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巧设计成就不朽华章(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4:58阅读:
字号:|
 有人说,在现代的中国,凡是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鲁迅的;凡读过初中的,没有不知道《故乡》的。事实确实如此。近年来,教材版本呈现多样化,但各位编辑们仍不约而同的把《故乡》编入了教材之中。这就充分说明这篇文章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即主题深刻,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对于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众说纷纭。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味。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昧。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际关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反复阅读和教学此篇文章,对它印象尤为深刻。
根据文章内容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环境:阴暗、凄凉、萧索;人(闰土)有天真、活泼、聪明到愚昧、麻木;人际关系有纯真到隔膜),再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后,虽然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赶走了皇帝,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铁蹄的长驱直入,中国社会殖民地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日趋困顿)思考分析,我觉得每一种说法都有其道理。


主题的多样化也应是本文生命力强的原因之一。那么,本文为何会有多样化的主题,而且又是如此深刻呢?
我个人认为,作者的巧妙构思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全文看,主要巧在两方面,一是巧设人物形象揭示主题,二是巧设环境深化主题。
一、 巧设人物揭示主题
1、巧设人物关系
文中出现的人物中,笔墨较多的是闰土、杨二嫂。他们都与“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在文中,作者把闰土与“我”的关系定位为 “我”儿时的玩伴、好朋友。两人之间存在着纯真的友谊。几十年后,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时与闰土相处的情形:“他怕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他还告诉我许多新鲜的事:捕鸟、捡贝壳、管西瓜……那时“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可以说,少年闰土的多识、聪明、伶俐、勇敢、热情、天真活泼无一不吸引着少年的“我”,他是我崇拜的偶像。因此,即使是分离后,我们的友谊也不曾削减,他曾托他的父亲送我羽毛和贝壳,我也曾回送他礼物。
 “我”在外漂泊多年,看遍了世间的冷漠,尝尽了人情的冷暖,但并没有因此伤心失望,因为心中有一方热土,那就是故乡,以及故乡的朋友。那儿有他所希求的亲情、友情。
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听说多年未见的朋友来了,他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那一串的话语似要从嘴边蹦出:“角鸡、贝壳、猹……” 激动却使得他只说出了三个字“闰土哥”。然而闰土的一句“老爷”,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我满腔热情,“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深深地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曾几何时闰土变了模样!变了性格!变得如此的卑微!
难道我们之间已不再有友情?仔细寻觅:他(闰土)“看见我,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没有出声”。“欢喜”表明他见到我心情高兴,“只是没有出声”表明他心情激动,也显示他心情复杂。这一切足以说明我们之间的友情依然存在。然而,最终,他叫出的是“老爷”,说明在他心中封建等级观念最终占了上风。实际上,封建等级观念一直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只是小时候的童真使他们没意识到客观存在的等级差异。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等级观念逐渐影响闰土,并深入他的思想,根深蒂固。
我悲哀,不仅为自己,更为闰土。这样的构思,对于揭示主题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杨二嫂,我儿时的邻居。脑海中儿时的记忆虽较模糊,但某些美好的片段却清晰可见,杨二嫂就是其中的一个。记忆中,她(很美丽)终日坐着,因为伊,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因而有“豆腐西施”的称号。“豆腐西施”一词,我认为在这里不仅指杨二嫂具有像西施一样的美貌,也暗指她具有同样的心灵美。试想,一个小镇,一介弱女子,做的是小生意,如品性很差、人际关系恶劣,生意不可能会好。20年后再见,她娇颜已逝,“只见一个高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没有系裙,两手搭在髀边,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从她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她的日子相当窘迫。从我与她的短暂的接触中发现,杨二嫂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温柔、和气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尖酸、刻薄、贪小便宜。她与人一见面不是尖酸、刻薄的话语;就是造谣生非或是顺手带走一双手套什么的。这样的她,只令人觉得可笑、可气、可叹、可恨、可悲。
杨二嫂变成如此模样,难道是她愿意的吗?不。谁不想过好日子?谁不想让人说个好?杨二嫂的改变不得不令人深思:是谁改变了她?
2、巧设人物身份
闰土,我家忙月(自己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后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人)的儿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身份也就是农民。闰土小时侯家境应该还不错:那时的闰土有一张紫色的远脸,颈上还带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景况非常难”,“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杨二嫂,开豆腐店的。20年前“终日坐着,因为伊,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终日坐着”表明她干体力活的时间少,也暗含她经济条件不错,有能力请帮手。 “买卖非常好”则直接表明她经济条件好。同时还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当时镇上的居民们日子过得也不错。毕竟,市场需求量大,购买力强,生意才会好做,生意才可能兴隆。
他们两个,一个是农民的代表,一个是城镇小市民的代表,虽然他们代表不同的阶层,但却同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20年前,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家境均较为宽裕;20年后,他们也有一个惊人的相似点:那就是生活越来越贫困,精神越来越麻木、愚昧。勤劳、能干这些传统的美德依然在他们身上体现,为何境遇却截然不同?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我们深深的思考。
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才是导致他们贫困的根源。如不能彻底推翻这几座大山,那么,他们只能在这愚昧、落后、贫穷中挣扎、轮回。
除了上述两人身份设计巧妙以外,我觉得文章中 “迅哥儿”的身份设计也很巧妙。20年后的 “迅哥儿”是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现代知识分子。渴望与人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但封建等级观念却让他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儿时的朋友称他为“老爷”,儿时的邻居对无权无势的他毫无尊重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嘲讽和鄙视。面对这一切我不禁茫然了。
二、 巧设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升华主题
优秀的文章需要鲜活的人物形象。要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把它放在典型的环境中。《故乡》也不例外,正是因为作者巧妙的环境设计,才更突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在本文中作者设计了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未来的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充满活力,视野广阔,色彩明丽。在此活动的人物也活力四射,充满灵气。美丽的杨二嫂,天真活泼的闰土,给人的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现实中的故乡:隐晦、萧条、没有一丝活力;连人也变得或辛苦麻木或辛苦恣睢。这时的故乡给人一种深沉的沉重感。
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的故乡不管是色彩,还是人物性格、人际关系以及带给人的感受都形成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对未来的故乡,作者并未用很多的语言去描述,但从前面的对比描述中所流露出的不同的感情倾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希望那时的故乡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人们生活自由、幸福。
为什么作者会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呢?
原来,对“故乡”一词可以有多层的理解。一般情况下,“故乡”指一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特别是儿时生活过的地方。但这个故乡的范围可大可小。在杭州,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是鲁迅的故乡;而到了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在这时,祖国与故乡就成了同一个概念。从这一角度来看,可以说《故乡》一文具体写的是故乡的人和事,揭示的却是当时的中国的社会现实,反映的是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感受和对未来的希望。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确实如此,本文由于作者鲁迅的巧妙构思,不但很好的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而且深化了主题。使《故乡》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超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不朽的篇章。
同时,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那时的鲁迅尚且具有如此强的民族忧患意识,21世纪的我们面对当今的社会现实又应该如何办?也因此文章具有了现实的教育意义。
现在的中学生,不管是平时写作,还是为了考试的成功,巧妙地构思都是必不可少。好的立意需要恰到好处的选材和能准确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的环境。单从这一角度说,《故乡》一文就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和借鉴。
                                朱 英
                               2006、12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