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九年级下)(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1阅读:
字号:|
 吴仲良第三初级中学   阳梅
教学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联系现实,思考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归纳罗布泊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概括第一组画面的内容:是的,那里水鸟成群,碧波荡漾。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里曾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曾经美丽的罗布泊!再看这一组画面,那谁能概括一下这一组画面的内容?是啊,这是浩瀚的沙海,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可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现在的罗布泊。


二、看题目:
1、你能从标题中得到哪些信息?
   可以知道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请翻到第91页,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以上问题阅读全文。并理清文章的思路
我们初读了文章基本内容,我们知道了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四、再读课文,具体分析:
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这篇课文里最让你们震撼的是什么呢?有人震撼罗布泊的美丽,也有同学震撼罗布泊的现在,更多同学震撼的是美丽的罗布泊的消逝。那我们现在就带着同学们的感叹去欣赏一下昔日罗布泊的美丽。
(1)过去的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请看多媒体,明确: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2)、那今日的罗布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看多媒体,明确: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3)罗布泊的过去是那样生机盎然,现在却是这样的死气沉沉,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看多媒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关键词是“改道”“四盲”。而这两个问题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这些原因中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从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注重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4)、那这样的悲剧是不是只有罗布泊?那类似的悲剧课文中还介绍了哪些?是啊,还有青海湖,还有月牙泉,那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面对人类制造的这些悲剧,我们心痛不已,我们与自然本是兄弟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吗?
五、品味语言:
同学们都对破坏环境的愚昧行为而愤怒,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的语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的句子: 
如1、“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的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如2、“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引用数据的句子,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六 、分析文体特点:
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
1、真实性。
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形象性。
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3)排比
  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
3、体会抒情性
 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以上就是报告文学体裁的特点。
六、拓展延伸:
1、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2、假如你也是一个百岁老人,你该怎样向人讲述罗布泊的沧桑?
七、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苦,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板书设计: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吴岗
同样的悲剧
罗布泊                青海湖  月牙泉
过去          现在
绿洲   仙湖     沙漠   神秘   
原因
改道    四盲
教训:克服盲目性,注重生态平衡

 

阳梅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