一致的几个段落,往往给人单调呆板的感觉,只要大致相同就可以了,这样行文会显得自由、活泼。
5.镜头组合式    所谓镜头组合式结构方法,就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的一种结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所选择的镜头片段都要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要注意几个镜头的排列顺序。如下文:

【范作引路】
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一考生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边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着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起这些多彩的图画来。
第一幕
      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里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中心!”一个黑长衫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
    火焰顿时在青年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为历史添上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第二幕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地用小手棒翻着书。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通过镜子吃力地看着.字是反的,她因此不停地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住了,为此露出了多少次发自内心的微笑。当她坐在轮椅上,拉着手风琴低唱着“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时,她已经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生命之景。 
第三幕
    烈日当空.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低头,弯腰,又站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一连串动作,观察着那一株株水稻。突然,他眼睛一亮.笑容顿时爬上了他的脸:“找到啦!可找到你啦!我找了你十年啊,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说着,他弯下身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水稻连根挖起,欣喜若狂地带着它往远处的房子跑去。他就是袁隆平,养活了13亿中国人的伟大农民。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这篇文章的出彩之处在于运用了“蒙太奇”手法,运用剧本特写镜头模式,采用横向排列组合,非常自然地把不同时问、不同地点的历史“风景”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作者选取了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故事,布鲁诺被焚、张海迪苦读、袁隆平潜心科研,组成了三幕感人至深的独特风景。三个故事虽“老”,但作者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坚守。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写布鲁诺重在背景的烘托,写张海迪重在内心情感的铺设,写袁隆平重在人物言行的描写,从而使三个人物都显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训练提升】
请以“       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等代替;⑤不得抄袭。

(1)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②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孝顺的媳妇工作一天后,打来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年幼的孩子见了妈妈的这一举动,也打了一盆洗脚水,一巅一巅地端到妈妈面前,说:“我也要给你洗脚。”

(2)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在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2009年第5期)

    
 

朱子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